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5章 来沾沾喜气
作者:
楚淮君 更新:2023-03-16 22:33 字数:2286
那些来看热闹的有不少是带着孩子来的。
为了教育孩子以后要跟沈修远好好学习,也想前来沾沾喜气。
中秀才没三年都会有很多人,但是每三年却只能出一个案首。
更何况,自从沈修远一连三次考试都中了案首?
若是能沾上喜气,说不定自家的孩子也能考中秀才。
他们也不想着能跟沈修远一样中案首,只要能考中就成。
沈修远也给那些前来看他的孩子们说了很多鼓励的话。
国家要有人才才行,不仅要有文臣,也得有良将。
从个人方面来说,那是要建功立业。
对于国家来说,少年强则国家强。
所有的人心里都十分感动,因为他们发现沈修远同其他的人不一样。
他的见识、心胸都同一般人不同。
那些少年们本来只想着考功名的,但是现在被沈修远说的都想报效国家了。
这些人走了之后,里正和王大爷也来到了沈修远家。
沈修远依旧客气的接待了他们。
不日他就要离开这里了,日后就是见一面少一面了。
两人倒是没有这么多愁善感,而是来跟他商量河湾村田地的事的。
“不如将咱们村里的地都挂在你的名字下,将来就可以免了纳粮了。”
沈修远立刻说:“里正爷爷,这可使不得?”
“莫非你中了秀才,就不为村里的百姓考虑了?”王大爷面上一虎,显然对沈修远的态度很不赞同。
他中了秀才,怎么能忘记村民呢?
“二位请坐,听我慢慢说。”沈修远请两位坐了下来。
两人都有些不高兴,但还是坐了下来。
“这对咱们河湾村来说,那都是天大的好事你为何不同意?”
“我不同意其实是有原因的,咱们纳粮为了供应那些当差的人,还有一部分的粮食是被拉去当军饷的。
若是人人都有此想法,那些保家卫国舍生忘死的将士们又该吃什么喝什么?”
“少了咱们河湾村的粮朝廷又不会穷上,但对咱们河湾村的百姓来说,那就不一样了。”王大爷不以为然的说道。
“这么说确实没错,可是王大爷你忽略了一点。
朝廷让上交公粮,就是有无数个像河湾村这样的小村落交在一起的。
虽然每个村子交的粮看起来杯水车薪,可是村子多了积累在一起就成了一大堆的粮食,就能养活边疆的将士们。
所以保卫国家匹夫有责,并非口喊口号,也并非是说每个人都要上阵杀敌。
而是每个人都在自己的位置上发挥自己的作用。
咱们河湾村是种地的,那就好好种地。
将士们在边疆就好好守护边疆。
大臣在朝堂,就该尽心竭力为国为民。
边疆的将士们哪一个不是出我们百姓中出来的?
是他们舍了自己的小家,不顾惜自己的性命,才能保全我们大家。
没有他们,哪里有我们如今太平的日子?
倘若人人都不去上战场那谁来保卫国家?
倘若没有人保卫国家,百姓又如何能安居乐业?
又如何能种地,能收粮?
若人人都不愿意纳粮,他们吃什么?
千万莫要寒了边疆将士的心,他们都是我们的骨肉同胞。
再说,我家冬至的地也还是需要纳粮的。
她的地没有挂在我的名字下,我也没准备把她的地挂在我的名字下。”
沈修远激情慷慨的说了这么长一大段的话,让里正和王大爷两人面面相觑。
“这……”里正有些不知道要怎么接话。
王大爷面上也有些羞愧。
两人站起来,对着他郑重作了一揖,说:
“原来是我们太小肚鸡肠了,既然是这样,那我们也就不想沾这个便宜了。”
沈修远也起身对着他们回礼,说:“咱们河湾村现在不缺吃不缺喝,只要肯干,家家户户都有余,所以通过纳粮来报效朝廷,这是理所当然的。”
“果然是多读了几年书,见识就是不一样。
我们可就真的是老了。”
两人告辞而去,也没有什么心里不舒服,都是有些尴尬。
先前他们还不觉得自己的想法和做法有什么问题,但是听到沈修远这么一说,倒是觉得他们这些想法确实不合适。
沐冬至的百十亩地都没有挂在他的名字下免纳粮,他们还有什么好说的?
村民们都在井旁,眼巴巴的等着两人回来。
两人回来转述了沈修远的话,众人都诧异的目瞪口呆的。
沐冬至的田地挂在他的名字下,那不是天经地义的吗?
怎么没挂?
“行了,大家都回去吧。
冬至有百十亩地呢,挂在沈修远的名字下是天经地义的。
可他们都没挂,可见沈修远是真的为国着想。
咱们现在也不缺这一口吃的了,也就别想这些旁门左道了。
就咱们那几亩地,能跟沐冬至比?”
众人闻言,也都心服口服。
沈修远送走了里正和王大爷,就问沐冬至:“你不会怪我吧?”
“怎么会?我觉得你说的很有道理。
是不是很多人都将地给挂到有功名的人身上来避税啊?”
沈修远点了点头,说:“是。”
“这可就不地道了。像我爹一样,在边疆出生入死的,拼死保护后方的百姓。
可是百姓却不想给他们饭吃,这个可真的说不过去。”沐冬至一下子就想到了她爹上战场的事了。
“咱们以身作则,谁来了也不卖这个情面。”
“嗯。”沐冬至表示支持。
沈修远由心的觉得开心。
只要获得小娘子的认可,他就能放心了。
这次挂地的事就能完美的解决了。
前世,皇上下令查军中医药之事,后来不知怎么地又开始查军饷。
那时候他还没进内阁,但是也听闻朝堂之上风声鹤唳。
后来户部尚书被革职了。
而他就是顶替户部尚书上去的。
坐上了户部尚书的位置,他才知道,原来很多朝中官员的名下都挂了地。
本来应该交给朝廷的粮都变着花样的进了官员的囊里。
这样中饱私囊,国库亏空。
皇上壮士断腕进行变革,触及到许多官员的利益,大家都连命上奏反对变革。
也是在那一场变革中,他和伍清明等六位官员脱颖而出,被选入内阁。
朝中不稳的时候,白金玉与南夏勾结,南夏差点灭国。
当时的天安府没保住,沐冬至被南夏掳走了。
这一世重新来过,定不会重蹈覆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