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4章】 时机来临(12)
作者:月影梧桐      更新:2023-03-25 10:22      字数:6133
  电文上只有寥寥数语,却不啻于一道划破历史的闪电:7月17日,俄国爆发革命,沙皇政府倒台,格.叶.李沃夫成为临时政府总理兼内务部长……
  俄国的革命绝不是偶然的。在大公被罢免之后,特别是在德国春夏攻势取得重大突破之后,沙皇政府的统治秩序就变得摇摇欲坠,只要不是瞎子,谁都可以看出政权危机趋于表面化,而中俄有关调停以俄国的让步结束,算是成了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在大公去职最后,皇后阿历山德拉的宠臣、不学无术的巫术师拉斯普廷在宫廷日渐得势,利用尼古拉二世的迷信和迷茫,终于获得了操纵皇室部分的权力。甚至进而要攫取最高军事权力,由于皇后的德国背景,被保守派认为是全面屈服于德国的危机根源。6月份,忍无可忍的保皇派集团在尤苏波夫公爵带领下,刺杀了拉斯普廷,企图以此来拯救罗曼诺夫王朝。但由于皇后的挑唆,保守派被描绘有觊觎沙皇宝座的野心,尤苏波夫公爵等辈放逐。
  几乎在政权危机的同时,社会亦酝酿着巨大的反抗风暴,1916年工人罢工已经超过200万人次,除了少数核心军工,绝大多数工业生产受到了影响。由于大片国土丧失和内部经济秩序的混乱,1915年农业机器产品只有战前的1/5,机车、车厢的生产明显减少,机车减少16%,车厢减少14%。机器、车床严重不足,又影响矿石、煤炭、石油开采量的下降。由于缺乏燃料、原料,高炉停火,许多工厂不得不关闭。战前靠进口棉花生产的纺织厂停产。1916年,彼得格勒有20%的织机不能开工。在前线,武器、弹药严重不足。每月需要6万支步枪,而1914年8—12月只造出13万4千支步枪。每月需要机枪800支,而1914年下半年总共才制造机枪860支。交通、运输严重阻塞。铁路承担不了急剧增长的运输任务。1916年前5个月,铁路为军队运送的粮食只能满足需要量的61%。伤兵几天领不到食物和纱布。
  在中俄冲突发生后,从远东输入的物资进一步锐减,严重威胁着俄国内部的稳定,俄国和盟国的联系主要通过摩尔曼斯克、阿尔汉格尔斯克、海参崴。但摩尔曼斯克在春夏攻势中被德国人占领,从阿尔汉格尔斯克到沃洛格达之间的铁路是单轨,运输不便。海参崴离俄国腹地又太远,还被中国卡住了脖子。俄国陷入窒息状态。中俄有关协议内容的公布,又使得传统上一直陶醉于帝国扩张的底层民众清醒过来,感到对政权的失望。
  在这个时候,革命的契机已经成熟了,而德国方面将列宁弄回俄国国内,更进一步加剧了革命的风暴,当然,在工人阶级内部也存在着分裂,布尔什维克主张彻底的革命,而孟什维克与资产阶级立场较为接近,希望通过对国家杜马的改良来缓解内部矛盾,分享政权。但是,沙皇拒绝改良,反而连国家杜马一并关闭,并着手从前线调集军队,准备弹压。
  矛盾趋于计划,6月24日,彼得格勒普梯洛夫厂冲压车间工人举行罢工,要求提高计件工资和召回被解雇的工人。厂方无理拒绝,且以高压手段进行威胁,宣布不定期歇业。罢工是直接受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指挥,罢工扩大到整个普梯洛夫厂。6月27日,按军管当局命令,普梯洛夫厂大门紧闭。工人无法入内,便成立罢工委员会,并决定请求其他工人支援。冲突进一步发展为全市性的斗争。6月29日,罢工人数增加到20万。群众从四面八方向涅瓦大街集合,在群众性的罢工、示威游行发展起来后,列宁发表讲话,号召变帝国主义战争为国内战争,准备武装起义,并着手策反军队。
