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秦仙傲应战!
作者:啃魂      更新:2023-03-22 21:32      字数:3389
  洛阳城一家茶楼。
  一身干净整齐青衣的赵挺之独坐着喝茶,自出现报纸这个东西后,他很喜欢在洛阳城各家茶楼闲坐听他们闲扯,特别是最后段海峰挑战伊川先生之事,闹得沸沸扬扬,赵挺之这商容派自然乐意看洛派的笑话,更何况还是洛派领头程颐的笑话。
  茶楼里闲得没事的不管认识不认识都在讨论着最近伊川先生发表在报上的言论。
  “这报上伊川先生居然拒绝,真想不通,真让人心里堵得慌,我大宋武比不过人,战场连连失利,既打不过辽国,又败于西夏之手,到了文总该发威了吧,现在连文都……”
  “是啊,人家还是用我们大宋的文来比。”
  “呸,别在这胡言乱语了,没听伊川先生他老人家说么,不是不愿接受挑战,而是没意思也没意义。
  对,我们可不能上段海峰的当,这学问本来就不像拳脚,能轻易分出高下的,段海峰就是利用这一点来借着伊川先生抬高自己的名气。”
  “没错,伊川先生地位何其高,赢了不光彩,输了更不用说。”
  “说得再冠冕堂皇,还不是一个意思,怯战,理由谁都会找,大宋战场失败哪一次找的理由不是冠冕堂皇?怎么人家就没这样那样的理由?”
  ……
  听着争议声赵挺之摇了摇头。
  最近一期的报上伊川先生接受了阿朱、阿碧长篇采访,采访中伊川先生说道:
  “学问之道是一种综合能力,这是不可能从单纯的比试中得知,如果能够从单纯的比试中分出高下,便没有所谓的文无第一说法,就如苏东坡、王安石、司马光、我程颐,我们的学识真能从科举的名次上分出高下么?凭分数,论成绩,比我,比司马相公、王相公、苏先生高的没有数十,也有十数,可是你真认为他们的学识就必定高于我们么?”
  “因此我不建议,也不会出门,或者派遣门人应战。”
  “以我之见,真正要比的是比对天下,对黎民百姓所做的贡献,你做出了什么成绩,给后世,给世间留下了什么,这才是真正可比之处。”
  “我程颐创建了偌大一个伊川书院,所创的洛学天下也是薄有名声的,更写了一些书,虽然不入段海峰先生的眼,但终究是为后世留下了一些财富,我程颐此生,有这些便够了,至于我有没有才学,公道自在人心,无须通过比试来证明。”
  “段海峰高才,老夫也是很看中的,但是这个才是否用对地方,能不能给世间留下真正的财富,我程颐拭目以待。”
  ……
  采访中程颐说得确实很有道理,也因此让无数原本认为伊川先生该出手一战的人纷纷倒戈。
  愚昧呀!
  赵挺之心中摇头,文不好分出高下?程颐的狡辩也只能骗骗无知的人,若文真不能分出高下,那就没有科举,别人也不会认为你程颐学问高了。
  “报纸看似开启民智,可还是不够,民众还是容易被蒙蔽呀。”
  赵挺之很感慨,也很佩服程颐能沉得住气。
  “卖报!大理人又发话了!头版消息,段海峰又开金口!”孩童清脆声音响起。
  “快,过来,我们要买!”
  “小孩,先到我这来,一份报,我给你二份的钱,怎么样?”
  ……
  “段海峰又开口了?”赵挺之连也抢了份报纸,摊了开来。
  “对于伊川先生近日所言,我不想多发表意见,因为答案很明显,不过我发现大宋很有些所谓的权威人士,言则不实,总借着信息不通畅去欺骗他人,我段海峰所写《论语正义》,有人说是集数百年之功,并非数月而就,甚至说此书数年前便已经出世,光印刷便是一两年之久,以此怦击我段海峰。”
  “所谓名誉无价,信义值天下,我段海峰原本是不屑反驳此类谣言的,但是这些日子来,我段海峰行走江湖各地,发现这些虽然是经不起推敲的谣言,民众却信者颇众,几找不到为我鸣冤者。”
  “呜呼,天下事最大的悲哀莫过于此。”
  “忍无可忍,我段海峰不得不做出一些反击,此《论语正义》不好证明,那么印刷术总可以吧,我发明的印刷术在我眼中是一座金山,现在我愿意以此作为赌注。”
  ……
  “段海峰竟然拿出印刷术作赌注?”赵挺之眉头一挑,眼里露出笑容。
  印刷术看似不怎么起眼,可是对于真正求青史留名的人,像司马光、程颐、苏轼、王安石、他自己赵挺之……一个个都是写了大量的书籍的。
  这些书籍碍于现在的印刷术成本过高,印刷成书太慢,除了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得到皇家出资印刷外,其他的大多都只能置于家***亲朋戚友手抄,能流传出去,主要看的是人脉,有多少人愿意手抄。
  “照他所说,如果赢了他,则免费替人印刷书籍,其质量不亚于他那一版《论语正义》,而且百万字的巨著不超过半年,十万字巨著不超过半月即可付书。”
  “这段海峰画的饼太大了……”
  赵挺之一颗心怦怦而跳,他可也是有一大批书想刻印成印刷本售贩天下的。
  “不行,这个当我可不能上。”
  很快赵挺之眼里的狂热压抑下来,以印刷术作赌注,这挑战规则也相应变了一下,变成十局制,而且选题是双方各选五题,这便堵上了一些漏洞,也就是说没有真材实学,是不可能赢得了段海峰的。
  而段海峰的学问,赵挺之作为商容派领头羊,知道的并不比司马光、程颐少。
  “不知谁会上当?”赵挺之收起报纸,出了茶楼。
  而此时,一个个看了报纸的。
  “他说要证明自己没撒谎?”
