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中国路线
作者:
安溪柚 更新:2023-03-20 01:47 字数:2236
薛卫东张了张嘴,很想说我真的忘了,可他也知道,真这么说了,丢脸的只能是他,于是呵呵一笑,拍了拍跟前的机翼:“根据我的经验判断,应用这种机翼的飞机,可以降低飞机整体的结构重量,所以呢,我对你刚才说的参数有些不理解,为什么加了一个能够降低结构总量的好机翼,起飞重量和载荷怎么提升的不明显?”
虽然薛卫东没怎么听郑权礼的话,但大概的印象还是有的,所以这话一出,郑权礼也傻眼,心说这家伙够鸡贼,明明自己刚才的话没往心里去,却偏偏来这么一手,还别说,自己愣是没办法。
这问题问的实在太专业,郑权礼敲破脑袋也答不上来,正想着该怎么应付时,身后却传来一句熟悉的声音:“那是因为我们的机翼还不是很成熟,只是按照初步的风洞试验数据,结合我们ty—2无人机平台搞出来的一款带有试验性质的验证机,毕竟星洲部队要求在高空有一定的续航时间。
尽管我们的机翼还不成熟,但多少降低了结构总量,增加了油料载荷,再加超临界机翼在升力上的优点和独特的经济性,这才满足了部队的基本需求,不过终究是试验性质的验证机,所以我们才把这款飞机叫做ty—2plus,不然就会命名为ty—3无人机了。”
突然就冒出个人过来,不但没有穿军装,而且看上去还很年轻,薛卫东很是诧异,就在来人身上疑惑的打量几下,便转过头刚准备问郑权礼来人是谁,就见那个穿着白色的确良衬衫的年轻人突然就冲着自己伸出手,特热情的自我介绍道:“您好,我是腾飞厂的负责人,庄建业,想必您就是航空测绘大队的领导吧?
如果航空测绘大队需要地形测绘用无人机,我推荐用更成熟的ty—2平台,毕竟ty—2plus是个特例,而且造价昂贵,如果普遍装备的话很不划算,航空测绘大队想在续航时间上有所要求,我们可以为你们选装瑞典进口的涡轮增压发动机,这样一来在两百公斤的载荷下,我们的ty—2平台可以达到6个小时的续航时间……”
吧啦吧啦吧~~~庄建业握着薛卫东的手,开始推销腾飞厂的ty—2无人机,听得后面的郑权礼是直扶额,至于前面的薛卫东更是眼珠子瞪得老大,如果没有前面的眼镜片挡着,估计都有可能蹦出来。
怎么就开始向自己推销产品了?等等,咱俩熟吗?
“额……小庄是吧?你们的ty—2……”被庄建业一番的自来熟弄得薛卫东虽然有点儿懵,不过毕竟是总部出来的人,什么场面没见过,在初期的不适应后,立即就恢复冷静,于是连忙打断庄建业的絮叨,拍了拍身边的无人机,却又是一阵尴尬,因为眼前无人机的名字很复杂,薛卫东竟然没记住。
庄建业很有眼力的提醒:“plus,ty—2plus。”
“对,普拉斯……呵呵,名字很特别,不过很有跟国际接轨的潜质,就如同你们采用的超临界机翼一样,这还是我在国内第一次见到,看得出来你们在国外弄到不少资料,就是不知道你们走的是美国路线还是欧洲路线?”
超临界机翼是一种六十年代盛行于欧美的一种先进的机翼翼型,众所周知,飞机表面的各处压强都不一样,空气在飞机表面的声速也不一样,导致气流在这些地方的流速也不尽相同。
换句话说,气流在飞机表面各处的马赫数并不是一个固定值。
这就好比游泳,头部和上手遇到的阻力必然是不同,飞机表面的马赫数也是一个道理。
有些地方气流加速,压强变小,声速也随之变小,这个地方的马赫数就变得比较高,反之,马赫数就会比较低。
在飞机不断加速过程中,这些点的马赫数会一起不断提升,其中马赫数最大的一个点,马赫数达到一个临界值,这便是所谓的临界马赫数。
也就是说飞机整体没有超过音速,飞机表面就已经有些点超过了音速。
这个时候飞机表面就会产生一种叫做激波阻力的东西,从而消耗飞机的动力,影响飞机的速度和续航能力。
而超临界机翼便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应运而生的,60年代末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通过对不同的机翼翼型的风洞试验发现,飞机机翼率先超过音速的部分通常是机翼上表面那个有弧度的表面。
这个地方气流被加速的非常快,压强也比较小,声速也比较小,这个地方的马赫数之最大的,因此他们便提出一种没有一般翼型那种明显弧度,让速度和压强分布更加均匀。
头部和尾部也做了相应调整,头部更加平滑,尾部更加尖锐不说,下沿还有个凹进去的部位,如此设计的目的无外乎一个,就是让上表面和下表面的气流压强都变得更加均匀。
如此,超临界机翼便可在不超过音速的情况下,获得更大的速度,有了速度,经济性自然就会很好,相应的就会减轻飞机的结构总量,从而在同等重量的情况下不但非得更远,也可以搭载更多的货物或武器。
所以超临界机翼一出现,就受到欧美航空巨头的追捧,尤其是民航领域,飞得更远、装的更多,燃油消耗低永远是民航客机追求的目标,而超临界机翼完全满足了这方面的需求。
于是从八十年代开始欧洲的空客率先在a300客机上应用超临界机翼,波音、麦道、洛克希德随后跟进,很快欧美民用客机便凭着更经济的燃油消耗,以及更大的载荷横扫国际市场,将意图进入该领域分一杯羹的苏联民用客机死死压在下面,从而确立了欧美在大型民航客机领域的垄断地位。
当然了,欧美在联合打压苏联民航客机的同时,彼此之间的内部竞争也非常激烈,在超临界机翼上尤为明显,尽管所有技术出自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但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早已形成以空客为代表的的欧洲路线,和以波音为代表的美国路线。
所以薛卫东才有这么一问,毕竟两个路线各有所长,薛卫东很想知道腾飞厂用的是那一个?
对此庄建业笑得很灿烂,很自豪,同样拍了拍眼前的ty—2plus:“我们用的是中国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