  7月1日,彼得格勒罢工转变为总罢工,沙皇尼古拉二世在大本营所在地莫吉寥夫,接到彼得格勒军区司令哈巴洛夫关于首都局势的报告后,下令对彼得格勒罢工运动实行镇压手段。次日晚,他签署了给哈巴洛夫的电报:“着令于明日京都中的骚乱悉行制止”,沙皇军队连夜逮捕了布尔什维克党彼得格勒委员会委员5人,并布置了弹压兵力。由于事先得到情报,列宁等布尔什维克主要首脑逃脱了追捕。
  7月5日,布尔什维克党在圣彼得堡郊外开会,列宁经过艰苦的说服,决定发动武装起义,时间定在7月11日,后来,由于装备不到位和军队策反还需要时间,先后进行两次推迟,最终将时间定位7月16日。
  当天,成千上万的工人向彼得格勒市中心行进。由于布尔什维克的宣传、组织工作,军队中的大批士兵转到革命方面,沃伦禁卫团教导队士兵率先起义,杀死教导队队长,然后上街,开往附近的普列奥勃拉任斯基团和立托夫斯基团,实现了初步联合。整理好队伍后,起义兵团开往维堡,同工人会合。驻在维堡区的莫斯科禁卫团教导队进行反抗,阻止士兵参加起义。起义士兵和工人冲进营房,击毙教导队长,夺取了武器,武装了工人。工人和起义士兵夺取了兵工总厂和炮兵总部,缴获4万支步枪、3万支手枪和大量子弹。布尔什维克带领群众向监狱冲击,释放了政治犯,获得释放的布尔什维克立即奔向工人区,参加战斗。军队参加起义越来越多。
  7月16日晚,沙皇的大臣们在玛丽亚宫开了最后一次会,但很快就被逮捕了。尼古拉二世企图从前线调回军队来彼得堡镇压起义。但附近的军队已经起义。沙皇的讨伐队被阻拦在半路,即便再坚定的保守派,也那你遏止军队不打军队的思潮,整个首都掌握在起义者手中。
  当天深夜,布尔什维克党中央委员会以传单形式发表了《告全体俄国公民书》,宣告沙皇制度垮台,首都已经转到起义人民手中;指出工人阶级和革命军队的主要任务是建立民主共和国,没收地主土地,实行 8小时工作制,联合各交战国人民制止帝国主义战争。这份宣言广为传播,在工人和士兵的集会上宣读,但是由于内部认识并不统一,列宁主张的建立彻底的工人阶级政权没有得到支持。
  革命在首都彼得格勒取得胜利后,接着在各地迅速展开。7月17日,布尔什维克党莫斯科委员会散发传单,号召工人和士兵举行罢工和示威游行,支持彼得格勒武装起义。17日晨,莫斯科开始总罢工。游行队伍向红场、市杜马行进。武装的工人把警卫撵走,解除他们的武装。在市杜马对面的广场上举行群众大会。布尔什维克号召工人走进营房,同士兵联欢。士兵很快转到革命方面。下午,工人和起义士兵占领了克里姆林宫、兵工厂、火车站、市政府、警察局、电报局等,从监狱里放出政治犯。
  7月下旬,革命的风潮向四周扩散,整个喀琅施塔得掌握在起义者手中,赫尔森福斯(即芬兰首都赫尔辛基,此时芬兰还在俄国的版图内)的水兵、士兵也举行起义,乃至于在东线与德国对峙的战线上,圣彼得堡武装起义的消息传到前线时,广大士兵立即行动起来,成立士兵委员会,对军官实行监督。农民也欢迎革命,推翻沙皇制度已经给他们带来政治上的解放。他们开始夺取地主的土地,争取经济上的解放。各地的民族解放运动也广泛地开展起来。
  在罢工和武装起义过程中,圣彼得堡的工人建立了新的政权机关——苏维埃,但是,工人们毕竟缺乏从政经验,孟什维克和社会革命党人迅速开始接管政权。秦时竹看到的临时政府首脑,便是保守派的名字。
  “一切权力归苏维埃!”秦时竹笑了,刚才的惊讶此刻已经平静下来,迅速做出了对形势的判断。
  沙皇俄国已经崩溃,原本应该在明年3月爆发的2月革命提前了整整半年多,从列宁已经介入的情况来看,10月革命或许会提前更多的时间。他当机立断,对演习总指挥陆尚荣道:“今夜召开紧急会议,演习部队外松内紧,准备集结,东线、中线各部队做好作战准备。”
  陆尚荣原本也是一头雾水,不明白秦时竹刚才为什么会有那么大的反应,现在一看电报,立即就醒悟过来,连声道,“我立即安排。”
