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节
作者:
鲟鱼 更新:2023-03-19 17:38 字数:7682
第一四九章 【按劳分配】
张献忠出了陈州,就得知明朝的官军尾随他奔赴陈州方向,他知道迟早得被官军追上,因此出了陈州就做了一系列的准备,他觉得能跑还是尽量跑,牵着官军的鼻子走是上策,实在跑不了了,那没说的,就干一下子,他觉得凭借他手中的十万之众,再不济,输的也不会很惨。
“将军,前面肯定走不过去了,渡河只有一座石桥可走,官府不会给我们渡河的机会。”充任先锋的刘文秀对张献忠说道。
张献忠点点头,道:“官军还在向我们推进,距离大概有十里,占据了有利的石桥,我们的境地很不妙,可是我们没有退路可走,官军兵力可能不如我们,不妨同他们交接一仗,能打,我们就打,不能打我们就撤。”张献忠可不想在一棵树上吊死,那些投奔到他麾下的青壮,其中一个用处就是关键时刻用来使金蝉脱壳之计的壳。
天色逐渐暗下来,明军在天黑之前沿河扎营,以石桥为依托,形成了对张献忠所部的堵截,在淮河支流的上游,张献忠的后方,还有一支三千人的队伍,携带着大部分火炮,密切注意着张献忠所部的动向。
我自己动手将油灯拨亮,一旁的亲兵近卫正准备铺地图,我摆手道:“贼军就在五里外的河对岸,地图看不看都没什么用处了,收起来吧。”
相对士气来说,我这边的士气可能不如张献忠,所以要给张献忠所部贼军制造一定的压力,抬升我方的士气。在身边没有人商量的情形下,我计算着每一种可能发生的状况,力图做到算无遗策。
“轰……!”一声巨响,紧跟着炸雷声连续不断。张献忠的营帐被震的呼扇呼扇直颤,一个心腹闯进来,“不好了,官军开炮了,离河岸稍近的十几个大营都被炸平了……。”
“废物。”张献忠骂了一声,道:“不会后撤呀?”
心腹亲兵一脸无奈道:“可是……可是大炮是从后营射过来的,一旦后撤……。”他没敢往下说,一个小卒子哪敢顶撞张献忠啊!
张献忠愣了,后营?那不是他的退路吗!乖乖,官军的火炮居然能打十里那么远,这可不是他希望看到的,看来金蝉脱壳也不是那么容易施展。
陆续的炮声打断了张献忠的思绪,他吩咐道:“叫刘文秀进来。”对刘文秀这个白捡的先锋官,他比较满意,几次攻城略地刘文秀都发挥了带头作用,最主要的是刘文秀听话。
“哎哟!”刘文秀人还没进来就传出了呻吟声,当他进来差点把张献忠逗乐了,只见刘文秀灰头土脸,身上还冒着烟,滑稽到了极点。
刘文秀一边拍打着身上冒烟的地方,一边道:“真他娘的吓人,要不是老刘见机的快,就代替灶王爷上天跟玉皇大帝汇报工作去了。”
张献忠清清嗓子道:“外面情况有点不妙,官府的火炮威力巨大,你马上带人趟出一条道来,准备撤退。”
刘文秀十二分赞同张献忠的观点,他心里有数,别看他们兵力将近十万人,那是说着好听,其实真能派上用场,关键时刻能冲锋陷阵的不到三万人,那些凑数的家伙,刚才都被吓破了胆,让他们玩命,效率不高。
刘文秀明白了张献忠的意图,带着一千多人向西探路,出大营不到五里就跟官军相遇,略一接仗便撤了回来,接着又向北探路,结果还是一样,四个方向被他探遍了,得出一个初步结论,他们被官军包围了。
“皇上,今天跑死了九十多匹马,炮营那边也损失了几门火炮……。”一个近卫向崇祯皇帝汇报今天的战况。
为了给张献忠所部贼军制造压力,我派出近万人的骑兵部队,围着张献忠的大营绕圈子,里三成外三成,连续不断的跑,马都跑死了不少,就是让贼军误以为被包围了,造成他们心理上的恐慌,此时看来颇有效果。
