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8章 诱惑(加更)
作者:
勇起笔 更新:2023-03-17 18:34 字数:2147
自古以来,争霸都是前期激烈、后期平推。
而陈家军现在已经算是渡过了前期的激烈,占据北方半壁江山,南方也占了一两个路,对还处于一盘散沙的其他势力来说,完全呈现碾压态势。
一般一个朝代末期的混乱都会持续十几年、几十年,而陈家军直接将这个时间缩短到了几年,令其他想要参与进来的对手完全无法招架。
这里面就包括了折可求。
他本打算以长安为基,借助府州的家族势力,南北合力先攻下永兴东路,然后再向西占领秦凤路。
到时候,中原若是混战,自己则可北上灭西夏,占领河套地区,以成霸业之基。
谁曾想,陈家军来的会如此之快,快到他连京兆府都没有理顺,就被兵临城下。
从年前开始,中原的各种情报就随着商队不断的传过来,若不是多方情报都基本相同,折可求是真的不敢相信,一个势力能够发展的这么快。
其实在胡坤到来之前,他手底下的将领已经有了不同的声音,不少将领都想要折可求投诚陈家军,搭上这趟顺风船。
只不过折可求自己心底里还有一丝丝不甘心。
折家几百年积蓄,几百年等待,就再等这一天,自己有幸参与到这波澜壮阔的群雄逐鹿之中,怎么能够如此仓促的结束?
可是,不结束又能如何?
“除了整编,我还要金钱补偿,不能比上一次的低。”折可求提出了自己的第一个要求。
这个要求是给他手下的将士们提的,算是最后的‘恩赐’吧。
“可以。”胡坤直接应下,军政府啥都缺,就是不缺钱。
“对于我手下的将士,不能算后账。我可是知道你们在开封搞的公审,按照你们的标准,我手下的人得死一大片。”这个要求是给手下,也是给他自己提的。
但是折可求没说实话,若是按照陈家军的标准,折家军将士估计得死一半,他也活不了。
胡坤犹豫了,这个要求超出了他的权限。
“这是最后一个要求?”
“最后一个要求。”折可求点了点头。
听到折可求的回答,胡坤更加纠结了,脑子里的各种思路打起了架。
兵不血刃拿下长安城的功勋触手可及,自己要不先答应下来?
不行啊,我代表的是陈家军,不是我自己,岂能言而无信。
答应吧!总比自己人攻城时死伤一大片的好。
不能答应!谁知道这些折家军做了多少恶。
“不算后账可以,但肯定也不会留用。”胡坤最终还是没有抵御住触手可及的大功绩诱惑。
“好。”折可求直接让人端上笔墨纸砚:“立字为证!”
“好!”既然已经做了决定,胡坤显得痛快了许多。
很快写下商议好的内容,两人都签字画押之后,胡坤带着一份出了城。
……
“胡坤啊胡坤!你怎么能答应这个条件呢!?”孙正看着胡坤带回来的协议,真心后悔自己派他入城谈判。
“我考虑过了,折可求能够提出这个要求,就说明这种需要赦免的人在折家军中不占少数。”胡坤解释道:“若是让他们知道自己投降之后也活不下来,必然会被折可求鼓动起来拼死抵抗,这种人若是超过三四成,折家军就算是拧成一股绳了,到时候我们攻城的难度将会非常大,就算勉强入城,巷战也会打成持久战。”
“那样的惨烈代价不是现在的开封集团军能够承受的。”
“哎!”孙正叹了一口气,他明白胡坤说的对。
“不用担心,我相信都督会有办法的。”胡坤安慰道。
“希望吧。”事已至此,多说无益,孙正只能选择和胡坤一起扛。
按照他对陈逊的了解,陈逊肯定不会同意放过这些罪人的,估计最后还是会追究,这些人必然是死罪可免,活罪难逃。
“准备一下,入城吧,无论如何,兵不血刃的拿下长安城,也够我们功过相抵了。”胡坤道。
“好,入城。”
……
三月二十四日,图们江。
“都督,这里就是当地人所说的铁矿,矿石品质确实非常好,十斤矿石能够练出三四斤铁,是军政府目前控制的铁矿中,品质比较好的。”带路的探子朝着陈逊介绍道。
“这座山叫什么?”陈逊问道。
探子朝着旁边的本地向导转问了这个问题。
“茂山!”向导回道。
果真是茂山啊,亚洲第一铁矿,从储量上来说超过石碌铁矿近十倍,而且占比很大的储量都能够露天开采,非常适合如今的采矿技术。
后世这座铁矿属于朝鲜,中国通过合营的方式,花费巨款买了铁矿五十年的开采权,但开采不到五六年,就因为各种问题经常停工,最后直接彻底停工。
原因是在全球经济下行、铁矿石国际价格暴跌的情况下,朝鲜提出涨价20%以上。
投资算是赔了个底儿掉。
这一世,陈逊保证不会再出现让人赖账的情况了,这座亚洲第一铁矿必须彻底的掌控在军政府手里,为军政府的发展啊添砖加瓦。
“图们江往东北弯弯绕绕,再有两百多里就会汇入倭国海,要不了几天,我们这次北上的第一阶段战略就算是完成了。”一直比较关注什么时候能够回头打东京辽阳府的韩世忠稍显迫切的说道。
“用不着了,柯雷来信了,他已经控制了图们江入海口,我们可以直接回返了。”陈逊道。
“果真?那可真是一个好消息。”韩世忠惊喜道,他还以为要继续往东北走五六天。
“留三个营继续往东北,其他人回返吧。”陈逊直接命令道。
他坚持跟着过来就是为了找茂山铁矿,现在既然已经找到,自然就没有继续跟着的必要了。
长白山这一片地方可以说是人迹罕见,金国在这里也没有安排多少人,只有一些一直生活在这里的当地人,用不着大军推进。
就在这时,有饲鸽人从大营处走了过来。
“都督,京兆府的来信。”
陈逊打开一看,眉头不自觉的皱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