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节
作者:红小酥      更新:2023-03-15 07:19      字数:3404
  倒是卖肉的大叔又忍不住提醒她几句:“骨头刮的干净,没几丝肉,你要想吃肉,还是早点儿来,我给你割块腰窝儿,腰窝的板脂厚,炼出油后,脂渣还能炖菜炒菜包饺子,都好吃的很。别看着大骨头价格好像不高,可它坠秤,你这几根大骨头也将近两块钱,能买两斤好肉了,不划算!”
  对方一片好心,小秋也不能嫌弃,笑着道了谢,拎着大骨头欢欢喜喜回来了。
  因为用的是新锅,她早上就从咸肉上切了一片肥肉带了过来。
  回到厂房,与秦戎、李长江打个招呼,她就进了厨房,点火热锅,拿着一片肥肉将整口铁锅细细地擦拭一遍。肥肉擦拭在热锅上,发出细微的滋滋响声,一团团油气夹杂着烤肉的焦香散发出去,勾得屋顶上的李长江都往下边看了几次。
  因为专注地擦拭新锅,小秋也没听到大门口的马达声,突然房内光线一暗,随即吴戈的声音在她身后响起:“做什么呢,老远就闻到香气扑鼻子……哎,这是,烤肉?”
  小秋回头看肯吴戈,继续擦拭动作,一边道:“不是烤肉,是保养新锅……新锅要这样用肥肉擦一遍再用,以后就不容易生锈了。”
  “哦!”吴戈没了兴趣,淡淡地应了一声,随后想起小秋的手受了伤,连忙又道,“你用左手不得劲儿,我来吧!”
  小秋没说话,只是抬手将所剩无几的肥肉丢进灶坑,拍拍手道:“干完了,这个没啥技术,也不花力气,慢慢来就行。”
  说着话,她带头走出厨房——那股子烤肉的焦香气隔得远了还行,像她趴在锅上方熏了半天,都熏得恶心了,活儿一完,就赶紧走出来透透气。
  第二百九十七章
  这一批鸡蛋多,联系了两个厂子,吴戈与小秋说了两句话,就又忙忙地过去帮着装车,然后押着车去厂子里送鸡蛋,临走叫上了小秋记账。
  小秋还惦记着中午做饭,被秦戎一句话打消了顾虑:“陈大哥之前就在炊事班干过两年,做饭是一把好手,你尽管去吧,保证晌午有饭吃。”
  两个厂子送完鸡蛋,主要是过秤耽搁了时间,弄完已经将近下午一点。
  小秋是又累又饿,却满心欢喜。因为是白天上班时间,两个厂子的财务科都上班,他们拿到的是现金。这会儿还没有百元大钞,钞票最大的面额就是十元的‘大团结’,两千多块钱,装在一个牛皮纸大信封里,厚厚的一沓子,加上还有零有整,小秋点数都点了小半个小时。
  “有了钱,你想买什么就去买……哎,要不我再要两张侨汇券来,你去友谊商店先买台电视机吧?”一离开工厂,避开了人,吴戈就忍不住对小秋笑道。两千多块钱呢,即便是他,也是第一次见这么多现金。
  吴家是有电视机的,还是十六英寸的岛国进口彩电。小秋却对电视没啥兴趣,这会儿的电视小不说,电视台也少,有限的一两个频道,电视节目还很少,好像这个时候,固定的电视节目就是每天傍晚的新闻,没啥电视剧,更没有后世火热的综艺节目、文艺节目什么的。
  “我们挣的钱有限,以后还要进货用,先不急着买电视……这样,咱们还是先商量商量,尽快去跟街道签下租房合同才好。”虽然拿到钥匙,也开始修房子,可一天没签合同,小秋就一天不安心。
  吴戈也知道这是正事儿,再看小秋脸色平静,根本没因为两千块钱喜形于色……再一想自己,也觉得失态了,连忙收敛了过分的喜气,尽量端正神色跟小秋商议起租房的事情来。
  说起那两户孤老病幼,吴戈同样态度谨慎:“吃过午饭,我们去看看情况再说。”
  这一点与小秋的意见相同,她自然就点头答应着。
  等回到厂子里一看,秦戎和李长江、陈东方都没吃饭,还等着他们呢。
  上午工夫,他们已经将损毁的屋顶修好了,下午开始清理屋内墙皮,然后用白灰泥刷,这会儿还没有聚酯漆和墙纸,连刮瓷都没有,只能用白灰泥过,或者用白涂料,或者用纸糊。
  等饭盛出来,香气扑鼻,真不愧秦戎夸奖,陈东方做的饭竟然意外的好吃和合心。
  他用大骨炖了汤,里边加了土豆和茄子,最后,上边放了蒸的半熟的米,等饭熟了,米粒大半被骨汤炖的油光闪闪,香气四溢,再加上土豆茄子,看似粗糙的一锅出,却有着意想不到的浓香美味。
  只是,饭盛出来后却没见着大骨,小秋回头一看,却见白生生的大骨被盛在一只盆子里,放在旁边的桌子上。
  陈东方注意到小秋的目光,略带腼腆道:“别看大骨上没有肉,却仍旧能够再炖一遍汤。而且,第二回炖出来的汤是奶白色的浓汤,做面、做疙瘩最好吃!”