“传朕的命令,炮营不要休息,火炮轮番射击,专打贼军大营的东北西三个方向,将南岸和石桥让出来,我军就岸扎营,看他们敢不敢夺桥。”
我已经下定了决心,不管付出多么大的代价,哪怕是全军覆没,也要把张献忠这部人马消灭掉,至于洛阳,相信我留给宋献策和吴三桂的计划足以对付李自成,将这两股人马消灭掉,河南也就太平无事了。
崇祯皇帝的疑兵之计发挥了应有的作用,张献忠侦查不出官军有多少人,再加上火炮不间断的轰击,使他真的以为官府大兵袭来,将他包围了。
张献忠又做了几次试探性的进攻,形成了跟官军夹河而战的局面,面对官军猛烈的炮火,他只能选择南渡,夺下石桥才有突破的机会。
张献忠命令刘文秀率领五千人夺桥,刘文秀没想过旁的,率队猛扑小桥,所部张牙舞爪,喊杀震天,像是潮水一样,一浪接着一浪冲击着小桥,使人不禁怀疑那座桥能否承载如此重量,会不会被压塌。
守桥的是明军精锐中的精锐,面对敌人的冲击,他们坚如磐石,任敌人怎么冲击,仍然屹立不动。可随着时间的推移,明军渐渐有些支撑不住了。
石桥虽小,可它却关乎整个战局的走向,一旦小桥有失,白莲教的贼军将突破而出,绝对不能把桥丢了。
我叫过近卫亲兵,道:“传朕的旨意,告诉朕的将士们,对面的贼军不过是乌合之众,装神弄鬼之辈,他们根本不堪一击,以往能打胜仗,那是没遇到大明真正的勇士,才会让他们把中原搅的乌烟瘴气,他们搜刮了不少钱财宝物,那些都是他们抢夺而来,告诉将士们,冲上去,杀了他们,夺取他们的钱财,不管是谁,取得的战利所得归自己所有,朕绝不过问。”
时间不长,崇祯皇帝的话传遍了全军,正所谓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崇祯皇帝的话摆明了是“按劳分配”,因此士气陡升,刘文秀的队伍刚在小桥站住脚跟,就被明军一个浪头给打了下去,再也冲不上来了。
第一五零章 【糊涂仗】
第一五零章 【糊涂仗】
战场上杀声震天,战斗从午夜一直进行到天亮时分,两军仍旧没有分出胜负。在后营观战的张献忠不由得焦躁起来,他翻身跃上战马,对刚刚退下来休息不久的刘文秀道:“既然这么耗上了,就没有办法中途停下来,我们的成败在此一举,你率我的亲兵冲锋,我率精锐随后冲上去,务必要把石桥给我拿下来。”
围绕小桥的争夺已经进入白热化,张献忠命令搭建的浮桥也始终没有取得应有的效果,这让他心浮气躁,忍不住要跟官军硬磕一下。
刘文秀跟官军打了大半夜,此时听了张献忠的话,大吃一惊,道:“将军,我觉得官军士气正旺,我们不应该拼死力战,咱们的将士战斗了这么长时间,昨夜没有休息好,又困又累又饿,就算要决战,也不是现在啊!”
张献忠被刘文秀这么一说,头脑逐渐冷静下来,耐着性子道:“不错,我就是这个毛病,血性一上来就什么都不顾了。”
刘文秀接着道:“官军也苦战了半宿,实力总是有所消耗,我们只要这么跟他们耗下去,等中午的时候再把生力军派上去,一定可以取得胜利,现在虽然看似夺取小桥,度过河水,其实打的是全盘的胜负。”刘文秀不是没有心眼的人,他看出张献忠想要牺牲投靠的青壮来换取生存的机会,可是在还没有分出胜负的情况下就那么做,实在是太愚蠢了。
张献忠听从了刘文秀的建议,留下一支预备队后,将白莲教大部分主力都派上了战场,在河畔拉开一线,将近五里长的战线一拉开,马上分路并进,同时渡河,虽然大部分是泅渡,可也令官军应付的十分吃力。
前线的明军在苦苦支撑,他们累了,倦了,可是仍旧在战斗,在他们的后方,还有一支整装待命的部队,一支没有投入到作战的部队,他们凝望着战场,猜测什么时候才能轮到他们上场,可以让他们冲锋到第一线去杀个痛快,他们都是最优秀的关宁铁骑,他们的坐骑都是上好的战马,炮声和厮杀声没有让它们害怕,相反都兴奋起来,不停的用蹄子刨打着大地。