  情况正如秦时竹估计的一样,孟什维克在沙皇时代已经能够从事合法活动,拥有方便的条件来通知自己的支持者出席会议,于是,苏维埃虽然成立,但其架构体系却不是工人直接选举产生的,而是由合法工会组织指派的,布尔什维克是其中的少数派——这一点正好和布尔什维克与孟什维克(少数派)的定义相反。在苏维埃会议上,孟什维克、国家杜马代表尼.齐赫泽当选为彼得格勒苏维埃主席,劳动派、社会革命党人克伦斯基和孟什维克斯柯别列夫当选为副主席,参加执行委员会的,大多数也都是孟什维克和社会革命党人。只是到会议即将结束时,莫洛托夫才赶到塔夫里达宫,而列宁更是连列名的资格也没有。
  但是,由于工人武装掌握着武力,以及面临沙皇的讨伐风险,孟什维克和社会革命党即便控制了苏维埃,也只能部分执行布尔什维克的主张,但也由于苏维埃目前的革命特性,工人群众内部并不赞同列宁有关改组苏维埃的建议——理由是明摆着的,目前的政权组织已经能够发挥革命威力,不必要多此一举。
  随即,军队也行动起来,举行了统一的工兵代表苏维埃全体会议,继圣彼得堡苏维埃之后,在全国大多数城市都建立同样的权力机关。在全俄苏维埃成立以前,由圣彼得堡工兵代表苏维埃行使它的职权。在苏维埃如火如荼的时刻,国家杜马成立临时委员会,开始政权的争夺,经过他们的努力,得到生命和财产安全保证的尼古拉二世面对大势已去的局面,最后决定退位,而让位给他的弟弟米哈伊尔,而米哈伊尔还没有接受政权就宣布放弃,7月23日夜,沙皇签署了退位宣言,并按照国家杜马的要求签署了任命立宪民主党人李沃夫公爵为大臣会议主席、尼古拉.尼古拉耶维奇为最高总司令的诏书。
  事情的进展和辛亥革命近乎类似,国家杜马虽然成立了临时政府,但实际力量在苏维埃一边。国家机关的要害部门,如电报局、广播局、车站、铁路等都掌握在苏维埃手中。国家杜马临时委员会连印一张声明的地方都没有。没有苏维埃的同意,压根就成不了气候,国家杜马临时委员会便向苏维埃执行委员会建议就成立新政府问题进行谈判。由于面临布尔什维克的敌视和怀疑,暂时掌握苏维埃领导权的孟什维克和社会革命党人决定将政权交给说服沙皇退位的临时委员会(与当时南京派将政权交给袁世凯何其相像),列宁代表布尔什维克党批判了苏维埃执行委员会同杜马代表达成协议的计划,建议由苏维埃建立临时革命政府,但孟什维克占据会议多数,再加上临时杜马事实上倾覆了沙皇制度,博得了很多苏维埃代表的好感,结果,苏维埃以多数通过了执行委员会的建议,把政权拱手交给格.叶.李沃夫,但苏维埃本身并没解散,形成了既有苏维埃又有临时政府的两个政权并存局面。
  在晚上召开的分析会议上,秦时竹指出:“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临时政府和苏维埃在一定时间内会同时共存,只有在临时政府的势力壮大,并掌握军队后,双方才可能产生冲突,在此之前,临时政府只是苏维埃的传声筒。”
  “那么,谁会最后胜出呢?”蒋方震道,“我既看不懂苏维埃的意思,也不明白临时政府的用意。”
  事实上,很多人都看不懂这个情况——南京派当时把政权交给袁世凯,是因为袁世凯手里有北洋军,苏维埃吧政权交给临时政府,仅仅是因为临时政府说服沙皇体面下台有功?
  “原因很多,但最大的原因便是,掌握苏维埃的高层并不认同基层的理念,为了达到他们的目的,不惜把政权移交出去,以达到曲线救国的目的。”秦时竹笑了,“可是他们不懂,他们以为这样做将来在临时政府会有他们的一杯羹,除了装点门面之外,他们将来只能吃到闭门羹。”
  “无论如何,俄国陷于内乱,是我们的好机会。”陈宦对布尔什维克和孟什维克都没有什么好感,“逐鹿计划的推进,恐怕要进行大的修改。”
  “二庵兄说得没错,逐鹿计划原来是以民国6年,即1917年初作为行动开展基点的,但现在局面如此,必须提前半年以上。”秦时竹虽然对俄国的提前革命有一定心理准备,但万万没想到居然仅仅打了2年,俄国就顶不住了。说起来这一点,还要拜中国所赐。德国相对于历史上的力量更强,犯错误犯得更少,相对而言杀伤力也就更强。更由于中国方面对俄国力量不遗余力的削弱,各个因素综合起来考虑,促成了这个老大帝国的崩溃。
  “从眼下的局面来看,俄国的形势还不明朗,诸位讨论一下,德国方面会采取什么样的应对措施?”