  小秋这回是真的有些惊喜了,没想到,在这个时代被大多数人嫌弃的大骨头,陈东方却知道的这么多……大骨头炖两遍,还是小秋很久之后在网络上查到的,据说许多面馆、羊汤馆,用的就是净大骨,为了除去多余的油脂,还会先炖一遍去油,再小火细炖,取其大骨浓汤。
  “陈大哥懂得真多!这菜也真是好吃……我记得陈大哥是徽省人,那边也爱吃炖菜么?”
  陈东方挠挠头,憨笑道:“我家那边不咋吃炖菜……这是我在炊事班跟战友学的,我战友是吉林人……对了,好像这一锅出也是他自己琢磨的,之前他在新疆当兵,那边的人爱吃的手抓饭差不多是这么做,不过,听说新疆人用的是羊肉,他们那边吃羊肉多,好像不咋吃猪肉。”
  小秋点点头,没有讨论少数民族生活习惯的问题,只是笑着赞扬陈东方的手艺:“能从手抓饭学到大骨炖菜一锅出,你和你的那位战友都是有心人呀。”
  吃饭时,小秋说起仓房的地面和墙角加固,李长江道:“库房用水泥加固就够了,办公室倒是可以用地面花砖,那个铺的地面很漂亮,也干净。”
  吴家的客厅也铺了地砖,是有点儿异域风情的几何图案纹样,确实比灰突突的水泥地面漂亮,看着也更干净。
  想着那一沓子厚厚的钞票,吴戈率先一口应下:“确实不错,我打问打问,争取多买些回来。”
  这边的房子铺不铺还不重要,他想到的是卷棚胡同的房子,特别是小秋的房间,还铺着红砖,时间久了,砖磨损严重,地面都不平整了。
  铺一铺地砖也花不了多少钱,小秋也没多话。
  热热闹闹吃完饭,陈东方帮着李长江继续维修房屋,小秋和吴戈秦戎则聚在一处商议了一下租房的事情,然后,三人一起出门,往秦大妈说的两户人家去了。
  这两家住的离纸盒厂不远,若是之前街头没被隔断,他们就在回字形街的另一边,与纸盒厂差不多在回字的对角位置,如今街办厂子这边和居民那边用墙壁隔断后,小秋他们就只能绕上大街走一段,再从另一条街口进去。
  这两家分别住在两个大杂院里。
  小秋三个先打听着去了最里边的大杂院,姓曲的孤老住在这个院子里。
  可惜,他们三个扑了个空,据曲老头一个院子的邻居说,曲老头是七〇年七一年搬过来的,搬来时就一个人,因为性格孤僻古怪,不太爱与人来往,来历成迷。这会儿去了哪里也没人知道,不过据说是去捡破烂了,他住的那间屋子门口搭了个很简陋的棚子,里边随便堆着些破旧报刊杂志、空酒瓶儿什么的。
  第二百九十八章
  看了看曲家紧缩的屋门,吴戈用手扇扇鼻子,皱着眉催促:“走,去另一家看看吧!”
  因为堆了许多破烂儿垃圾,曲老头儿的门口很脏,老远就能闻到一股子怪味儿,人一走近了,成群的苍蝇哄地飞起来,实在不怪吴戈嫌弃。
  他们又走进另一个大杂院儿,姓吴的父子就住在这里,与曲老头儿家隔着一个院子。
  来之前,他们打听的消息,这常宏伟父子倒是老居民,祖上就是井栏胡同的。如今瘫在床上的常宏伟,当年也是个风云人物,带着工厂里的工友搞帮派斗争,却在斗争中受了伤,导致半身瘫痪,结婚两年多的妻子伺候了不到两个月,就跟人跑了,只剩下老娘和一个没满周岁的儿子。两年前,老娘也死了,就剩了常宏伟带着不到十岁的儿子小石头。老太太活着的时候,小石头上了一年学,老太太死后,小石头要在家伺候常宏伟,又要想法子找饭吃,就辍了学,爷俩儿靠给纸盒厂糊纸盒糊口。纸盒厂关张小一年了,也不知这父子俩如何度日。
  这个大杂院正方厢房十来间,住着也有十来户人家,因为住房拥挤,人口多,院子里被盖上了各种煤棚子、菜棚子、做饭棚子,还有些人家屋里住不开,就在窗前门口搭个矮棚,安张床就是个房间,里边常常只能放开一床,进门就得脱鞋上床那种。
  杂乱逼仄的院子里,还不时有孩子吵嚷哭闹,或者呼啸来去,比之前曲家那个大杂院人气旺许多,也杂乱许多。
  “哎,你个小猴子别跑!”突然一声暴喝响起,小秋突然被人从背后揽住,原地转了半个圈儿,几乎同时,一道瘦小的黑影子嗖地一声贴着她的身子窜过去,一眨眼跑出大院不见了人影儿。
  后边紧跟着追出来一个五十来岁的老太,手里挥着鸡毛掸子,气咻咻地一边跑一边喝骂。
  小秋还没回过神来,又有一个门里走出一个中年妇人,端着一盆洗衣服的水,没走两步,就哗啦一声泼在本就不大的院子中间,登时一片水渍蔓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