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节
作者:
祈祷君 更新:2023-03-15 17:28 字数:4795
他一字一顿地说道:
“当、弃,则、弃。”
****
“弃?为何要弃?不能弃!”
薛太妃指着刘凌的功课,恨不得拍案而起。
“这陆凡就知道一派胡言,误人子弟!”
“我觉得说的没错啊……”赵太妃闲闲地打岔,“百姓多愚昧,而上意往往深远,若是一条条告诉他们上面为什么要这么做,那不是闲着没事找事做吗?我觉得弃之有理。”
“可是什么都不知道的话,原本是好的意思,也许也会误会成坏的意思,原本是好事的事说不定就会变成坏事啊……我觉得还是要多沟通好,不能弃。”
张太妃一脸理解地肯定着薛太妃的话。
“正是如此!百姓若愚昧暴戾的,要惩戒教导使其知晓过错,然后再使之,怎能不教而诛,直接放弃?那岂不是要教出一个暴君来!不可弃!不可弃!”
薛太妃连连反对,最后一瞪刘凌。
“你认为该如何评价这句?!”
刘凌就知道绕了一圈后肯定会绕到自己这里,这样的场面这三年来也不知道经历了多少次了,不光是在薛太妃那边,就连陆博士那边也经常是如此,夹的他两边不是人,简直是痛不欲生。
大概是男人和女人的思维方式有问题,又或者是陆博士和薛太妃看待事物的观点不同,同样一句话,两个人解释起来大有不同。刘凌从小是跟着薛太妃学习的,一发现陆凡和薛太妃说的不同,自然是马上求证,于是乎,便引发了一场长达三年、旷日持久的“论战”。
更倒霉的是,他恰巧是这论战双方的“传话筒”加“出气筒”,偶尔哪方认输,他可能还要沦为对方郁闷而言的“垃圾桶”,简直是各种悲剧于一身。
偏偏两方都是他的先生,又是长辈,刘凌连腹诽都不敢啰嗦一声。
继上次“唯小人与女子难养也”所进行的长达两个月的“辩论”之后,已经很久没有见薛太妃这么激烈了。
而这次的策论是“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这是刘凌入东宫之前需要交给陆凡的答卷,很可能很长一段时间刘凌再无法这样接受陆凡的自然是慎重无比,所以才来找薛太妃求教,结果薛太妃一看陆凡给的这“点题”,顿时就怒了,认为陆凡也是个读书读的麻木不仁之人。
“让老百姓按照我们指引的道路走,不需要让他们知道为什么。”
这种愚民思想,恰巧就是薛太妃不能接受的!
“你别跟我嗯嗯啊啊的,你到底怎么想?你也这么认为?”
薛太妃继续步步紧逼。
“……咳咳,我觉得太妃您和先生说的都没错……”
刘凌模棱两可地说着。
“你别给我和稀泥!”
薛太妃柳眉倒竖:“你策论难道就准备和稀泥吗?!”
我的个祖奶奶诶!不能因为我记忆力好,就次次又是传话的又是纪录的吧!你们有这个精神,隔着围墙互相辨不成吗?
累死个人啰!
“那个……既然都不好,那百姓若能认可上令的,那就让他们按照上面制定的方法去做,那个……若是不认可的,就告知他们为什么如此做……如果每个都要解释,确实也不用做事了……但一昧说百姓都是愚蠢的不需要知道政令的含义,那个……也不能算是对的……”
刘凌被盯得冷汗淋漓,一旁的赵太妃嗤笑了起来:“这孩子倒是狡猾,也不得罪你,也不得罪陆博士,看样子日后也是个走中庸之道的!白长了一副血性的面孔!”
刘凌只能苦笑。
“那你准备怎么让百姓知道政令的含义?一个个去说吗?”
薛太妃看着刘凌。
“你觉得这样有效率吗?”
“……那个……张榜公告?发布像是邸报一样的东西?这个……”刘凌苦笑更甚,“薛太妃,我还没坐到那个位置,实在是想不出啊……”
“等你坐到那个位置在想就晚了!给我好好想!不要学陆凡那一套!对了,你策论写完了,记得也给我抄一份,让我看看你是不是有偏颇之处!”
薛太妃发泄完了对陆凡的怒火,干脆利落地对刘凌发了话。
不要啊!
刘凌心中呜呼哀哉。
早知道就不来请教您了!
他就知道会这样!
