汴京生活日志 第130节
作者:
清越流歌 更新:2023-03-27 01:34 字数:5484
要说她出差两个月,家里最放心不下的,就是斥巨资在建的农庄工程,若不是一到京城就下午一两点了,实在是赶不及,她甚至连家都不想回,直接就要去庄子上瞧瞧。
今天不去,接下来这一两个月恐怕都抽不出时间去实地考察。
毕竟都知道他们出差回来了,这段时间烧烤店和酒楼两边,想必积压了不少公务,是需要她这位大老板亲自批文处理的,而且今年少了徐虎这个最得力的左膀右臂,年底那些活动方案,员工福利诸如年终奖和放假安排,少不得又要她亲自出山。
千头万绪,事情都堆积在一起,沈丽姝做好了忙成陀螺的心理准备,至于她朝思暮想的农场,恐怕只有过了小年,甚至正月里才能有空去玩耍了。
是的,玩耍。
负责工程的徐师傅有定期给她寄信汇报进度,沈家旺和睢县那边的齐叔叔也会隔三差五的过去看看并写信告知,所以沈丽姝人没到场,对工程进度却始终了如指掌。
到目前为止,住宅区基本竣工,内部装修也严格按照她的要求,老爹和齐叔叔看了都表示很好很雅致,接下来只要家具进场、添上些基础日用品,就可以住人了。
家具摆设也是在装修图纸上的,依旧由徐师傅负责,会找人量屋定制全套。
剩下的基础日用品,也只需要她选购好,沈大伯和沈二伯去庄子上监工的时候,一点点搬过去。
而且因为沈大伯沈二伯被她委以了监工的重任,两个伯母如今也抢着要帮她干活,比如去庄子上收拾屋子打扫卫生,把崭新的床褥被套洗干净晒太阳,保证她去了庄子都能住得舒舒服服,一点不比家里差。
如今徐师傅的团队还在庄子上,就主要负责修建人工风景和规整土地,庄子那么大,里面修个亭子、挖个池塘,约莫还要个把来月。
徐师傅保证年前定能彻底竣工,毕竟他和团队还等着结清尾款好过年呢。
总之,沈丽姝身边干活的人太多,她只要吩咐下去,负责掏钱,大家就把事情给她办得妥妥当当。
她主要也是想亲眼看到自己的农场,两辈子的梦想啊,终于实现了!
但因为工作繁忙,她只能认命把这个计划往后延。
见她娘开启八卦模式,沈丽姝还满心期待,以为老母亲能说说她想听的庄子建设,结果徐女士的关注点还是一如既往的清奇,只对谁家说媳妇谁要嫁女儿的家长里短感兴趣,令人索然无味!
偏偏她娘说完还拿眼睛瞅她,就等着她的反应,沈丽姝还要配合演出,微笑点头,“那很好啊,家里又要办喜事。”
沈徐氏满意了,眼睛都笑弯了,“可不是,他们几个年岁差不多,就连你大柳哥,要成亲也随时都可以,你爷奶商量着要不要凑一块办婚事,这样也不用挨个请假,影响工作。”
喝喜酒她还是愿意的,沈丽姝兴致勃勃,“一起办婚事好啊,可以去我庄子上办,我那里地方够大,来多少宾客都坐得下。”
沈徐氏嗔了她一眼,“庄子离得那么远,也就你整天心心念念,我们才不去,在城里办婚礼多热闹。”
沈丽姝啧啧摇头,心想她娘真是不懂,在农场办婚礼才叫浪漫,她上辈子亲眼见过一个姐姐的草坪婚礼,从此念念不忘……
不过好像有哪里不对?沈丽姝眯了眯眼睛,“娘,大山哥今儿才跟我们一块回来,他上哪儿相看的对象?”
沈徐氏一脸的理所当然,“当然是你爷奶和伯父伯母们帮他看的,那姑娘也是汴京人,虽然家境普通,可是人长得清秀,性情温顺,洗衣做饭针线都拿手,家里头满意得很,你堂哥们都是听话孝顺的孩子,还能有意见不成?”
