束蕴请火7
作者:思语      更新:2023-03-30 21:02      字数:3287
  第十五节
  果然,太后话音一落,忠勇侯祝玉龙与惊远将军杨易同时出列,不约而同道:“启禀娘娘,微臣有话要讲。”
  祝玉龙是丞相之子,杨易则是吴明下属兼弟子。若说除了丞相与吴总督,谁能代表两派势力,则非两人莫属。
  眼见两人争抢话头,太后心头一乐,笑了笑道:“两位将军异口同声,这倒让本宫为难了……”
  其实这也没什么为难,但隔岸观火,是君主御下的常用手段。如果中西军方能和丞相交恶,那可真是美妙。这种举手之劳的挑拨,太后自然不想放过。
  可现实却与她期望大相径庭,下方两人对望一眼,又同时道:“杨将军请。”(“侯爷请。”)
  太后自然有些不悦,皱了皱眉,正欲说点什么。杨易已抢着道:“祝将军国之栋梁,末将甚是心佩。小子以五品之身忝列此地,本属僭越,安敢与你再争先后?”说到这里,他施了一礼:“候爷请!”
  朝廷早朝,除特殊官职在身者,如殿前执笔,近卫营统领等,一般需三品以上方能列席。大朝会虽然特殊,但没得宣召,三品以下官员仍不能随意上殿面圣。杨易代表的是中西总督,自然算特殊人员,但他如此自谦,却也不无道理。祝玉龙虽然性格淳厚,但也知道现在谦让不得,遂哈哈一笑道:“那就谢谢杨将军了。”
  没得到预期效果,太后自然心头不爽,冷着脸道:“祝卿家何事?”
  祝玉龙禀道:“启禀娘娘,南阳今年的收支表出来了,还请你过目。”他说着,双手高举过顶,手中赫然有本小册子。
  祝淮升任丞相后,江南总督之位仍由他兼着,昆州省省督则由其心腹郎子傲接任。南交独立为南蛮帝国后,江南五省变为四省,面积虽然小了些,但四个省督都是丞相心腹,每个季度都会回到南宁向丞相述职。所以朝廷对这四省的控制力,反而是最强的。如今到了年底,也到了省督向丞相汇报情况的时候,在朝堂上见到他,也就不足为怪了。
  太后大为不解,祝玉龙是丞相之子,是他心腹中的心腹。丞相对地方的控制力极强,她曾多次想方设法,妄图插手南阳事务,但均未成功。如今这么好说话,把今年的收支表都呈了上来,这是何意?心下虽然疑惑,但既已如此,怎么也得有所回应的,她努了努嘴:“小柱子,把收支表呈来本宫看看。”
  小柱子答应一声,下去从祝玉龙手里接过小册子,然后恭恭敬敬呈给太后。眼见太后开始翻阅,祝玉龙解释道:“娘娘,今年南阳钱粮总共产量六百亿斤,达到一时之盛。”
  这时太后翻完了小册子,合上了,抬头对唐轩道:“唐爱卿,户部一直是你在主政,六百亿斤多吗?”
  六百亿,这是一个很庞大的数字,但也很抽象,如果不是专业人士,还真不清楚代表什么。
  唐轩一直主持户部,自然清楚,闻言出列答道:“先朝景帝之时,予民修养。战士归马放牛,百姓击壤而歌,帝国粮食产量一度达到最盛,为四千亿斤。”
  有数字对比,自然形象起来,太后脸上露出笑容:“我记得不错的话,以前的南阳省督为司马尚,倒行逆施,把个南阳搞得乌烟瘴气。加之三年前南蛮入侵,南阳迭遭兵灾,更是雪上加霜。可几年治理下来,粮食产量竟能达到我朝最盛时的七分之一,侯爷可说功不可没。”
  都说兵精粮足方有胜机。两汉兵精方面半斤八两,但说到粮足,却是南汉占优。不论南阳还是昆州,两省都盛产稻米,是东汉最重要的粮食产地之一,向有鱼米之乡的美誉。南汉这几年东征西讨,连战皆捷。固然有朝廷上下一心的缘由在内,但后勤补给给力,却是不容忽视的一方面。
  太后示意唐轩退下,转头对祝玉龙笑着道:“说吧忠勇侯,想本宫如何赏你?”
  在她看来,祝玉龙向自己表功,无非想换个虚名。对这些虚名她无所谓,别说是候,封祝玉龙为公都无不可,反正再大也不能大过丞相。如果真有斗垮祝家那天,封再多的爵位都可以收回去。
  祝玉龙摇了摇头道:“太后,南阳能到如此规模,首先要嘉奖的,不是微臣,而是孙云龙孙老将军。”
  五年前,司马尚反叛,切断南征军二十万人退路。祝玉龙带兵围困南阳省府广阳一年有余,后来南蛮人北上支援司马尚,夜袭南汉军队,祝玉龙一个不慎,被南蛮偷袭得手,吃了个大亏。朝廷震动,丞相不顾吴明新婚,连夜命他带兵南下,以破广阳困局。吴明却也争气,不但大破南蛮海军,并且顺势攻下广阳。占领此城后,朝廷调孙云龙为南阳省督,他身先士卒,一手把广阳从废墟上重建起来。朝廷西征廖氏时,又调孙云龙为下路军统帅,改任祝玉龙为南阳省督。祝玉龙担任南阳省督也才一年出头,他说南阳重建首功当属孙云龙,却是实情。
  听他如此说,太后有些迷糊,不由道:“那祝卿家的意思是,要本宫让孙老将军官复原职?”
