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银杏树下挖出铁皮箱·传国玉玺?
作者:
剑锋同志 更新:2023-03-18 00:50 字数:2200
回到老宅,李墨白发现这个程序还挺繁琐的。
得焚香祷告啥的。然后父亲带着自己磕头。一套流程结束了之后,才可以拆老房子,然后打地基之类的。
村长又溜达过来了。
李明武塞给了其一包烟。然后村长笑呵呵的收下了。
“这么大一棵树,你要挖了?”村长看到硕大的挖机,跟朱大长反应一样,眼珠子都快瞪出来了。
如今这银杏价格这么高,这一折腾,得掉下来多少银杏果啊。那都是钱啊。
可惜,太可惜了。
对于农村人来说,这一折腾,至少俩三个月,甚至更长时间的血汗钱没了。得伤心死。
李明武已经早就想好说辞了。他也是一脸心疼的表示,没办法,我也舍不得啊。可是算命的大仙可是说了的,如果不移的话,对子孙大不利的。
老村长:“……!”
虽然现在禁止封建迷信了。但是再越落后的地方,这种思想还是越严重的。
一听到李明武这话,老村长不再磨叽了。反而让李明武抓紧时间干吧。
中午,李明武特地让大家别急着干活儿。多休息休息。太阳那么刺眼,没必要那么拼。工钱反正我是照给的。
谁不想偷懒一下啊。主家这么说了。朱大长喊来的工人们自然找阴凉处歇着。
其实这是李明武在拖延时间,这样的话,今天这老银杏树不能完全挖开了。晚上自己只要动动挖机,就能把树挖开。
果不其然,天色擦黑。没法干活儿了。李明武让朱大长跟工人们回去歇着。自己则给了挖机师傅一包烟,问他要了钥匙。
借口是挖机的大灯比较亮堂。晚上可能用得上大灯。
司机也没多想,留下了钥匙!
刚好老家的奇葩邻居们都在医院闹腾呢。天时地利与人和都占了。必须开干啊!
李明武是个多面手,挖机竟然也能开。启动机器,一气呵成。巨大的推力下,老银杏树倒下了。
李明武顾不得难过,跟儿子一起在树坑里刨!
李墨白现在壮的跟头牛似的。力气巨大。浑身使不完的劲。
一想到这个上辈子困扰自己多年的谜题即将揭晓了。李墨白心里很激动。
一激动,他就跟打了鸡血似的。越有干劲。
“儿子,你慢点。别累着。”戴如玉看着表示心疼。可不能把我儿子累着啊。
李墨白顾不得答话了,你给我一个铲子,我能挖穿地球!
下挖了几分钟后,李墨白已经浑身泥泞了。但是顾不得这些了。李明武也拿了个铁锹过来帮忙。
几铲子下去,碰到一个坚硬的物体。一家三口对视一眼,满脸惊喜。
“真的有东西啊?老爷子怎么给你托梦,不给我这个儿子托梦呢?”李明武有点难受。
我是亲儿子啊。
“你闭嘴吧。赶紧干活儿。”戴如玉没好气道。
父子俩挖出一个箱子。外面是铁的。但是已经锈迹斑斑。里面似乎还包着一层牛皮布什么的。
“快!快,放车上去,咱们回家再看!”李墨白正打算仔细瞅瞅呢。老妈直接踹了他屁股一脚道。
李墨白:“……!”
“对!对,你妈说的对,财不外露。快,搬车上去!”李明武二话不说,搬起箱子就塞进了汽车的后备箱!
动作之矫捷,看上去根本就不像是一个中年男人啊!
满是泥巴的箱子被他直接塞进了后备箱!
要知道,这车可是李明武的命啊。经常打扫的。可爱惜了。脏东西是根本不让上车的。
但是今天顾不得这许多了!
“儿子,你爷爷托梦有没有说,几个箱子啊。”李明武激动道。
李墨白:“……额。那倒没说。但是我们可以再挖一挖!”
“好!快动手。天亮了就不行了。”戴如玉率先挥动铁锹。
一旁的李墨白只能苦笑。
他发现,自己这爸妈其实都是挺机灵的。老妈是平时不显山漏水的。实际上,到了关键时刻非常稳得住,定海神针的那种。
一家三口又忙活了半个小时!累的跟孙子似的,还是一无所获!
“行了,歇着吧。我祖上也没出过什么大地主。能留一箱子东西已经知足了。再多不可能了。走。回家。回家!”李明武放弃了。
他现在只想回家看看,那里面到底是啥玩意儿!
李墨白也有此意。那就撤吧!
李明武开车回市区。路上一家三口格外的激动,猜测里面到底是什么。
“金条?会不会是金条?老李啊。箱子是你抱的,分量怎么样啊?”戴如玉激动道。
李明武:“……!”
“是有点份量的。但是你要说金条的话,一箱子金条肯定不可能!”李明武摇头道。
听闻不是一箱金条,戴如玉有点失落了!
李墨白:“……!”
“妈。你真的是,井底之蛙!咱能不能有点远见啊。就算是一箱子的金条,那价值也是有限的啊。我倒是期望,里面有些古董,或者是历史名人的书画。那才是赚翻了呢。”李墨白其实并不希望是金条!
大黄鱼,小黄鱼啥的,几十万就撑死了啊。
但如果是上千年历史的古玩字画,那价值就海了去了。
盛世古董乱世黄金。
这个时代背景下,古董明显更具价值。
“儿子是聪明人,说的太对了。白白,你说有没有可能是秦始皇的传国玉玺啊?就是那个和氏璧?”李明武红光满面的推测道。
李墨白:“……!”
传国玉玺?简称“传国玺”,是皇帝的印玺。
其方圆四寸,上纽交五龙,正面刻有“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篆字,以作为“皇权天授、正统合法”之信物。
据传是秦代丞相李斯奉始皇帝之命,用蓝田玉镌刻而成,为中华历代正统皇帝的证凭。
秦之后,历代帝王皆以得此玺为符应,奉若奇珍,国之重器也。
得之则象征其“受命于天”,失之则表现其“气数已尽”。
凡登大位而无此玺者,则被讥为“白版皇帝”,显得底气不足而为世人所轻蔑。
历代欲谋帝王之位者你争我夺,致使该传国玺屡易其主,辗转于神州赤县凡两千余年,忽隐忽现,终于销声匿迹,至今杳无踪影,令人叹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