又是写两份!一份应付陆博士,一份应付薛太妃!
每次都身处两种立场写两种话,时间久了人都要得癔症了好嘛!
天要亡我!
可怜的刘凌握着文卷垂头丧气地离开了绿卿阁,只觉得生无可恋,就连不久以后的上元节都不怎么期待了。
“这日子没法过儿了……”
刘凌叹了口气,抬起头来,正准备往前走,却突然浑身一震。
刹那后,刘凌脸上的无奈转为平静,面无表情地继续向前走去,只有眼底掠过一丝诧异。
不远处,抚摸着墙角、撅着屁股,毫无形象可言的神仙“瑶姬”一点点直起了身子,没形象地伸了个懒腰,自言自语着:
“呼……真累,这里果然有避雷针,真是不可小觑古代人的智慧……”
‘难道她就这一身衣服吗?还是另有什么原因?这么多年了,她这一身衣衫就从未变过,面容也是……为什么这次是独自一人,没有其他古怪的神仙?难道她是偷偷下凡的?所以才没有那么大阵仗?’
刘凌心中闪过无数念头,却依旧装作若无其事的打她身边走过,然后一屁股坐在她身侧的屋檐底下,展开了手中的纸卷,假装是在思考。
他这一番作态果然引起了瑶姬的好奇,缓缓地移步过来,站在了他的身后。
刘凌只觉得心中七上八下,耳边隐约传来珰佩之声,身边就多了个人影。没一会儿,他身后的人影蓦地变成了一片阴影,从他的头上笼罩下来。
一人立在阶上,一人坐在阶下,阶上的弯腰俯瞰阶下之人手中的绢帛,阶下之人却似乎毫无察觉,若有其他人看见,一定觉得无比怪异。
然而此刻的刘凌,直觉的心如擂鼓,后背上连汗都快要流下来了。
他听着身后以环抱姿势俯身的瑶姬有些困惑地读着他手中的题目:“民可使有之,不可使知之?不对,好像是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若这么说,那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也说得通……这是玩文字游戏吗?这里句读都没有?”
刘凌眼中露出震惊之色,不同于薛太妃和陆博士,这位神女居然一张嘴就说出了三种解释!
像是刺激还不够似得,瑶姬伸出手来,轻轻地点着他手中的题目,手指像是融化一般在那句话上泛起一阵涟漪,随着她手指在不同位置的停顿,她的口中也开始喃喃自语……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还是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呵……”
姚霁的嘴角泛出一抹有趣的笑容。
“这些读书人还真是有意思,这是为了迎合各种不同治国观念的君王而设下的语言陷阱吗?无论是何种治国之道,似乎都能从这句话里得到他想要的答案,其实根本就没什么答案罢了……”
刘凌傻傻地听着耳畔的轻笑,第一次觉得圣人似乎也并没有在神仙眼里有多了不起,至少没陆博士或薛太妃心目中的那么了不起。
他听着这位神女轻动裙袂,发出一声轻叹。
“没标点符号啊,还真是糟糕呢。”
标点符号?那是什么?
神仙的文字吗?
☆、第60章 放松?紧张?