沈丽姝:……
沈丽姝想给堂哥点蜡,还犹豫要不要鼓励他们追求自由,然后就发现她娘才是对的,堂哥们一点都不抗拒长辈们的包办婚姻。
而两个未来堂嫂也的确是一家人精挑细选的,难得的是女方都是汴京本地人,当然也少不了沈家旺夫妻在其中穿针引线。
女方有汴京户口这个光环,又是十六七岁青春年华的女孩,长得眉清目秀,沈大力沈大山两位堂哥抽空一见,顿时满意得不行。
不过还是沈丽姝洗脑得好,他们再满意未来媳妇,还是坚持要把工作放第一位,目前只是同意先定亲罢了。
而女方父母身为汴京本地人,观念自然更开放些,自家姑娘也才及笄,婚事已经说定,基本不会有变,那晚上一两年成亲也好,如此还能多留闺女两年。
于是在腊月里的某天,沈大力和沈大山特意调了休去见未来丈母娘,两家人热热闹闹的吃了顿饭,婚事便算定下了。
年底,他们几家门店确实一如预期,每天座无虚席,小伙伴们忙得脚打后脑勺,但也没有沈丽姝想象中那么兵荒马乱,走了最能干的徐虎,其他人也不是吃干饭的,人多力量大,比她预计得更能顶事,沈大力沈大山能在这繁忙的工作中,抽出时间去定个亲,沈丽姝当然也能抽空去验收新房。
不过,堂哥们是在腊月中旬定的亲,只花了一天不到功夫,便没有请假,调了天休就搞定了。
而沈丽姝这边,毕竟是个大几千两的工程,验收工作万不能马虎,她想要仔仔细细的检查验收,时间必然要充裕,便一直拖到小年前后才得空。
过小年刚好也是衙门开始放假的时间,可以带上老爹一起,这样顺便在庄子上住一两天,她娘也不会说什么。
第158章
年纪轻轻即将猫狗双全。
有老爹陪同, 沈丽姝美滋滋在庄子里住了两天。
验收工作进行得很顺利,徐师傅和几个工头陪同,主动引着他们去看各处细节, 并在一旁讲解说明, 沈丽姝和她爹对照着一看,果然没错!
有专业人士引导, 效率提升一大截, 等把庄子都转完了,沈丽姝也十分满意,遂当场结清了尾款, 顺便还工人们发了点过节费, 数目不多只是个心意, 几位工头代为领款, 之后便兴高采烈跟着徐师傅回城了。
领到了工钱, 东家非但半分没扣, 反而额外给了奖金补贴, 他们正好回去过个好年。
就连徐师傅揣着沉甸甸的银子, 走前也忍不住笑眯眯对沈家父女道:“东家往后还有什么活计, 可不要忘了我,除了建庄子,各种宅子铺子我也是可以的。”
沈家旺也乐呵呵点头:“好说好说。”
转头对闺女道, “外头冷,你就在屋里头暖一暖,我出去送送师傅们。”
今冬下过两场雪, 来睢县也要半天路程, 雪天路滑不好赶路, 便特意挑了个放晴的日子。
但太阳是出来了, 气温依然很低,他们顶着寒风检查了半天庄子,沈家旺这些身体好火力旺的大男人还好,沈丽姝早已冻得小脸通红。
好在这会儿沈大伯沈二伯在沈丽姝的提醒下把炕烧热了,连带着整间屋子都暖烘烘起来,沈家旺便让闺女留屋里了,他自己也送完徐师傅,又匆匆回到温暖的室内,搓着手一阵感叹,“难怪姝娘非要让徐师傅盘这什么炕,还因为一知半解拆掉重来过几回,前前后后废了不少精力。现在看看,大冬天能在屋里暖和得穿单衣,耗费再多精力也是值得的!唯一不好的就是太费柴火,一般人烧不起。”
沈大伯和沈二伯虽然是负责烧炕的人,但也是第一次体会到土炕的威力,已经围着研究了好半天,此时也颇为遗憾的点头附和:“可不是,住镇上那会儿还行,孩子们闲的没事,正好每天砍柴劈柴,但现在进了城,柴米油盐都要花钱买,还真是烧不起。”
沈家旺笑道:“城里大家都烧木炭灌汤婆子,也不错了。”
沈丽姝在温暖如春的房间里,美滋滋啃着冻梨,听到木炭,才想起来问旁边的贞娘:“铜锅和木炭都带上了吗?”