  “这明明说的就是伊川先生、司马相爷、文大人他们嘛,他们当时就指段海峰成书不止二个月,印刷更是至少一年之久。”
  “这段海峰说用什么自己发明的印刷术作注,哼,耍得好花招,谁知道他那印刷术是真是假?”
  “他是知道反正没人会去应战,所以用这种方法,而且即便应战又怎样?伊川先生说过,文无第一,文很难比得清谁高谁低,到时只要对比试结果不服气,便可以推脱。”
  ……
  对于段海峰所言自己二月成书并且印刷是大实话,根本没几人相信,即便有说相信,也被周围一个个群起而攻之,认为这人脑子进了水才会相信段海峰无稽之谈,这一次段海峰的申屈之言,不仅没得到同情,反而激起了一个个读者的反感,很多原本不认为段海峰所展现的能力真如程颐所言,是靠背后团队,是大理举国之力的,这时也开始认定是那么回事,认定这一次大宋之所以不应战是因为不想让大理太过难尴。
  舆论一边倒的认定段海峰品德不行,是个小人。
  自然对于段海峰这第三次挑战,也有无数人真正火了。
  一而再,再而三,死缠乱打,任谁都会火!
  很多人开始轰吵着这一次无论如何,即便是文无第一,武无第二,也该站出来压压段海峰的气焰,让他知道一下天高地厚。
  可是——
  民间火热,庙堂清冷,程颐、司马光、文彦博、范纯仁……一个个仿佛没看到这一则通告似的,大宋的百姓终究是温顺的良民,那些大人物不作反应,他们谈多了也冷了,即便心里偶有怀疑,也会打消。直到秦仙傲在报上放出消息。
  “如文字的发明,如笔、墨、纸、砚的出现一样,印刷术,尤其是好的印刷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段海峰所言印刷术,一月即可印刷十万字的书籍,而且印制精美,此事看似不可能。”
  “然则,真不可能?”
  “我秦仙傲祖上,有高祖姓秦名仙敖,曾乘船入南海经商,偶遇大风,大船直往南而去,恍恍惚惚,一日不知多少万里,径来到一国度,稻米流脂,歌舞升平,从皆安乐长寿,此国度高祖谓之神仙国,便有印刷术,其神奇莫测比之段海峰所言高明百倍。”
  “他人能做到,段海峰天之骄子,为何不能?”
  “在此我秦仙傲绝对相信段海峰所言,更想得到他的印刷术。”
  “然而我秦仙傲并非无事之人,不可能抽出时间来与段先生面对面,一对一的长久比拼,而且伊川先生上次所言亦有道理,能者多劳,我们这些攻研学问之辈,应该做些有利于世人,利于后世的大事,不应该把有限的生命浪费在争强好胜之上,因此我有一建议。”
  “愿与段海峰先生来一个君子比试。”
  ……
  文章一出。
  “秦仙傲应战了!”
  “秦仙傲居然相信那个段海峰,相信他有那样的印刷术,还说什么神仙国度有更好的?”
  “秦仙傲为什么要相信?段海峰不过一大理小人?”
  “不过秦仙傲应战了,倒是有骨气。”
  “嗯,不愧是狂妄无边的酒色公子,我大宋朝也就他敢出来应战段海峰了!就是秦仙傲更改了比试规则,不知是不是怕了?”
  “怕?笑话,秦仙傲会怕了段海峰?怕就不会出来应战,而且他不是说了么,这是按伊川先生的意思,文人之间的比试,是一辈子的,是比对天下,对世人,对后代的会留下什么有益的东西,这才是关键。”
  “一时的高低只是运气,长久的高低才是真正的实力。”
  “嗯,有理有据,这秦仙傲做得很好,就看段海峰应不应战……”
  “段海峰是有真才实学就该应战,不然就是耍诡计,那印刷术怕是秦仙傲借故捧杀段海峰,让他下不了台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