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高考那一年 第6节
作者:远上天山      更新:2023-02-28 12:58      字数:5074
  “我要买也不在这买,崔四家的衣服我穿绰绰有余。”没等他说完,纪妈就摆摆手,拽着他去了楼上。
  崔四就是他们镇上十字路口卖衣服的那家,纪时小时候的衣服基本都是在他家买的,那时候纪妈也年轻,偶尔还会去崔四家买买衣服,这些年纪时反而没见她去过了。
  商场里的衣服标价高得惊人,纪妈自己是绝对不会买的,但只要纪时想买,她一定会掏钱。
  母子俩在商场兜了一圈,纪妈发现,纪时对这里的衣服真没兴趣,好不容易拿起一件衣服,纪妈刚想点评说这件他穿太老气了,就听纪时问:“这件我爸穿怎么样?”
  纪妈:“……”
  她干脆利落地把衣服放回货架:“他这人,给他穿再好的也是三个月!”
  纪爸其实挺喜欢穿新衣服的,他小时候过得穷,饭都吃不饱,更别说买衣服了,都捡人家不要的穿,所以现在一旦买了新衣服,他会特意去牌桌上晃两圈,不过他衣服穿得不细致,刚买没多久的衣服就能穿到地里去干活,为这被纪妈说了好多次。
  纪时的确不想买衣服,纪妈也只能作罢,母子俩叫上在楼下闲逛的纪爸,进了对面的苏宁电器。
  这家苏宁电器刚开业不久,里面的装修比对面的综合商场豪华得多,灯光亮堂,空间格局也更宽一些,在十年后习惯了手机品牌专卖店的纪时眼里,这家店自然称不上时髦,不过放在十年前,苏宁可以说是很潮流了。
  毕竟在这个年代,手机店的手机还都锁在玻璃柜子里呢。
  “都这么贵啊!”纪妈看着电视柜台的标价直咂舌,“要不还是找人把家里的大屁股修修吧。”
  她话音刚落,纪爸脸上难免露出了失望的神色。
  “还是买吧。”纪时靠着他妈肩膀,“那个彩电上面有usb接口,我可以把mp3接在上面听英语。”
  “能用?”
  纪时点了头:“能的,刚刚售货员不是也说了吗?”
  “能学英语啊。”
  一听纪时这么说,纪妈的想法自然有所松动,家里的破电视也不是不能忍,不过买台新的终归方便些。
  一家三口在电视柜台这边转了又转,又是和售货员讨价还价,又是商量哪台性价比最高,其实他们都不懂,都随售货员介绍,最后选了一台价位适中、样子也顺眼的彩电。
  彩电不是大屁股的,是薄款的,32寸,抱在怀里都可以,纪妈交了钱,让纪爸把包装箱抱着,纪时则过了马路,去了附近的新华书店。
  这是z县唯一一家新华书店,很大,有两层,在z中和一中附近的教辅店比着法子打折的年代,新华书店依旧维持着它的矜贵,基本不打折,会员卡才打8折,但相比其他私人的小书店,这里的书又多又全,光青春小说就有整整四排书架。
  未来会被拍成电视剧的《甄?执?》和《凤囚凰》眼下也是畅销书,沧月的《镜》系列、饶雪漫的《沙漏》和《甜酸》……纪时还看到了在学校女生里很流行的杂志《仙度瑞拉》,这个时候《仙度瑞拉》正好在连载《微微一笑很倾城》……从这个角度看,其实时间流逝得并没有那么快,毕竟这些小说也差不多到十年后才会拍成剧。
  一楼是畅销书和各种专业书籍,还有音像制品和学习机,二楼则是文具和教辅,按时间顺序从小学一年级到高三应有尽有。
  也只有财大气粗的新华书店才撑得起这样的规模,一般教辅店只针对初中或者高中,书架也乱糟糟的。
  凉七团队
  纪时在高三教辅的架子上转了转,除了王后雄荣德基这种热门的参考书外,新华书店还会上新一些冷门教辅,包括凤凰出版旗下出的参考书,还有套卷,套卷的数量不多,不过纪时平时很少买试卷,他没有多犹豫,每个科目选了一套塞进篮子里。
  剩下的教辅他主要选的数学,一共拿了五本,其中两本涵盖了高中三年的全部题型,纪时不确定自己能不能做完这些参考书,但他主要是用来研究——同一道题王后雄和荣德基的解题思路都并不相同,他想看看其他参考书的解题思路。
  新华书店里也有专门针对英语听力的参考书,纪时觉得这块平时练习不太够,z中的听力练习主要是在下午的第三节课后,每个班会发一套听力试卷,广播定时播放题目。
  平时练习和进考场毕竟是不一样的,尤其听力是英语考试的第一个模块,平时的月考他们都可能因为紧张忘记听题,更别提到了高考考场上。
  纪时觉得,最好的方法是让自己的耳朵习惯,买套专门的练习题还是很有必要的。