“都带了,晚上是不是要吃锅子?”
虽然在沈丽姝他们的推动下火锅风靡汴京,但大家还是更习惯叫锅子。
沈丽姝点头:“今儿天冷,煮火锅正正好。”
众人想象了下外头冰天雪地,他们在暖和的屋里吃着热腾腾的锅子,一时充满了幻想,沈家旺更是忍不住道:“姝娘,要不要把你齐叔叔请过来一块吃?”
“好啊,只是齐叔叔放假还没回家吗?”
“说不准,上回好像听说他县衙有些事,要玩两天回京过年,我去那边瞧瞧!”说走就走,外面天寒地冻,也挡不住沈爹跟好兄弟分享快乐的心情,把马身上的绳套解开,翻身骑上就走。
沈家旺的骑马技术,是在家里买了车后请人指导的,技术不算多精湛,在城外跑一跑还是没问题的。
沈丽姝他们目送沈爹兴致勃勃离去的背影,便继续蹲在屋里烤火。
贞娘很细心,沈丽姝让她收拾铜锅炭火等吃火锅工具,她索性把店里顾客喜欢的游戏诸如扑克骰子也带上了。
沈丽姝这会儿便拉上她和沈大伯沈二伯凑一桌。
扑克跟需要一定门槛的叶子戏不同,只要记住一副牌的花纹样式,不识字的人照样玩得风生水起,加上赌注是贴纸条而不是钱,伯父们也没有了后顾之忧,几人很快玩成一团。
打了两个多小时的牌,天色渐渐暗下来,沈家旺还没回来,他们也已经收了桌椅,开始煮火锅的准备工作。
虽然火锅也是沈丽姝弄出来的,但她依然只是动动嘴皮子,动手部分都有小伙伴负责,而贞娘这几年的大部分时间都在烧烤店帮忙,煮火锅的一套流程熟记于心,也就当仁不让成了总指挥,先用牛骨、老母鸡、萝卜和玉米熬出汤底,其他食材该切片的切片、切块的切块。
沈丽姝打定主意在庄子上小住两天,当然不会亏待自己,鸡鸭牛羊和时蔬都是备齐了的,东西太多,沈大伯沈二伯也分别被安排了洗菜切菜的工作。
眼见大家都忙得热火朝天,沈丽姝也没有干坐着,主动承担了洗葱扒蒜的任务。
她别的不说,调蘸料的手艺还是首屈一指,毕竟小伙伴们也都是跟她学的。
沈家旺和齐青也赶在天黑前到了庄子。
因为离得近,动工期间齐青没少过来打转,亲眼看着它一点点建成直至完工,此时也没必要再去参观什么,进了大门便直奔沈丽姝他们在的屋子。
路上沈家旺说了闺女要请他们吃锅子,汤底的香味也正顺着门窗细缝飘出,齐青早有心理准备,不想推门而入的瞬间,还是被扑面而来的惊呆了,“这是在屋里烧了多少炭,一进门就热得我冒汗了!”
定睛一看更是怀疑人生,“不对,屋里也就一个炉子,哪来这么热乎的?”
沈丽姝知道,老爹等炕烧起来才想起请齐叔叔来聚餐,多半就是要显摆他们这独一无二的土炕,便也不剥夺他的快乐,只笑眯眯卖关子:“不如齐叔叔猜一猜是怎么回事?”