对于姚霁来说,她只不过半个月没来这里而已,这个世界就已经变化的十分快了,至少竖立在冷宫内外的那道围墙,上次她来的时候还没有。
终于拉到足够支撑很长一段时间的经费后,根据当年的“互助协议”,她可以在这里停留一段时间进行研究。
事实上,大部分的考古学家和历史学家们愿意为这个看不到曙光的项目做这样吃力不讨好的工作,全都是为了能够名正言顺的在这里停留一段时间。
停留是有风险的,被历史学家停留过的世界,有很多最后都因为没有按照历史进程发展而被销毁,照理说双方完全不在一个维度,互相对对方都没有影响,但这种规律简直像是一种诅咒一般。
在科研人员们之中流传着一种说法,“只要有进入,其实就应该产生了干扰,只不过干扰有大有小。”
所以才会有的只是稍稍有了个拐点马上就拐回去,有的干脆就变得让人沮丧的面目全非——这也是让项目科研组的技术员们不愿意让“观察者”长期留在“推演世界”的原因。
但姚霁却觉得这种说法是无稽之谈,每个推演世界就和平行空间一样,会自然产生无数条道路,就如他们的历史若拐上哪个拐点,通向的是何方也不得而知,想要完全掌控,恰巧就需要“观察者们”长期观察,才能弄清楚到底是什么造成了影响,又是什么使得同一段历史产生了不同结局,只有这样,才能避免下一次失败。
这种观点正好和科研组的人员截然相反,却是得到数量众多的“观察者”们肯定的一种说法。
由于最近由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们组成的“观察者”都非常给力,拉到了不少赞助,所以项目组的主要负责人们也愿意接受她的观点,尝试下长期观察会不会对项目正确运行有所帮助。
姚霁作为主要维护区域的观察者,争取到了一次名额,她要观察的时代,就是推演世界正在进行的代国时期。
姚霁其实已经见识过整个项目经历四次失败了。
这个项目最让人沮丧的地方就是因为技术的限制,所有的发展只能按时间线的顺序向前进行,不可以倒退,也不可以进行任何逆向操作,所以一旦出现偏差,很多时候就宣告了整个实验的失败。
每一次实验的失败,都会让一些坚定的科学家们沮丧莫名,有的会申请离开这个项目组,有的因为失败的太彻底竟然会否定整个实验的意义,还有的科学家付诸一切的心血接二连三的以失败告终,长期压力过大后屡遭打击,最终走上了最绝望的那条道路。
对于这个项目,姚霁起初是不以为然的,也曾劝说过自己的父亲不要太过投入。虽说如果能够通过连接过去的历史和现在的历史来推算未来的历史,是一种有效规避风险和灾难的办法,但历史这东西,在姚霁看来有自我修复性和自我毁灭性,总是周而复始,人为完全掌握是件极为困难的事情。
但大概搞科研的人都有一种执拗的精神,一头扎进去并付之心血后都不愿意承认是方向走错了,只觉得是技术还不够,数据还不够,所以哪怕是失败了也不气馁,爬起来重新再走,一次又一次。
姚霁从不干涉父亲的工作,但因为她是单亲家庭的原因,还是了解了不少父亲工作的进展。
第一次失败,是因为统一春秋战国的不是他们历史中的楚,而是西方一个以法家治国的“秦”,秦统一天下后二世而亡,并没有像先楚那样绵延几百年,成为一个庞大的国家,项目组的人员万念俱灰,销毁了这个世界。
第二次一切都很好,但是到了公元前后,一个在他们世界的历史上从未记载过的叫做“王莽”的人显达起来,篡位后建立了一个“新”朝,开始大肆改革,改革完全脱离了当时的社会情况,有些改革甚至让观察者们都瞠目结舌,到最后,一系列的错误改革引发了更恶劣的后果,试验也岌岌可危。
观察者们一开始还期望这只是一次小的“扭曲”,到最后可以渐渐回到正确的历史道路上,结果历史越来越偏,当时的“观察者”们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后得出了结论——这个世界没有任何参考价值,因为历史的发展完全不同了,而且毫无回到正轨的可能,最后选择了销毁这个世界。
第三次进行试验时,技术已经很成熟了,由于整个实验对研究历史也有很大的帮助,所以项目组申请到了政/府对项目提供的资金和人才上的帮助,一直发展的都很顺利。这一次也是成果最大的一次实验。
可惜好运不长,项目组推演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时,这段历史里应该有非凡成就的一位物理学家,突然将自己团研究出来的原子武器技术传送给了所有有能力制造该武器的国家,导致□□泛滥成灾,战争越来越恐怖,核武器摧毁了许多大国,最后严重的核污染和核辐射使得整个世界犹如地狱。
第三次实验得到的结果是诸次之中最可怕的,最后进入那个世界的“观察者”们无不掩面大哭,有很多甚至受到了很严重的心理创伤,从此不能进行“观察者”的工作,纷纷离开了项目。
政府也因为这次失败正式宣布撤离项目组,并认为这个项目毫无意义,反倒会对社会产生更加危险的“示范”,从而禁止任何机构和组织对项目组提供援助。
这一次的失败对整个项目的打击是毁灭性的,他们不但没有得到想要的“完美结果”,反倒因为这次失败彻底失去了可以继续的可能。资金的短缺、观察者们的减少、数据收集者和推算人员的渐渐离开,使得项目几乎到了停滞的地步。
最后是剩下来的骨干人员排除万难重新启动的项目,开始了第四次尝试。
可项目一开始就遭受了巨大的打击——和第一次一样,战国中期渐渐强大起来的不是他们历史中最终统一了七国的楚国,而是最西边的秦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