  纪时一共从爸妈那里拿了200块钱,他自己手里还有一点,差不多正好能把这些书买下来,参考书的钱是绝对不能省的,纪时还没节约到那种程度。
  他又选了一盒笔芯,是最便宜的晨光笔芯,0.5毫米的,卷子做得快的话,一天就能用完一支。
  0.38毫米的笔芯倒是经用些,不过写字太累,纪时也不想受那个罪。
  从新华书店拎了一堆书回去,加上之前买电视花的时间,差不多已经到了吃午饭的时间。
  纪妈还在苏宁等着纪时,见他过来,扬着手问他要不要吃肯德基。
  纪时赶紧拒绝:“那都是小孩吃的。”
  “要不你来选?”纪妈问他,“就挑你喜欢的店,最近都在家里吃,难得出来一趟。”
  “回家吃吧。”纪爸说,“城里的饭店没有一家划算的,味道也不怎么样。”
  纪时刚来z中报道那会,就是纪爸来送的,他和周婷璐她爸一起,两人带两个孩子逛到了附近,附近除了综合商场外还有个公园,县医院也在附近,所以人流量挺大的,就有人在路边支个摊子卖盒饭,说是5块钱一份,还有鸡腿。
  纪爸一听就心动了,5块钱一份有鸡腿太便宜了,现在出去吃个水饺还得5块钱。
  盒饭打开之后,两个大人和两个孩子都震惊了。
  他们从来没见过那么小的鸡腿,都不知道究竟是不是鸡腿,比小拇指大不了多少,一筷子下去根本就没什么肉。
  然后,他们在附近上厕所,还交了5毛钱。
  光5块钱盒饭这件事纪爸就说了整整两年,以表达他对县城不实在程度的震惊,上厕所要给钱这件事也让他养成了一个习惯,之后每次出门都会准备5毛的零钱,以防自己需要上厕所。
  “要不咱们去镇上吃?”纪时提议道。
  回家吃当然最省钱,不过现在已经快到饭点了,等他们到家,他妈再洗菜做饭,一天都干不了什么活。
  县里物价贵,镇上物价便宜,其实他们镇上也没什么像样的饭店,不过一家三口坐下来吃碗水饺再吃两个包子还是很方便的。
  纪爸开着他的摩托,由纪时坐在后面抱着电视机,车后座位置窄,在纪家父子的强烈建议下,唯一不晕车的纪妈就坐上了从县里往镇上开的中巴车。
  “好抱不?勒不勒手?”纪爸问纪时。
  “不勒。”
  太阳已经渐渐上来了,摩托车在外面晒了一上午,车座都有些发烫,纪时一只手撑住电视机,另一只手抓着车座,怕自己掉下去。
  他和他爸提议再把摩托车买了,可惜纪爸只同意再买辆电动三轮,买摩托车就大大超出预算了。
  纪时他们住的镇属于z县的北线,一条路分出了四五个乡镇,不过再过几年,这些乡镇合并的合并,也有并入市区的,名头上是更好听了,可实际上却更荒凉了。
  人都远离了家乡奔赴更大的城市,不管是z中还是乡镇的初中,能够招到的学生也越来越少。
  见父母的次数也越来越少。
  某一年,因为突发而至的意外,纪时没能回家过年,他爸妈都安慰他说工作更重要,第二年,纪时难得在中秋回了趟家,才听他妈说,去年他不在家过年,她和纪爸两个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连家里都懒得收拾,过了个潦草的年。
  摩托车在路上呼呼地开,路过他们镇上的初中,纪爸在初中边上一个小饭店,老板早上卖包子和大饼,也做水饺,中午基本上就是饺子,不过吃的人也不多,大厅里只有空荡荡的桌子。
  纪妈要了三碗水饺,加上一笼包子,不是苏省南方的那种小笼包,是结结实实的大肉包,肉汁都进包子皮里了,吃上一口味道特别香。
  z县的地理位置不属于扬州,不过古代确实被扬州管辖过,菜系也深受淮扬菜的风格影响,相对来说比较清淡,虽然没有扬州人那么爱吃早茶,不过早饭多少也有些花样。
  至少在未来,东北水饺横行外卖界的时候,纪时还是格外怀念家乡水饺的味道,感觉就连饺子汤的滋味都很难忘,可惜他毕业之后几乎就没有再吃到了。
  第9章 回校 回校之旅
  接近8月底,天气愈发热了,纪时总算把高中三年的数学课本过了一遍,手头的教辅他倒没有全部看完,一是时间紧,已经快开学了,二是他还有一堆练习卷没做,他打算把能做的卷子全部做完。
  能在20天里过完数学课本已经超出纪时的预期了,虽然物理和化学他还没开始动,但纪时莫名对自己充满了信心。
  还有9个多月呢。
  他只要按现在的节奏,一步一步地、脚踏实地地去学习,一定能收获他想要的回报。
  蝉声作响,纪时做完一套卷子就把错题标出来,7套卷子难度不一,但即便耗费的时间多,他也可以保持一个基础的正确率了。
