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2章 地图不见了
作者:
陆栖园 更新:2023-02-28 13:04 字数:2190
他们到底是纪玉兰雇佣的人,发现这样的情况没有直接报警,而是跟她汇报了一番。
她一下子就想起当初杏儿村的事情。
心中便警惕起来。
思来想去,觉得还是跟钟队通个气比较好。
谁料自己还没找过去呢,钟队先上门了。
一说来意顿时让人大呼“好巧”。
他是来询问纪玉兰有没有十分可靠的乡亲,他和属下要进山,需要一个熟悉当地情况的向导。
纪玉兰忍不住多问了一句:“为什么要进山啊?”
“这个案子目前还在侦破中,暂时不能对外公布。”钟队回答得一板一眼。
想了想,她没有追问,只道:“关于山里的情况我正好有一点事情想跟钟队汇报。”
细细说了搜索队发现的线索后,钟队的脸色显而易见的沉了下来。
“那个地方在哪里?让你的搜索队带路。”
“可以,随时能出发。”
作为良好公民的纪玉兰当然要配合公安同志的行动了。
于是钟队和他的属下花了几个小时就到了那个隐秘的门前。
同行的还有纪玉兰推荐的靠谱村民——庆丰。
他不愧是一心扑在家乡的优秀干部,只看了一眼就断定:“这是抗战时期挖的地道。”
“地道?”
“是的,当年这一带是有名的地道战区域,有一部分地道一直延续到山里,然后又分了不同的出口,是为了百姓们准备的。”
庆丰一边说一边好似回忆着什么:“我记得小时候在爷爷那里还看到过简单的图纸,如果没记错的话,山里这样隐秘的出口应该有三四个,不过伪装没有这么好,这应该是有人后来又装饰过的。”
他说的不错,这个被隐藏起来的出口显然是现在人的手笔。
一听这是当年抗战留下来的地道,钟队不免更加上心。
那时候的地道是为了战斗,为了保护百姓,不但错综复杂,而且有的还分上下数层,就算是身手十分厉害的人贸然进入,只怕也会被打得没有还手之力。
所以他立刻问:“庆村长对地道里的情况有没有什么建议?”
庆丰摇头:“我记得爷爷说过,大部分地道已经塌陷了,也从来不允许小孩子进去玩,所以我并没有进过地道。”
“你说看到过简易的地道地图,不知道现在这张地图在哪?”
虽然庆丰的回答让人有些失望,但钟队很快就想出了替代的办法。
如果有地道图,多少也比两眼一抹黑要好。
谁料庆丰语出惊人:“那张图作为抗战时期的老物件,我爷爷已经捐给县里的抗战纪念馆了。”
……虽然麻烦点,但有地方可借也算行了。
钟队立刻便让人往县里走一趟。
纪玉兰因为好奇,之前便跟着来了,现在自告奋勇一起去县城——她的车好,来回速度也更快。
于是带着钟队的属下狂奔到县里,二话不说直奔抗战纪念馆。
按理说这个事情不麻烦,何况他们手里还有钟队开的介绍信。
然而事事都有意外,他们没能借到地道图。
工作人员支支吾吾的态度让人生疑,钟队的属下十分敏锐,当即便生了警惕。
只是他也有急智,当场并不动声色,等离开纪念馆后,请纪玉兰暂时找个地方休息,自己跑去调查去了。
到底只是个县城,地方小,走在路上遇到十个人能有一半是熟人,那个工作人员的信息很快就调出来了。
纪玉兰好奇地听了一耳朵,结果听到一个有点熟悉的人。
这个工作人员跟邹县长居然有沾亲带故的关系。
只是双方的亲戚关系比较远,这人除了找工作的时候沾了点光外,平日里跟邹县长并没有什么来往。
不过毕竟带着这么点关系,所以在纪念馆里他的地位还有点儿超然的意思,大家都捧着让着,总之小日子过得十分滋润。
这种情况挺常见,他们听说以后也没多想。
只是他的态度依旧让人在意,所以最后两人又去找了纪念馆的馆长。
这位馆长年纪已经很大的,当年也是参加过许多战斗的,是一位英雄老兵。
听到他们的来意,馆长皱眉:“那张地图我有印象,老庆是我的战友,所以我才知道他手里有这些老物件,亲自上门劝了好几次他才肯将东西让出来。”
他一副雷厉风行的性格,当即起身道:“我带你们去看看。”
果然馆内有好几样东西都是庆丰的爷爷捐赠的。
但是走到一个玻璃柜前时,馆长眉头紧皱:“不对啊。”
“有什么不对?”纪玉兰不明所以,干脆直接开口询问。
“这个柜子原来就是摆的地道图,现在怎么变成这玩意了?”
馆长嘴里的这玩意,是一枚生了锈的子弹,看样子就很古老。
“这是当年敌人惯用的手木仓子弹,这东西附近的地里都能扒拉出来不少,还有哑弹什么的,发现都要上报政府去处理。”
馆长十分熟练地介绍。
“所以这个子弹的展览价值并不大?”似乎明白了馆长的意思,她尝试着问。
果然对方嫌弃地一挥手:“这玩意但凡在地里刨食的人家里多少都有些,我儿子小时候还拿着当玩具满地滚呢,有什么好纪念的。”
“而且……”馆长加重语气,“我绝对没有收过这个东西入馆。”
这就蹊跷了,因为据馆长所说,这个纪念馆里几乎所有的展品都是他一件一件去寻来的,就算有那么几件没有经过他的手,也是经过他认可的。
但这颗“没有什么纪念价值”的玩意,他一点儿也不知道。
“平时负责维护这些展品的人是谁呢?”纪玉兰有个猜测,便询问起来。
不出所料,正是那个邹县长的亲戚。
馆长似乎想到了什么,忽然道:“你们等等。”
说着叫了一个在纪念馆工作超过十年的工作人员来:“这个展台的东西是什么时候换的?”
叫来的人还真有印象:“应该是七八年前。”
“更换的理由呢?为什么没人告诉我?”
“您忘了?七年前您生过一次大病,住了一个多月的院,我们为了不让您劳心,那段时间馆里的事情都没跟您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