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问米
作者:
道门老五 更新:2023-03-28 21:28 字数:2154
陈小姐依然不信。
她要去找公墓的看守员,说挖了这个坟,看个究竟。
我呢,则点了三炷香,撒上纸钱,看看香有什么反应。
我们金家的看法是,如果香头烟雾浓,就说明阴人在里面,受我们的香火,如果说烟雾淡,那就有两种可能,一种是死者不受我们香火,另一种是里面根本没死人。
香火一燃,我就守在一旁看。
果然,这香火烧的很轻,一丁点的火星子都不带颤动的。
我们跟这死者无冤无仇,他没理由不受我们的香火,这就说得通了,里面根本没有死人。
陈小姐已经把公墓的看守给找来了,是个六十来岁的男人。
“老师傅,你把这个墓弄开,我们要看。”
“啥?!你们疯了吧,开墓?凭什么?你们跟死者啥关系?”
“我是他老婆。”
“老婆也不行,这不合规矩。”
陈小姐从口袋里掏出五百块钱:“老师傅,帮我个忙,我就是看一看,一会儿再盖起来。”
“你说的轻松,还要我来盖,你当我这一天什么事也不用干,就陪你们瞎胡闹?几年前就来闹过一次了,现在又要闹。”
我急忙问:“几年前?有人来过?”
“嗯,四年前,有几个年轻人来的,说是这个姓林的表亲,让我给通融一下,他们是自己打开的,我才不管这破事呢。”
陈小姐的心往上一提:“林自隆根本没有表亲!”
二叔说:“老师傅,你去忙吧,我们烧了香就走了,不开墓了。”
“嗯,记得啊,不许乱搞,不然我得忙死。”
等老人一走,二叔冲我吩咐着:“小刀,你来开墓。”
我早就看明白了,肯定是我来啊。
这个墓穴可以从后面挪开石头,由于之前被人开过一次,现在也不难打开。
里面没有棺材,空的,什么都没有,只有一些蚂蚁,还有一条蜈蚣在里面爬来爬去。
陈小姐凑过来一瞧,彻底傻眼:“我……林自隆哪儿去了?”
二叔直接站到了里面,将蜈蚣一脚踩死,随后打开手机照明,观察这里面的情况。
“小刀,你来看。”
我凑上前,根据二叔找到的那个东西,凑上去一瞧,顿时愣住了,居然是——梅花标记!
这个标记跟我家门框上的一模一样。
“二叔,这不就是要害我的那帮人吗?”
“嗯,看来是同一伙人。”
他又想找些其他的东西,结果没找到:“陈小姐,这下你相信我的话了吧?”
陈小姐呆坐在地上,一句话没有。
“我想,你其他几个老公也是一样,尸体不见了,不信的话,咱们去瞅瞅?”
在后面的五个墓穴中,情况依旧,每个墓穴都是空的,而且都有那个梅花标记。
通过二叔的一番说辞,陈小姐也相信了我们的话。
“金师傅,之前对不起啊,我不知道的。”
“不知者无罪,你现在能知道就不错了,今天晚上我们必须留在这里,不能走,墓穴虽然空了,还有残余魂魄逗留。”
尸体在被下了蛊术之后,魂魄就会脱离尸身,如果魂魄留恋这个地方,那就不会走。
这样的话,二叔在这里起坛做法必然成功。
公墓那么大,我们找个地方躲起来,那看墓地的人也没发现我们,就是进来逛一圈,然后离开了。
中午到现在都没吃东西,肚子饿的咕咕叫。
二叔用罗盘选择了六个人之中的一个穴位,香炉点上,铜钱剑备好,接着是撒钱点符咒。
“杨开峰,过来接钱了,你被人害死,我乃茅山金茂成,现在替你做法,找到害你的元凶,你可明白?”
符纸引燃,往剑头一戳,在香火上晃动着。
我和陈小姐站在一边,跟两个学徒一样,似乎起风了,不大,却感觉很凉。
“小刀,接符。”
我一脸懵逼:“啊?二叔,还是让鬼上我的身呐?”
“不是你,是陈小姐,死者越信任谁,就越容易上谁的身,她是死者妻子,当然是她了。”
陈小姐躲在我身后:“鬼上身啊?不要不要,我算了吧。”
二叔眉毛皱起:“必须是你,你男人的魂魄已经来了,你现在不让他上身,后面再请就难了,你不想好好活了?那些人会要你的命,把你做成活死人!”
陈小姐也只得勉为其难,抓住这张符。
“吞了它!别嚼。”
陈小姐一口吞下,咽了下去。
二叔用朱砂笔在她眉心一点:“杨开峰!入!”
陈小姐眼神呆滞。
“我问你,带你走的那帮人,到底什么来头?来自何处?”
从她嘴里说出了另一个怪声,很尖细:“来自东边,五里河,茅山钱家洛。”
“你去吧!”
费了那么大力气,就为这阴人的一句话。
二叔擦掉陈小姐眉心的红点,对她后背一拍,那个符纸团就飞吐了出来。
“咳!咳!咳咳!”
“金师傅,怎么了?”
“你的第三任丈夫已经告诉我了,害你的人在东边,住五里河镇,是茅山道士,姓钱名家洛。”
三更半夜回到家中,肚子都饿扁了,我去煮饭。
他们在客厅里聊了好一阵,陈小姐还哭了。
任何人知道是自己害死了丈夫,心里都会很难受的,可恶的都是那个姓钱的道士,干丧尽天良的事,这种人就算活着能赚钱,死后也要下地狱的。
“陈小姐,你别伤心了,明天一早,我们就开车去五里河镇,找到那个人,大白天的,他也不能把我们怎么样。”
“二叔,那些人手里有家伙,人多势众,就我们三个,恐怕不是对手。”
“没关系,有你就行了。”
“我?我这细胳膊嫩腿的,能顶什么用啊?”
二叔乐了:“之前你不是打退了三个人吗?手脚功夫还成,还是用老办法,土行术,请神。”
“听二叔的。”
早晨,七点多,我们上了车。
五里河有点远,开车过去得一个小时的功夫。
这个地方居民多,算个大镇,我记得以前和爷爷赶集来过此地。
车停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