  ——虽然他暂时还扎得不够稳。
  “呼……”7套数学卷全部做完,纪时长舒了一口气,整个人瘫在椅子上,连动都懒得动一下。
  这些卷子谋杀了他不知多少脑细胞,还留下了一堆错题,纪时虽然看了答案,不过并没有用红笔在卷子上订正,如果他没记错的话,暑假发的卷子开学之后老师都会讲,他想听听老师的思路。
  头枕着椅子纪时也困了,眯着眼过了一会就睡着了。
  醒过来之后,纪时把数学卷累起来,和做好的英语卷一起,语文试卷倒是不难填满,不过那么多篇作文是个大麻烦。
  还有两天就要回学校了,物理和化学又不能不动,纪时认命一般地翻开物理课本,和看数学一样一个单元一个单元地进行。
  时间显然已经不够了,试卷也做不完,纪时只能把练习卷拆分开,把自己能做的题先填完。
  对他来说,暑假的最后两天无疑是最难熬的。
  这几天,纪时的伙食质量进一步提升,纪妈特意去订了鳗鱼和甲鱼,找邻居家的爷爷帮忙烧,邻居爷爷是农村里的家宴厨师,会烧这些大菜,红烧鳗鱼和甲鱼汤是本地开席才会做的菜,鳗鱼和栗子、蒜头一起炖,甲鱼煨汤又嫩又鲜,纪时虽然没称,但他估计自己应该胖了好几斤。
  终于到了开学前一天。
  纪时把衣服收进包里,书在另一个包里,他把家里他觉得有用的辅导书全带上了,装了满满一大包,要不是书包还能塞得下,他都考虑用麻袋装了,反正他们家的米袋和化肥袋多的是。
  “时时,能拎得动不?”纪妈皱着眉,“还是让你爸送你吧。”
  纪时摇着头:“不用,我行的。”
  他现在个头比他爸都高,也有力气,不过纪妈太宠他,什么重活都不让他干。
  书包和衣服包放在纪爸刚买的三轮车里,纪时这学期不租出去住,所以被子凉席都不用带,用学校发的就行。
  他搬个小凳子坐到三轮车后面,纪爸刚刚发动,纪时就一个踉跄,整个人差点摔到地上。三轮车能装是能装,就是太不稳,从家里到镇上差不多十分钟的路程,纪时只能紧紧扶着车座,才能保证自己坐稳,屁股还疼。
  镇上去县城的中巴车半小时一班,是从纪时他们隔壁镇发车,发车后20分钟就能开到他们镇上,平时中巴车在县城一个固定站台停车,到了z中开学前一天和每周末学生放风的日子,中巴车会直接开到学校门口,把来“探监”的家长和学生放下来。
  纪时这次是一个人走的,没叫邹勇和周婷璐,同在一个村里,邹勇和周婷璐家的条件要比纪时家好不少,他们这次还坐的回来那辆出租,纪时嫌挤,这次坐了中巴,车上人不算多,他还能占个座位放书包。
  “到县城多少钱?”
  “8块。”
  纪时掏出钱给了,售票员略过他,奔向下一个乘客。
  等到十年后,家家户户有了车,镇上到县城的中巴车都换成了公交车,售票员和司机都分流到了城镇公交和镇村公交上,不过那时候基本家家户户都有了车,坐公交的只剩下老年人了,不像现在,到了节假日中巴车还很挤,售票员为了多带人,在车上准备了不少塑料桶给人坐。
  这些中巴车都是私人承包的,又旧又破,除了带人外,还帮人在城镇之间带货,一件收10块钱,倒是比带人稍微划算点。
  毕竟也只有始发站的乘客才收10块钱一人,纪时他们上车的时候收8块,下一个镇就只收6块了。
  中巴车上弥漫着让人不快的气味,纪时这个年纪还晕着车,不过因为后来慢慢习惯了的原因,他的症状倒是没有真正的少年时代那么严重了。
  他打着瞌睡,看着车晃晃悠悠地停下来带货带人,一路上,纪时也遇到了几个初中同学,不过不太熟,只是见面了会打招呼的程度。
  纪时拿出单词本,趁着这个时间记记单词。
  “flexible灵活的,可变动的,有弹性的,fascinating,privilege……”
  背了这么多天单词,也看了不少题,纪时深深觉得,他果然低估了英语单词的复杂程度。
  主要是太容易忘了,像privilege还好,好歹有高傲已经尽数体现了那个段子,其他单词总是给他一种割裂感,前几天刚背过的后面就全忘了。
  当然,这好歹比他后来考四级的时候好多了,一个abandon从学期初abandon到学期末,时间久了除了彻底abandon确实也没有其他选择了。
  他背得很专注,一条胳膊倚着窗户,另一只手掌心摊开,刚好可以盖住便利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