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5章 记忆
作者:
如若浮云 更新:2023-03-29 02:56 字数:2061
李开阳总觉得那封信就是寒曦雨留给自己的信号,是希望他来寻找自己,拯救自己的信号。而最终她的离开,是她为了保护李开阳的最终的,无可奈何的手段,就像他在十年后对自己的妻子做的那样。
在和寒曦雨交往的那段时间里,两个人虽然以夫妻相称,连婚礼都已经举办过了,但事实上结婚证却是迟迟没有办理,两个人之间自然也就没有孩子。
关于这一点,李开阳是说过很多次的,想给她一个应有的名分,但是每次提起办结婚证的事情时,寒曦雨都会很严肃的拒绝他,告诉他自己不怀疑他的诚意和感情,所以并不需要这样的证件来证明他们的感情。
或许有时候,这对于一个男人来说是天大的好事,李开阳在社会上混迹多年,也有了一定的地位,最终碰见寒曦雨的时候,恰恰是已经踏入上流社会的门槛之后了。
那个时候,李开阳已经见过了太多社会上隐匿的肮脏的事情,总的来说,男女之间结婚,女方主动不要求有一张结婚证,这从只讲究利益的所谓豪门的政治婚姻制度来看的话,几乎没有比这更好的了。
然而事实上这对李开阳来说是个好事吗,李开阳却从未这样的想过,在他的心中,没有和寒曦雨领证成为法律意义上的夫妻,是一个沉重的,无法和寒曦雨提及的,每每想到都会让他内心沉重起来的事情。
他有敏锐的观察力,有丰富的阅历,也接触到了掌握着绝大多数资源的,掌控者整个社会运转的上流社会,所以他本能的察觉到了这背后一定藏着巨大的秘密。
于是李开阳在和贤惠的妻子结婚多年后,一直无法忍不住去想,寒曦雨和自己在一起,或许真的是因为爱情,但是那背后过于残酷的现实,却是让她为了不失去,保护自己的最后一丝的挣扎。
她是一个凡人,自己也是。也许在普通人看来,他们是一对无忧无虑的,已经实现了财务自由的夫妻,但事实上真正的豪门离李开阳来说还是太远了。
那不是光靠他这一辈子就能实现的东西,同时,李开阳深刻的意识到,哪怕他的儿子,孙子争气,没有把他的家产败光,他们李家也成为了百年立足于上流社会的家族,那也不过是一个刚刚开始。
这个世界上阶级上下之间的通道封闭的有多么死,这一切在上流社会的表现也就更加的激进且严格,这里是一个真正的吃人不吐骨头的地方,李开阳对此深有体会。
成为了豪门之后,他必须要遵守豪门圈子里的游戏规则,由于他刚刚加入游戏,加上资源分配已经早就结束,那么他就必须要一点点积累自己的资源,一点点的风吹草动就要让他胆战心惊的活下去。
更为绝望,悲哀的事情是,到了这一步的时候,就已经不容许你后悔,离开这个圈子了。你来的时候可以凭本事进来,但是离开的时候,上到最顶尖的那个豪门,下到不入流的伪豪门,没有一个可以凭着自己的意志离开。
而简单来说这也就是资本为什么像个吃人不吐骨头恶魔一样疯狂逐利的真正原因。到了这个份上,如果你不继续往前走,不继续拼命的去压榨利益,赚够了钱想要退了,那么你就不再是同伴。
这个时候开始,你就是他们的猎物,和一般的猎物还有些不一样,你是必须要被彻底毁灭的猎物,因为你已经看到了这里的真相,把你活生生的放回去不会带来任何好处,反而只会增加不该有的风险。
无论是任何年代,人性都是共同的,这也恰恰就说明了事实上人类的进步和他们的七情六欲没有多少关系,人类的本性还是一样的,进化的不过是人类创造出来的这个名为社会的机器而已。
最后离婚决定去找寒曦雨这件事情,李开阳在穿越之后也仔细想过很多次,或许是心态彻底变了,所以他的想法也发生了相应的改变。
他渐渐明白了,自己这个选择是幼稚的,而这一份幼稚,本不应该是出现像他这样的人身上的。义无反顾的去寻找神秘离开的爱人,就为了寻求一份真相,这难道不是沉迷于情爱的十七八岁的少年少女才能做出来的事情么。
但最终李开阳还是去这么做了,穿越之后他明白了这其中的真正原因,那就是因为他最终并没有能脱离自己所在的阶层,最终,尽管他不想承认,他还是成为了上流社会的豪门眼中的猎物。
最大的证据就是他最终成功的将自己的想法履行成了行动,而在真正的豪门,无论你个体的意愿有多么的强烈,对一件事情和一个想法有着多么强大的执着,最终,这些东西只能够体现在虚幻的电影和书籍之中。
现实里,你是不会有挣扎的余地的,因为在家族中的任何一个人都不亚于你,他们都有着比你更高或者持平的心智和聪明财富。
早在你行动之前他们就会看出的异常,并且想到完美的对策,天衣无缝的把你在行动之前彻底扼杀在摇篮之中。说白了在真正的豪门里是没有什么自由可言的。
就相当于是用彻底的人身自由换来了彻底的财富自由。这个时候人活着还有什么意思,这种问题是没有必要在豪门里探讨,也不会得到任何人的理解的。
因为每一个人都至少经历过一次这样的扼杀,在那之后他们也就早晚会明白,在这个圈子里,个人的意志毫无意义,因为只要你不往前面走,你不按照这个圈子内的规矩和集体意愿去行动,你就会成为猎物。
容易被误会的是,这一切似乎都是在被更为上位的人所掌控的一样,最终似乎还有个幕后领导者,但事实上并没有这种存在。那不过是一种基于经验主义的错觉而已,李开阳对此深有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