  “有两个可能,进攻或者暂缓进攻。”蒋方震分析道,“具体哪个结论更有说服力,我现在很难判断。从军事的角度来衡量,现在俄国陷于内乱,虽然没有爆发公开的内战,但是人心惶惶,德国此时进攻,能收到更好的功效;但另一方面来说,目前俄国政局动荡,存在着媾和的机会,对面临两线作战的德国而言,不啻于一个天赐良机,可以减轻压力,全力西向,顺利结束战争。我认为,这两种是很难选择的,前面的选择固然在军事上有利,但容易造成俄国人团结起来,反而不利;后面一种选择要冒比较大的风险,倘若俄国没有接受媾和,反而利用这个机会得到了喘息,按照大总统说的那样,两个政府必然会消失一个,留下来的那个政府如果没有选择和平而是继续战争,那么到了那时,德国将不得不面临更棘手的问题。”
  “百里兄提供了一个思考问题的立场和思路,诸位可以继续讨论。”秦时竹不想给这种战略判断下结论,一来历史已经改变,他没有完全的把握,二来,过于武断的决策,不利于培养正常的决策体系,一旦出错,后果将是致命的。
  “我赞同百里兄的思路,我个人倾向性地认为,德国会继续进攻,直到俄国同意媾和为止。”陈宦道,“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现在正处于夏季,利于大兵团作战,俄国冬天来得早,德国要想在战场上取得成果,便不能不抓紧时间,10月份已经是用兵的极限了。以往2年的经验都表明,德国在11月初便被迫停止进攻,这3个月时间,只要一拖延,等于今年的战事便过去了,如果俄国没有接受媾和,德国不但冬季面临着俄国反扑的威胁,而且还要在明年投入力量继续作战——明年的情况如何,谁又能估计得到呢?这是其一。其二,从战略态势来看,德国要像普法战争那样,获得压倒性的胜利几乎是不可能的,唯一就是利用手中的战略优势迫使对手认输,只要战线维持在目前或者稍有收缩,德国都是事实上占了很大便宜的,如果能够一举打垮俄国,必将对英法心里有很强的冲击作用,现在西线的战局是双方都无力进攻,如果德国率先结束东线,则西线最后陷入死局,也将最终决定欧战走向,因此,解决俄国的心里示范效应还是很强的;其三,我一直赞同总统的意见,美国之所以保持中立,不是因为爱好和平,而是在等待机会,而美国加入战局,只可能会加入英法一边,如果俄国还未崩溃,英法继续交手,再加上美国,德国只有失败这个前途,我还是那句话。德国胜,有可能,但做不到压倒性胜利,德国败,可能性很大,很可能是压倒性的失败。”
  张绍曾发言道:“欧战东线走向如何,我们要尽一切力量塑造对我们有利的战果,如果德俄媾和,则俄国会将力量转过来对付我国,不要看现在德国一直不遗余力地拉拢我国,一旦俄国转向,德国会希望俄国牢牢地吧力量限制在远东。因此,我认为我们应该从两方面着手,第一,要制造有关信息,让德国方面确信俄国不会,至少目前不会媾和;第二,要通过渠道发出相关暗示,主要是针对英法方面,表面我们将继续维持对俄国物资输入,让他们确保俄国继续与德国作战——英法比我们更害怕俄国与德国单独媾和。当然,我们自己也要做好准备,一旦德俄媾和,凭我们自己的力量,要足以改变战略平衡,获取我们的目标。我们可以希望俄国在欧战中多消耗一点力气,但不能把逐鹿行动的基石放在俄国对我们的不抵抗上面,那样是十分危险。”
  经过长时间的讨论,大本营最后决定,修改逐鹿行动预案——演习继续进行,但在演练攻城战术后即行停止,其余科目一律取消,各部队返回原出发地,最迟不得于9月1日做好准备。对东线和中线顶在一线的部队,要加紧侦查,勘察周围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