齐叔叔猜不出来,也没耐心猜,催着他们赶紧揭晓谜底,沈家旺便乐颠颠带他去看神奇的火炕,成功听到了齐叔叔的惊叹声。
几个大男人又开始蹲在那边研究了半天土炕,火锅和备好的食材也一一端上桌,众人才收了好奇心,围坐一起开始涮菜。
屋外冰天雪地,屋里热火朝天,还有美酒美食,简直是神仙一般的享受。
齐青跟沈家旺三兄弟碰了杯,转头看到旁边的沈丽姝,不期然想起初见的模样,百般感慨袭上心头,不由得连说带比划的感叹,“第一次见姝娘的时候,还是个半人高的孩子,只是眼神比别的孩子都更加清亮,说话也有理有据,齐叔叔当时还跟你爹说你有主意的,不要太过拘着了。可惜我还是看走了眼,没想到你这般有主意,小小年纪闯出来的事业,是多少人一辈子都达不到的,连带着家人也跟着过上了好日子。”
“姝娘你也就是吃亏在女孩身,但凡是个男子,也不必把心思花在这上头,将来建功立业也未可知。”
他还记得沈家那时的家,连个待客的地方都没有,姝娘还得跟弟弟们挤一间屋子。
而如今,别说这座跟大户人家相比都不差什么庄子,单是姝娘在汴京的那间宅子,他妻子有时候说起来都要羡慕,毕竟他们家住的宅子面积地段也都不差,却是父祖几辈传下来的,他又不是长子,早晚都要分家。
可以说他是亲眼见证他们是如何一点点攒下如今的家底,每每想起来都觉得格外不真实。
衣锦还乡的故事竟发生在他身边!
旁观者的感触都这般深,当事人只会更深刻。
沈丽姝闻言也忍不住给自己倒了杯酒,笑吟吟的起身敬道,“齐叔叔是第一个支持我的人,我如今的成就也离不开您的肯定和鼓励,合该敬齐叔叔一杯才是。”
还好她有先见之明,来庄子上不只带了老爹他们常喝的烧刀子,也灵机一动捎上了一小坛特意从扬州带回来的琼花露酒。
烧刀子不如后世的白酒那么刺激,但终究是烈酒,沈丽姝不爱喝,反倒这次下江南注意到这款扬州名酒,品尝之下发现口感柔和甘冽,便决定打包带了一些。
如今的酒倒也不是男人专属,女人也能喝的,大概是家里不差钱了,沈丽姝她娘和舅母伯母们上桌也会小酌几杯,多是度数低的黄酒米酒。沈丽姝想着姐妹们也长大了,大概也到了喝酒的年纪,便也算上了她们的份。
亲朋好友听说是江南名酒,果然纷纷捧场,各家分一分,留给沈丽姝自己的也不多了,来庄子上也只带了一小坛。
也就来的人是齐叔叔,她才愿意拿出来一起品尝,换成其他客人,大概自己留着吃独食了。
可惜齐青喝惯了烧刀子,沈丽姝眼巴巴带回来的琼花露酒他只要了一小杯,咂摸下滋味,便扔下一句“跟甜水儿似的”,又继续喝沈家旺从春风楼买来的好酒了。
当然,便宜大侄女拿这酒敬自己,他还是很受用,仰起脖子一饮而尽,嘴上却还在逞强,“不用给你齐叔叔灌迷魂汤,多少年了,我都会背了。”
话是这么说,可大侄女从小到大嘴都这么甜,哄人一套一套的,也从来没见他听腻过。
这回也不例外,齐青很快被忽悠得找不着北,看向窗外黑沉沉的夜幕,一时兴起道:“说起来,姝娘你这庄子真真是不错,外头飘雪,里头暖意如春,我都有点想在这附近建一个,最要紧是搞个跟这一模一样的暖房。”
沈丽姝看人闹不嫌事大,尽情忽悠,“好呀好呀,不是我吹,湖对面那块地也相当不错,平坦开阔,齐叔叔正好买下来建庄子,咱们往后做邻居,施工的时候要是抽不出空,我还能散步过去给您掌掌眼。”
“哪里敢指望你这个大忙人。”齐叔叔喝得脸颊泛红,却没有上头,斜了她一眼,“扬州城不会是你们在外地的第一家店罢?”
沈丽姝坦诚交代,“是,先前还没想把步子迈这么大,但扬州城一战成名,给了大家更多的信心和心动,约莫从明年起,各地门店都会陆续开起来。”
沈家旺和伯父们没插话,但也听得心神激荡。
姝娘还真不愧齐大人对她的评价,心志远大。
每一次他们都感觉已经做到了极致,再努力也没有比这更好的结果,而姝娘只是轻描淡写,便推开了一片全新的天地,又可以尽情发挥所长了。
跟着姝娘,再不必担心到了顶,仿佛永远可以更上一层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