  西征廖氏时,孙云龙作为主帅,对吴明与廖刚之事放任不管,在他一味纵容下,这才多了个中西总督,丞相大怒,把其赋闲在家,所以太后才有如此一说。
  祝玉龙还是摇头,有些沉重的道:“臣今日所求,非是为赏,而是为户部拨款而来。”
  “拨款?”太后疑惑。
  “对,就是拨款。南阳申请户部拨款”祝玉龙点了点头道:“娘娘可以看看,册子上记的,除了南阳的历年粮食产量外,还有两个弊端,一为损耗严重,二为运输困难。”
  “有么?”太后一怔,因着对祝家不满,她还真没用心看这小册子,不免重新翻了翻。这一翻不打紧,她脸色变得极为难看,重新合上册子道:“南阳今年的粮食产量为六百亿斤,但却有近百亿斤成了空耗粮,祝卿,这个数字是不是大了点?”
  她刚才还笑意吟吟,现在却疾言厉色,其变脸之快,令人叹为观止。百官惊惧,俱不敢言,只余祝玉龙的声音在大殿上回荡:“禀娘娘,非是微臣懈怠,而是南阳环境使然,首因就是,南阳仓储设施简陋。我朝四大粮仓,分别是兴业,安洛、当阳以及丰台。这四大粮仓中,只有丰台是景帝爷所建,其余三仓,都是我朝立国之初就有了。其中安洛粮仓为第一大仓,坐落与龙望与北原省交界处,不但京都近在咫尺,离北原城也不太远。从全国各地运来的税粮大多集中于此,经户部统一调配,供给京都日常所需。安洛仓的战略地位无人能及,平时可以抑制物价,到了战时,则能源源不断的向双山关输粮,抵挡北蒙入侵。所以这个天下第一仓,它当之无愧。
  太后仍是冷着脸,一声不吭。群臣更是不敢多言,朝堂上落针可闻。
  祝玉龙歇了歇,接着道:“在东北四省中,若论产粮最丰,当属乐浪与北幽两省,小麦,大豆、高粱等等,种类齐全,应有尽有。两省不但产量甚丰,其品种之齐,也是我朝之冠,而当阳粮仓,就座落在北幽与乐浪两省交界处。排名第四的丰台粮仓,则不是立国时所建,而是景帝爷筹建的。当年西北大旱,灾情之严重,为历年之最。整个西北饿殍遍地,民生凋敝,百姓苦不堪言。何家无力抵挡,其家主何飞鹏向朝廷申请救济。景帝爷仁慈,不忍生灵涂炭,自无不允之理,于是答应从安洛仓调粮。可西北地势复杂,运输上成本太高,中途连个落脚之处都没,一来二去损耗极大。这次东粮西调,几乎掏空了大半个安洛仓,可效果却差强人意。经此事后,朝廷与何家都意识到,在中原与西北间,建立一个中转粮仓的重要性,丰台粮仓这才应运而生。”
  他站在朝堂上侃侃而谈,引经据典,显然在此事上花过极大功夫。太后虽有刚烈的风评,但却不是不学无术之辈,见他说得面面俱到,且是实情,玉颜稍霁,点了点头道:“祝卿,说下去。”
  一见太后的面色转缓,祝玉龙暗自松了口气。太后权利虽较父亲不及,但因着唐轩的关系,却掌着户部,朝廷上的钱粮之事,自然是她说了算。而要申请户部大规模拨款,她就是一道绕不过的坎。
  朝廷这几年频历刀兵,仓禀不实,要让太后拨款南阳,肯定千难万难。但祝玉龙仍要一试,因为他心怀坦荡,并无丝毫私心。而太后虽一介女流,这几年表现却可圈可点,颇顾大局。看来只要陈述其中利害,以她的见识,定不不允之理。他心下忻悦,口里却继续道:“综上所述,当阳丰台两大粮仓的重要性已是不言而喻,可他们较之兴业,仍是略有不及,分列第三第四。当年惠帝爷曾说过‘江南丰,则天下丰。兴业足,则天下足。’这是为何?那是因为昆州南阳都盛产稻米,两省气候温润,与东北的一季稻不同,这里水稻都是两季稻,甚至三季。相比之下,两省粮食产量要比北幽乐浪高得多。而江南地带潮湿多雨,要想储藏如此多粮食,花费却也不小。李贼未篡权前,户部每年都会拨付大量银钱,以做粮仓的修缮维护之用,其中泰半是花在兴业粮仓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