“把皇旗竖起来。”我转头对身边的近卫说道。前方的炮声不再像早些时候那么密集了,连续的射击之下,火炮的折损肯定很严重,是时候该我亲自登场了。
一声令下,后方的部队发起了冲锋,硝烟中,精力充沛的骑兵部队冲过小桥,在对方的阵地中撕开一道缺口,像是一把利刃扎入到对方的肉中。
张献忠没想到官军的攻势会如此犀利,快的让他反应不过来,就在他犹豫要不要派出自己留的后手,挑选出来的嫡系部队的时候,官军已经深深的嵌入到他的本阵之中。
明军此举,心理上的攻势远远大于军事上的攻势,尤其是那迎风招展的黄色的龙旗,让白莲教的人马大为吃惊,至此他们才知道跟他们交锋的官军竟然是大明朝的皇帝在统帅。
我率领着精壮的骑兵在贼军的阵中快速穿插迂回,将贼军迅速的分割着,使他们彼此之间不能互相呼应。
白莲教的人马在逐渐后退,一个人退了,其他人就会想是不是别人都撤了,只有自己还在战斗,于是越来越多的人后撤,以免自己成为战场上的孤军,陷入到官军的包围之中。
很快的,这种撤退就演变成了溃退,那些投奔白莲教的青壮跑的最快,他们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给其他人造成了一种错觉,一种失败的错觉。
在大战中,不适当的撤退会给士卒一种暗示,一种挫败的暗示,一旦产生了这种想法,又看到别人在“撤退”,人们也就纷纷“撤退”了。
兵败如山倒,张献忠甚至不明白自己是怎么败的,只知道自己这边几个人一退,便一发而不可收拾了,慢慢的数万人在撤退,战场一下子变得混乱不堪,官军随后杀到,追着他的人马在杀,那简直就是屠杀,因为他的人马组织不起有效的抵抗。
河边成了修罗地狱,到处都是白莲教人马的尸体,绝大多数是那些为了一口饭吃的青壮的尸体,还有一些尸体是为了发财过好日子的投机分子。
“将军,我们快跑吧!”刘文秀浑身浴血来到张献忠身边,他也觉得输的窝囊,败的冤枉,难道说官军那面龙旗带着法术不成?一竖起来就把他们打败了。
张献忠的眼珠子都红了起来,金蝉脱壳的戏码演砸了不说,甚至是反着演了,他咬咬牙,道:“撤,向北撤。”他还有嫡系人马,都是从河北跟他南下的白莲教教众,有这些人马在手,他仍然可以呼风唤雨。
官军赢得了堵截战的胜利,使力量对比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官军歼敌三万,俘虏了两万多人,缴获的战利品不计其数,当然了,官军的损失也不小,伤亡在一万五千人左右。
官军获胜了,望着贼军丢弃的物资,我深深的吸了一口气,我没有下令继续追击,而是下达了收兵的命令。
我知道不能给张献忠喘息的机会,可是,我不能不给自己喘息的机会啊!自从追击张献忠以来,就没有好好的喘息过,这次能打胜仗也出乎我的意料,部队已经打累了,疲惫之师即便是追上了张献忠,胜负还是未知,毕竟我们所击败歼灭的都是贼军的新丁,张献忠的根骨伤损不大。
看着士兵在打扫战场,我想起之前的承诺,马上叫过近卫道:“传朕的旨意,凡是士兵个人所得,全部登记造册,交给军需官保管,战后再发还给士兵。”我对士兵的承诺向来不虚,相信士兵们不会觉得我是在诓他们。
第一五一章 【简战】
面对官军的兵锋,张献忠选择了退避,他是一个聪明人,判断出此时不应该和官军硬拼,他唯一的生存法则就是在运动中寻找战机,一旦停下脚步,将是他的死期。
在张献忠面前仍旧是一条河,河对岸是河南的重镇南阳,上次兵败以来他的部队就没有得到过充分休息,他迫切的需要打下一座城池,鼓舞士气,补充给养。
