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9节
作者:祈祷君      更新:2023-03-15 17:30      字数:3701
  “这双靴子我穿了多久?宫人有没有拿出去洗晒?会不会有异味?”
  “听说明主都是脚踏七星,难道这位神女是想看这个?我是不是要装作抠脚,把自己的袜子脱了给她看一看我的脚?我脚底下可什么都没有啊!”
  刘凌想象着自己边若无其事地抠脚边批阅奏折的样子,恶心的打了个寒颤,将手中的奏折重重丢进了故纸堆里。
  瑶姬突然对他的脚产生了好奇就已经够烦心的了,偏偏更让人烦心的是进屋回报外面情况的薛棣。
  刘凌知道薛舍人也是好心,不必他说,自己也知道外面会乱成什么样,连宫里都蛇鼠乱走,民间不可能没有异象。
  天生异象,国之不祥,外面还在打仗,日子本来就不好过,再来个天灾*,什么人都接受不了。
  正因为他比谁都明白其中的严重之处,所以当薛棣絮絮叨叨地一遍又一遍重复着这里不妥那里不妥,哪个大臣又趁机罢朝要“清君侧”平息天地之间的怒气时,刘凌嗤笑着出声。
  “什么清君侧,无非是想要把庄骏和戴勇拽下来,好自己上去罢了。”
  看的出,薛棣很少见到自己如此“不近人情”的一面,硬是愣了一会儿,才开始继续絮叨。
  偏偏瑶姬已经渐渐因为他们的对话好奇地站直了身子,大约因为薛棣长得实在太风姿俊秀,这位神女走近了一些,前前后后地开始打量着他,让刘凌莫名生出了些不悦。
  “朕心中有数。”
  刘凌第一次这么冷淡地对待薛棣。
  “朕要批阅奏折了,王宁,送薛舍人出去。”
  见到薛棣走了,瑶姬露出有些失望的表情,但毕竟没有跟出去。
  一时间,屋子里又重新安静了下来,刘凌叹了口气,继续批复着奏折,心情却怎么也无法像昨夜那般沉浸进去,手中拿着一本京兆尹请求拨款加固城南的房屋,以防冬日大雪压塌贫民茅屋的折子,半天也没看进去几个字。
  没一会儿,他听到瑶姬衣袂轻动的声音,一声叹息随之响起,刘凌觉得自己左边的光线突然一暗。
  “城南茅屋?城南百姓住的还多是草屋和木屋吗?”
  瑶姬似乎愕然。
  “临仙是都城,怎么……”
  刘凌有些羞愧。
  “哦,是了,外面有战乱,百姓自然都希望往安全的地方跑,临仙现在恐怕人满为患,南城都是临时搭建的房屋。”
  瑶姬马上又明白了过来,口中喃喃的猜测。
  听到瑶姬的话,刘凌心中不由得赞叹,能从折子上的一句话就想到源头,不是这位神仙见识极广,就是见多了这样的事情,所以一叶知秋。
  “这皇帝当的,也太可怜了。外面的战事刚刚有气色,就遇见日食,现在这么多乱象,恐怕地震就在这几天,只希望他运气够好,别老在屋子里呆着,万一哪里的房梁砸下来,这历史上也就没代昭帝什么事了……”
  刘凌听着瑶姬的自言自语,身子猛然僵硬。
  “最可怜的就是城南棚户区的那些百姓,一旦地震,房子动辄倒塌,要是晚上地震,怕是都要压死。茅屋反倒好一点,可惜大部分房子都是木质结构,也不知地震是几级,震级要高了,整个临仙附近恐怕都要出事。”
  地震就在这几天?
  都要压死!
  刘凌血气在胸中一阵阵翻涌,眼前已经浮现出屋宇猝遭倒塌,压毙官民,被压身死者不计其数的场景。
  “如果是地震的话,要怎么才能避免伤亡?”
  刘凌眼睛望着折子,佯装镇定,也像是自言自语一般低喃。
  果不其然,这位“瑶姬神女”很自然而然地和他一应一和。
  “虽然说天很冷,但如今屋子外面比屋子里面要安全的多了,尤其是人口密集的地方。越是空旷的地方越安全……咦?”
  瑶姬说着说着,突然明白过来什么,眼睛瞪得极大。
  “你们都给朕出去,朕要清静清静!”
  刘凌突然烦躁地摘下了头上的发冠,松开系冠的缨绳,恶狠狠地对着屋子里的吼道:“全部给我出去!”
  舞文和弄墨被吓了一跳,连忙跪倒在地。
  “陛,陛下……”
  “全部出去!”
  刘凌站起身,突然一指殿门前护卫着的燕六。
  “燕将军,领着你的人,将他们都带走!”
  “这……”
  “走!”
  “是,陛下……”
  燕六只是犹豫了片刻,立刻开始指挥所有人离开。
  满殿中的宫人如潮水退潮般散了个干干净净。
  等所有人离开了,刘凌揉着额角,定定地向着姚霁所站着的方向看去,紧抿着嘴唇,一言不发。
  这样的情况,就算再怎么迟钝,也察觉到不对了。
  瑶姬露出了一个几乎算得上是惊慌失措的表情,抬起她欺霜赛雪一般的手腕,伸出手指,指了指刘凌。
  “你,你,你……”
  她骇然地惊叫着。
  “你是不是看得见我?”
