第25章 风雨欲来
作者:雨时江南      更新:2023-03-15 00:06      字数:1770
  太医院令只不过是个小小的五品官,在满朝衣冠之中并不显眼,可明眼人都知道陈洪是谁的人,更清楚雍帝的处置背后针对的是谁。
  相对于“怠慢太子,殊无人臣本分”的罪名来说,夺官去职都是小事,这流一千里,发往陇西防瘟前线的处置就更耐人寻味了。
  更别说后面还有一句“军前效力”,可以说是杀气腾腾。
  谁不知道如今陇西的统军大将是左骁卫大将军赵无极,向来对雍帝忠心耿耿,陈洪这样一个被雍帝厌弃的人丢到赵无极军中去,哪怕不用刻意针对,也会要了他的半条命。
  更让朝野侧目的,则是让户部尚书刘光旭亲自去东宫颁旨。
  虽说这下的旨意是对太子进行申饬,可这本来只需一个小小的太监就能干的事情,雍帝却明令刘光旭亲自前往。
  堂堂从一品的户部尚书,在朝堂上可是举足轻重的大员。
  不出大家的预料,刘光旭很快就上了称病的折子。
  只是让大家没想到的是,原本这道在大家看来,应该被慰问的折子,直接被雍帝留中不发,而那道申饬太子的旨意,却被小黄门直接送到了刘府。
  这样不同寻常的处置,不但让刘光旭颜面扫地,也让原本还抱着看笑话心态的朝野众臣,全都心下凛然。
  京都的气氛也变得微妙起来,似乎气压也在不断的攀升,让人心情压抑。
  几乎是在所有人的注视下,一顶青衣布幔的二人小轿从刘府出发,直奔东宫。
  当听说有旨意的时候,李恪正在东宫忙的晕头转向。
  中成药的制作从来都不简单,从选材到炮制,从配伍到调剂,最终一步步制成一颗小小的药丸,每一步都必须严格制作,李恪不放心,每一步都要亲自把关。
  突然收到申饬的旨意,李恪心里还是有些心理准备的。
  只不过他没想到的是,给他传旨的是个面无表情的老头,更让他奇怪的是,这老头子还不是太监——长着胡子呢。
  最让李恪莫名其妙的是,他这种比较迟钝的人,也能明显的感觉到那个看起来病恹恹的老头子,对他那毫不掩饰的切齿痛恨。
  相比一头雾水的李恪,王莽却是满心担忧。
  他亲自忙前忙后的,把宣旨的人送走之后,赶紧忧心忡忡的来找李恪:
  “殿下,这宣旨的可是户部尚书,从一品的大员。怎么奴婢觉得,刘大人似乎对殿下有很大的看法?难道你们之间,有什么我不知道的恩怨不成?”
  “户部尚书?”李恪隐约觉得有些印象,等他想清楚了之后,顿时气不打一处来:
  “这老家伙就是户部尚书?要说有恩怨,也是我有才对,我上次亲自去户部,这老头对我避而不见,明明是他在晾着我,凭什么还对我心怀怨恨?简直是岂有此理!”
  李恪有些光火,心里也是气的不轻。
  然而,更让他目瞪口呆的事情很快就发生了。
  刘光旭到东宫宣旨之后,回到家就病倒了,宫里的御医看过之后,很快就得出了“郁结难解,命不久矣”的结论。
  几乎是一夜之间,太子轻慢老臣,以至于气死户部尚书的消息就传遍了京都城。
  整个京都官场一片哗然,各部衙门之中,到处都是无数义愤填膺的官员,而科道御史们,也都开始摩拳擦掌,时刻准备上书弹劾了。
  京都城的风向一下就变了。
  作为天子脚下,首善之地的京都人,绝大多数都有一颗政治兴趣浓厚的八卦之心,对于官场中的各种传闻,更是人人趋之若鹜。
  这一点似乎后世也不能免俗,所谓“人人都是民间吏部尚书”,也是有其传统和根源的。
  这几天,整个京都城最大的八卦,就要数“太子气死户部尚书”。
  不光是官场上人人侧目,就连这些“民间吏部尚书”们,也都一个个都义愤填膺。
  京都各处,到处都能听到对太子抨击的声音:
  “简直是岂有此理,这刚当上太子就不把老臣放在眼里,这要是日后让他当了皇帝,咱大雍岂不是要国将不国了?”
  “陛下何其不智,怎么会立这个无德无才之辈为太子呢?”
  “都说穿上龙袍都不像太子,现在的太子就是这般。那一日在东宫外面,是我亲眼所见。要有半句虚言,把我唐三的眼珠子扣了去!”
  “身为储君,却行商贾之事,轻佻浮浪,望之不似人君啊!”
  ……
  如今的东宫风雨飘摇,几乎是人人自危,哪怕是有些人明明已经知道了这些事情,但是也没有任何一个人去告诉李恪这个太子。
  而李恪自己本身对这些政治上的事情一点都不敏感,再加上朝中一个亲信都没有,到现在还在忙着和陈悦薇商议药材的采买事宜。
  所以现在京都城内,几乎已经是人人都要对他这个太子喊打喊杀了,李恪自己居然还对此一无所知。
  若不是小包子出门去买菜回来,听了满耳朵的八卦消息,李恪都还要继续被瞒在鼓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