刘文秀勒住战马在张献忠身边停下,道:“将军,我们方圆十里之内没有官军,我已经派探子渡河打探河对岸的情况了。”正所谓吃一堑长一智,陈州兵败后,张献忠加强了部队的侦查能力,虽然达不到官府侦骑的水平,可是密集程度有过而无不及。
张献忠握紧了双拳,道:“官军离我们不会超过百里,在官军追上我们之前,一定要拿下南阳,那里曾经被洪水冲毁,取南阳易如反掌,夺取南阳后,我们就渡汉水北上,只要进入东部的山区,我们就算摆脱了官军的追击。”
刘文秀是个心细的人,他认真的思考过官军的习惯,崇祯皇帝本人的习惯,知道崇祯皇帝喜欢一个人偷偷的近距离的观察军情,所以他建议张献忠挑选一支精锐埋伏在河边大堤之下,等待机会。
“皇上,贼军渡河,南阳已经易手。”在河边,明军的侦骑向崇祯皇帝汇报着最新情报。
我跟张献忠相差不过半天的路程,每每追到张献忠的尾巴便被他跑掉了,今次张献忠为了夺取南阳而放慢了脚步,我没有理由放弃这个机会,一定要把贼军歼灭在南阳,不能再给他们流窜的机会了。
我带着二百多人沿着河堤向南走,并不是说我想要突出自我,也许是原版崇祯的性格在影响我吧!自从离开洛阳,我便事事亲历亲为,我的实际身份已经从一个皇帝变成了带兵的将领,我需要亲眼观察敌情,每一个细节都不能疏忽。
我拿起望远镜,还没等我看清楚远方,喊杀声便四下传来,我和二百多近卫被重重包围了,看他们的服色,正是我紧追不舍的白莲教贼军。
刘文秀的心情很激动,他不认得崇祯皇帝是谁,但是他的判断是正确的,起码被自己包围的这一小队人马中有官军的将领,那种料敌先机的快感让他兴奋不已。
我的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就在我大脑呈现空白的那一刻,身边的近卫显示了他们的实力,他们勇敢的面对着比他们多几十倍的敌人,保护着我在敌人阵中冲杀。
这些人能被选为皇帝的近卫,除了忠诚度无以伦比之外,还有不怕牺牲的精神,关宁铁骑出身的他们更有一身杀敌的本领,多年的作战使他们学会了许多战争的窍门,和敌人相比,他们是正宗的职业兵。
刘文秀的三千精锐竟然一时不能把这支近卫全部消灭,站在远处的刘文秀见官军一手拿枪一手持刀,完全是悍不畏死的打法,这更坚定了他要全歼这支小队的决心。
一名近卫斜里冲过来靠在我的身前,一股大力将我向后推扯,身前的近卫已然中刀命毙,嘴角溢出的鲜血喷了我一脸。
我顾不得擦拭脸上的血迹,捡起近卫的钢刀,和他们一起作战,“死也不能被生擒,杀呀!”作为一个特殊身份的人,我不能被生擒,留给我的只有战死一途,当然了,在我心里还留有一线希望,希望不远处的明军主力能尽快赶过来。
无巧不成书,就在崇祯皇帝和他的近卫被歼灭的时候,明军的侦骑得知情况,主力马上赶来,和白莲教的人马战在一处。
我正杀的兴起,突然发现贼军在远去,身边的自己人在增加,心头的压力一去,险些坐在地上。想想刚才惊心动魄的战斗,如果不是救兵来的及时,今天恐怕就成了贼军的俘虏,那可真是给历史留下了一个大笑话啊!
回到大营一检查,我虽然没有受伤,可是跟我出去的二百多近卫,活下来的只有二十多个,而且每个人都带着伤,看着他们,我的心里有阵阵暖流通过,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一切等到这场战斗结束的时候再说吧!
经过这次遇险,我谨慎了许多,在把贼军紧逼在南阳后,便下令全军就地修整,没有急于跟贼军交战。
第二天,当我拿起望远镜,顿时愣住了,镜头内,数十只不知名的鸟在盘旋,最后竟然落在了贼军的旗帜上,这让我大吃一惊,难道说贼军已经不在了吗?
