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怀疑
作者:萧浊      更新:2023-03-28 04:53      字数:1989
  卢沟桥事变爆发以后,面对强大的日军,国民党**开始积极在国际上寻求援助,他们首先想到的是英美等“友邦”国家。但是,英美法德等国出于眼前利益的考虑,并没有对日本的侵略行径进行任何的制裁,还无耻的声称“为了维持我们对交战双方的传统友谊,避免卷入”,要“保持完全的中立”。
  面对列强的冷漠态度,蒋介石**不得不把目光投向了苏联。作为当时唯一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苏联,马上对中国表现出了同情和支持,并表示可以在政治、军事、外交等方面给予国民**以实质性的援助。1937年8月27日,中苏两国**签订了《中苏互不侵犯条约》,向全世界宣称了共同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紧密关系,苏联甚至还表示“中国对日战争如果面临生死关头,苏联必定出兵,决不坐视。”
  在这一背景下,苏联开始了大规模的对华援助并积极开展双边军事合作,其中包括派出军事顾问以及航空志愿队到华参战。这次会谈的出席人员、会谈纪要、争议焦点等等都被赵继统第一时间上报给东条英机,包括在所有的军事合作中隐秘的情报合作。自8月中苏结盟后,双方达成在对日军事情报领域的合作意向,并决定成立一个联合情报工作机构。
  中方由国民**军事委员会,苏方由国家安全局出面,进行了具体的协商,军委会派其外事组主任周明与苏方的瓦西列夫为各自的代表,签订了《中苏情报合作经费议定书》。这些内容也被上报到陆军部、内务省等等,还有赵继统的分析,他认为苏联同意援助中国并非完全出于道义,实质上,斯大林还有着深层次的战略考虑。当时,日本是苏联在远东地区的主要对手,并且在历史上,俄日两国也曾经在中国的东北地区进行过一场争夺殖民权的战争,俄军失败,拱手将其在东北的权利让给了日本。尽管俄国已经被红色苏维埃所取代,但是无论是从民族情感来说,还是从防御日本对苏联远东地区的威胁来说,苏联都必须遏制日本的侵略步伐,而最好的办法就是同中国合作,尽量使日本陷入侵华战争的泥潭而无暇他顾。
  这恰恰说明这个新生的红色政权,无意出兵东北,只是有限的领域支持中国抗战,而使帝国无暇他顾。并申请动用全部力量派人打入这个所谓的“中苏情报合作组织”。这是日本大大小小的情报组织里,窃取到中苏密谈最及时也是最准确的一份,而且还有能力打入其中,这位关东军宪兵司令部里小小的大佐被军政各级大佬知晓了。
  查看他的履历,早就应该升入将级了,但是其本人为了隐蔽身份多次拒绝升迁。别看只留下一个浅显的印象,日后再立新功到位大佬就能马上对号入座。没多久土肥原贤二找到了他,拉拢一番之后提出能不能动用其内线帮忙解救他最得意的弟子?了解了原委之后,赵继统亲自化妆潜入南京。先是面见了蒋介石,一则推托了少将认命(太显眼了),建议由唐纵升少将任第六组组长,自己为副组长,否则一个如此重要的组长长期不在容易引人遐想。
  还有南造云子的事情,毕竟一个曝了光的间谍就没什么威胁性了,如果“放虎归山”的话,他还能从云子的下属中获得情报,一旦换了主事之人,那可就是“一朝天子一朝臣”了···
  几天后,赵继统情报小组的魏大铭买通了一个守卫,里应外合,帮南造云子逃出监狱。赵继统没想到的是,郑介民当初之所以选择魏大铭当“内线”,就是因为其胆小、怕事、没有担当,不会也不敢真正的背叛党国。可是和经验丰富、阅人无数的南造云子一接触,就被怀疑上了。再加上杀死被收买守卫时表现的犹豫,这怎么可能是隐藏在敌人内部获得了无数情报的特工应有的表现?所以出狱后的云子没有感激赵继统,而是第一个怀疑他身份的日本情报人员。
  就任日军上海特务机关任特一课课长云子搜集了大量的赵继统从曾获得的情报一一分析,发现都是些过了时效的情报,即使没有内线通报,过几日通过报纸都能知道的消息。从此南造云子对这位同门师兄(她也是间谍学校四年毕业生)开始极为关注,甚至派人去了新京监视他的一举一动。
  其自身也显示出了其作为间谍的超高素养,亲自带队进入英法租界,摧毁了国民党军统十几个联络点,一时间弄得戴笠怨声载道。
  不多久天字一号就传来情报,南造云子还企图拉拢中国首支化学兵部队的创建者--李忍涛将军。并建议将计就计,编制好几份假的有关化学兵编练计划及装备供给的文件,并“泄露”给了她。假情报有意夸大中国化学兵实力。这份情报引起了日本军部的高度重视,在本州举行了数次以中国为假想敌的化学战演习。此外,还投入大量财力和物力,给近九万匹战马也都配备了防毒衣罩···
  事后被赵继统小组证实为假情报,南造云子以及土肥原贤二都受到内务省的申饬,云子更是被一度调离情报机关···
  赵继统的生活很规律,外出一般也就是去图书馆、居酒屋和一个不错的中国小酒馆。这事大家都知道,因为要经常潜入敌占区,所以适应中国的饮食习惯是很重要的事,其实在他的带领下,几位以前情报处的同事,也常来中国餐馆就餐,而且是化妆之后使用中国话交流。可是这几次“打牙祭”的时候,总有几个人明明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