  ***
  这两日对于京兆府来说,简直是噩梦般的日子。
  从昨日起,京兆府就陆续接到各方百姓上报的“异事”,不是谁家的公鸡上了树,飞到别人家,结果别人家赖下不还,就是哪家的井突然混了,怀疑是邻家有人下了毒……
  再到后来,什么蛇群钻到了人被窝里,把人惊得不敢归家,什么恶犬满街撵着人咬,京兆尹的差吏过了两天自己腿肚子都吓得打颤还要为别人排忧解难的日子,回到府里一各个哭爹喊娘,均说长了这么大,就没在一天之内见到这么多怪事的。
  也不是这时候的人爱稀奇,毕竟从未发生过地震,许多百姓甚至连“地动”是什么都不知道,更别说明白这些预兆是怎么回事。
  他们能看到的就是不停的出怪事,出怪事,出怪事……
  而且每一件怪事,都是在日食之后出现的。
  这样的情况,让京兆尹冯登青根本不敢上报。
  “陛下刚刚下罪己诏,你们就要跟上面报又出妖孽了?滚滚滚,你们不想活了,老子脑袋还想多待在脖子几天!”
  京兆府的主簿听到差吏们纷纷抱怨事情太怪之后,恨不得拿棒子把每个人都敲一遍才好。
  这关头上报“异象”,是赶着给皇帝添堵吗?
  就在京兆府上下齐心咬着牙硬扛着这些烂事的时候,御座上那位从来不给大臣们添乱的皇帝,却突然命禁军统领持着一封皇帝亲笔的手谕,来到了京兆府。
  这封手谕的内容,荒谬的冯登青一口老血差点喷了出来。
  这位陛下哪里是不乱来,乱来起来的时候根本架不住好吗?
  “刘将军……”
  冯登青为难地看着这位前金甲卫统领,后来调任禁卫统领的皇室宗亲,“您能告诉我,到底是怎么回事吗?这,这么来,是要激起民变的啊!”
  刘将军的脸色比冯登青也好不到哪里去。
  “末将也不知,末将只知道,陛下派出三万禁卫,专门就做这个。”
  虽说现在已经不是金甲卫了,可禁卫军也是有尊严的!
  欺负良民这种事,都是那些恶吏混账们干的,怎么能让他们……
  “本官真的为难,能不能让本官先进宫去求见陛下一面,问清楚原委在……”冯登青升起一丝希望。
  毕竟他女婿如今在皇帝身边当近身侍卫统领,进去通报一个,也比别人方便。
  “陛下有令,接到手谕后立即出发,一刻都不能延误。”
  禁卫们也很头疼。
  “冯大人的人马只是去城南,末将等还要去东城和西城,您也知道,这才是难办的事情……”
  东城是大多是官员和士子居住的地方,西市是市集,所以富贾商贩大多聚集在西市,情况比城南的贫民也不知复杂多少。
  “哎,正是贫苦之地出蛮横刁钻之辈,将军不会明白。罢了,罢了,都是食朝廷俸禄,理应为陛下分忧,只是从此陛下这名声……”
  冯登青大叹一声,简直像是瞬间老了好几岁。
  “刘头,李头,叫起所有的差吏,跟本官一起去城南。”
  ***
  城南,乱棚子巷。
  刚刚发生过天狗食日,城南的百姓还在对这件事津津乐道,有些年纪大的老人反复嘀咕不是好事,多半还要被家里的儿女埋怨几句,只是所有人心里都清楚,天变了,肯定不是什么好事。
  “钱老,你有没有觉得今天这天黄蒙蒙的?”
  几个在棚屋间闲逛的老者闲聊着。
  “而且我今天一天啊,都心惊肉跳的,总感觉要发生什么坏事……”
  “别瞎说,才送走天狗!”
  被称作钱老的老人大概是其中最有见识的,满是不赞同地说道:“不是说皇帝老爷下了那个,那个什么诏,还要严查冤狱吗?上面想要办好事,这就行了,我们管不到老天爷的事。”
  “钱老钱老,外面突然来了一堆差吏,提枪拿棒的,看样子来者不善啊!”
  “张老,快去看看吧,外面打起来了!”
  “李家当家的,外面到处都是官兵啊!”
  刹那间,鸡飞狗跳,乱声四起,到处都是人,京兆府的差吏们凶神恶煞一般冲入贫户区里,口中称着是皇帝老爷的命令,一家一家的将人从屋子里赶出来,让他们按照规定的地点,去南边大庙子坊或其他各个地方的空地。
  虽说这些人家中贫寒,可破家也值万贯,绝没有这么轻易就抛家弃口的,男人的呼喝声、婴儿的啼哭声,妇人的哭泣声,此起彼伏,哪怕只是从这些声音之中,脑海里也都能浮现出惨绝人寰的画面,疯魔到犹如乱世。
  然而随着进展不太顺利的局面屡屡发生,京兆府的差吏们已经渐渐压制不住场面,京兆府要修葺房屋防止大雪压塌的理由完全无法让百姓信服,有些人情愿被大雪压塌了也不愿离开家里,抱着家中那些在京兆府差吏们看来丢上几个铜子都不会买的家产,要和官差们拼命。
  眼见着局面越来越紧张,人们的耳边突然响起了甲胄碰撞后才有的独特声音,而后是越来越多的人进入城南,每个人都挺拔健壮,城南这些饭都吃不饱、或是整日游手好闲的贫户,根本无法撼动这样壮硕的卫士。
  “我的天!禁军!他们动了禁军!这绝不是修房子!”
  “老天爷啊,你睁开眼看看吧!这是要把我们往死路上逼啊!”
  惨叫声此起彼伏,更多的人选择了屈服,带着或是仇恨的眼神,或是颓然的态度,脚步沉重地跟着禁军和差吏一起去那什么都没有的大庙子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