明军迅速出击,开进城才发现这里没有一个贼军,城头都是一些草人,有几匹马在拉着草人打转,让人误以为有士兵在巡城。
我叫过城中的百姓询问,才知道贼军在昨天就离去了。我不仅对贼军、对张献忠表示钦佩,张献忠确实狡猾如狐,每一步都比我快那么一点点,很显然这都是他算计好的,先是在河边设伏,给我一个天大的刺激,让我不敢过分逼近,不能近距离的观察军情,然后借这个机会把部队拉走,让我在这里跟稻草人对峙,如果不是小鸟揭穿了这个布局,我恐怕又被张献忠给甩下了。
有时候,历史充满了偶然性。自从张献忠的人马离开南阳后,天气始终不好,为了加快行军速度,张献忠选择的东进路线都是小路,连日的阴雨把原本通畅的山路变的泥泞不堪,成为最难走的道路。在行军中,他们不得不小心翼翼,因为一旦疏忽,就会顺着湿滑的山坡滚入山谷。
张献忠所部的行军速度因为天气大大打了折扣,可这还不是让张献忠难心的地方,让他感到闹心的是,在南阳夺得的军需物资因为道路的原因很难运输,他不得不把那些难以运输的都抛弃掉。
张献忠不断的派出人马打探官军的动向,开始两天的汇报让他沾沾自喜,得意的认为自己的计策骗过了那个年轻的皇帝,可是后来,他发现官军在以比他更快的速度赶上来,两军之间的距离在逐渐缩小,最终他不得不改变原来的计划,因为他发现自己跟官军之间的距离已经接近的不能让他从容撤退到东部山中了。
张献忠叫过刘文秀,道:“官军紧追不舍,我们如果继续东进,只会落的狼狈应付,我们不如分兵两路,我率领主力人马吸引官军的主力,而你则偷袭内乡,保证能打官军一个措手不及。”
这次张献忠倒不是想金蝉脱壳,他手中的筹码已经不多了,再也折损不起,他认为如果这个时候能攻打下一个河南东部的重镇,官军势必会分心,那么他下一步的军事行动就十分容易进行了。
事情并不是张献忠想的那么容易,刘文秀的队伍天黑时抵达内乡城下,阵脚还没有站稳,官军就从城中潜出,偷袭刘文秀的大营,这是一场混战,因为刘文秀初到内乡,不清楚地形,加上黑暗中敌我不分,自相残杀者有之,损失惨重。
这次击败刘文秀的并不是真正的官军,或者说不完全是官军,张献忠的作为已经在中原大地传开了,那些没有家业的人自然高兴,希望张献忠能照顾他们一把,而那些家底丰厚的人则对张献忠如避蛇蝎,希望这辈子也别跟张献忠对面,不管任何时候,占有利地位的永远是那些有势力的人,所以各地的乡绅富户都打起十二分的精神,纷纷组织乡勇保护自己的财产,很多人也对崇祯皇帝的政策表示了赞同,因为崇祯皇帝最起码还给他们留了一条活路。
当张献忠的主力甩开官军前来接应刘文秀,才知道刘文秀大败,而且是被内乡的一千多人给打败的,这大大动摇了张献忠的信心,同时他得到消息,崇祯皇帝已经逼近内乡,他如果继续攻城,难免腹背受敌,可他如果不进攻内乡,那他来这里干什么呢!
张献忠决定退兵,仍旧贯彻他的流动作战方针,就在张献忠绕过内乡准备继续东进的时候,和始终快速行军的官军相遇了。
张献忠没有办法,他把自己的部队布置成一个方阵,将士们面向外,拼命抵挡着官军的进攻。双方都投入了大部分力量,完全是以命换命的打法。
张献忠被官军的打法给震撼住了,按照这个打法,即便官军能获胜,也是伤亡惨重的结果,难道崇祯皇帝疯了吗?
这种打法把所有人的血性都激发出来,全部都是机械性的战斗,每个人似乎都成了战斗机器,除非毙命倒地,否则就不会停止作战。
张献忠知道这种打法持续的时间一长,他的人马虽然能撑一阵子,可终究是要溃败的,他不想坚持这种没有前途的死拼作战,在顶住了官军三轮冲击后,他丢下主力,带着他的亲兵突出重围。他是聪明人,如果在这个关键时刻不放弃主力的话,他除了战死就只能成为官军的俘虏。
我双拳紧握站在高岗上,看着如此惨烈的战斗,我的心血早已沸腾起来,率领着最后的一千人的预备队冲入贼军的阵内,左冲右突,将已经混乱的贼军搅的更乱了。
张献忠的数万大军,几乎是全军覆没,官军取得了胜利,付出的代价同样是几万条鲜活的生命,此战下来,明军能战者,不足五千。
“皇上,贼首张献忠和少数贼军向东溃逃……。”明军打扫战场后,从俘虏的口中得知张献忠早跑了,马上将这一情况汇报给崇祯皇帝。
我的拳头紧握的咯咯作响,没想到张献忠跑的那么快,我付出了巨大的损失,仍然没能让他授首,不行,一定要把他干掉,否则过段时间他还能拉起一支队伍来,不把这只打不死的蟑螂消灭掉,我始终寝食难安。
第一五二章 【窝囊的会师】
“皇上,前面那座山丘就算是伏牛山的一部分了,张献忠一旦进入大山,想要抓他非常困难。”明军侦骑向崇祯皇帝汇报着。
我看看雾气沼沼的山脚,可以想像山里面的雾气比这要浓厚的多,算是张献忠运气好,否则我现在就会下令进山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