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识宝系统 第26节
作者:
罗飞羽 更新:2023-03-03 05:55 字数:4175
第35章 庆幸
商老爷子对学术很认真,决定教罗浩了,便立刻开始。
古玩分很多种,系统任务规定的是学习瓷器,而且是基础学习,罗浩便从瓷器开始学。
可不学不知道,一学吓一跳,仅仅只是瓷器的窑口,从古至今就有二百多个,这还是有名气的大窑口,没有计算那些民间的粗窑,小窑,要是算上那些,绝对是个庞大的数字。
二百多个窑口,每个窑口瓷器的特征都是最基础的知识,这还不算,每个瓷器的瓷胎,釉质,花色乃至画工都不一样,在罗浩眼里,这些全都是基本。
甚至每个窑口每个时期的特征都不同,这些都是需要牢记的基础。
“师父,学完这些需要多久?”
一上午只听商信讲了几个窑口的基本介绍,罗浩忍不住问了句。
“目前这些,差不多半年就可以了!”
对罗浩,商信可以说是非常满意,罗浩是个好苗子,他上午讲的东西很杂很多,罗浩学的很快,而且还能举一反三,悟性非常的高。
“半年?”
罗浩眉头跳了跳,系统任务可是规定了时间,只有十天,别说半年了,十一天都不行,多一天他就是任务失败。
之前还想着这次是学习任务,只要努力就能完成,现在看来根本不是那么回事,系统任务果然还是一如既往的让你不好完成。
“师父,有没有速成的方法,短时间内就学完这些?”
半年时间肯定不行,黄花菜都凉了,罗浩忍不住又问,商学军虽然有一定基础,可跟着学了这一上午也是头大,借口做饭溜了。
“小罗,好高骛远可不行!”
商信脸色变了变,很严肃的说着:“欲速而不达,基础就是要打牢才行,当初学军就是学了个皮毛就以为自己学成了,结果交了不少的学费!”
商学军之前学了点东西后,便认为自己可以了,跑去潘家园淘宝捡漏,漏没捡到一个,眼却没少打,之后他才多看而不买。
“师父,我明白,麻烦您接着讲吧!”
罗浩心里无奈,商信确实是对他好,只是不知道他拥有系统,并且还有任务在身,这些偏偏他还不能告诉任何人,只能抓紧时间,多学多看。
商信批评了罗浩,但对罗浩求知若渴的态度却是非常满意,继续讲起了瓷器窑口的基础知识。
中华五千年,各地都出过不少有名的窑口,比如宋代的五大官窑,景德镇窑,磁州窑等等,每个窑口商信讲的都很详细,而且生动活泼。
这一讲便是一整天,晚上回去的时候,罗浩又主动要了一些书籍,回去自己温习,有不明白的第二天再来问。
“爸,您今天讲的也太多了!”
送走罗浩,商学军揉了揉晕胀的脑袋,今天老爷子讲了二十几个知名的大窑口,刚开始的时候他还能听进去,可到后来,越听越迷糊,最后更是一点都没记住。
“你啊,要有小罗十分之一的悟性就好了!”
商信看着罗浩离开,又看向自己的儿子,在那摇头。
刚开始教罗浩的时候,他就被罗浩的悟性所惊到,可教到后来,那就不是惊讶了,而是震撼。
罗浩的悟性之好,可以说完全超乎了他的想象,晚上的时候,他特意问起了上午所讲的东西,罗浩不仅全能说出来,还能说出他自己的理解,有些东西他根本没讲,罗浩却凭自己的悟性说的一点也不差。
这已经不是举一反三,而是学一会三。
“十分之一?也太小瞧您儿子了吧?”
商学军则有些不满,他承认罗浩学的比自己快,比自己强,可要说他连罗浩的十分之一都比不过,那他也忒差了点。
要知道,他前几天刚认识罗浩的时候,罗浩买个东西还都要靠他指点呢。
“小瞧?十分之一我还是说多了的,你连小罗百分之一都不如!”
商信给自己儿子一个白眼,一甩手,自己进了房间,开始保养该要保养的古玩,这是他每天最大的乐趣。
罗浩并不知道他们父子俩的对话,回到家里,他先是快速回忆了下今天所学的东西,还好,都记得,没有忘记。
这点让罗浩自己也有些惊讶,上学的时候他可没这么好的记性,若是老师讲的全都能记住,说不定他考上的就是京大和清华,而不是他现在的学校。
罗浩还特意拿出一本其他书,翻看了几页,却发现看一遍根本记不了多少,但看从商信那拿回来的书,每个字都能记得清清楚楚。
这让他明白,并不是他的记忆力真的变的那么变态,而是学习系统任务要求的时候才会如此。
这倒是一个好的发现,有这样的记忆力,普通人需要半年才能学完的东西,他总能提前一些吧,就是不知道能不能在十天内完成了。
十天时间,想想都是头大。
尽管之前已经高估了罗浩,可等罗浩一大早带着疑问来学习后,商信再次被震住了。
罗浩拿走了三本书,都是介绍高古瓷的基础,仅仅一晚上时间,罗浩竟然全部看完,并且记住。
仅仅记住也就罢了,罗浩竟然问出了很多书本上没有,但却非常关键和重要的问题,有些问题就是商信也要慎重才能回答。
罗浩学的快,商信教的也开心,以至于到后来,商学军一直找借口偷懒,去做别的事他也没过问。
连续教了两天,商信不得不开始备课,连他平时最重要,最喜欢的保养工作也都放下了,付出全部精力,来教导罗浩。
又一天教完罗浩之后,商信心里甚至产生了一种庆幸。
庆幸罗浩找到了自己,庆幸自己没有坚持将罗浩介绍给别的人,商信的水平是高,但也一直发愁没有衣钵传人,对商学军他早就失望,不然也不会允许商学军自己浪荡。
罗浩就像上天送给他的一块宝玉,而且是无暇宝玉。
通过他的雕琢,这块宝玉迟早会发出耀眼的光芒,让世人所震撼,这比让他每天欣赏保养那些宝贝还要开心。
“二百多个窑口,总算学会了一半!”
任务时间过去了一半,罗浩的学习也正好有一半,让他心里稍稍松了口气。
在变态的记忆力以及超强的悟性下,他的学习可谓是一日千里,别人半年才能学全的东西,说不定他真的十天就能完成。
而做到这一切的代价,是他每天只睡三个多小时的努力。
公司那边,罗浩又请假了,这次直接请了一周。
罗浩知道刚晋升就接连请假不好,可系统任务的尿性就在那,一点时间都不给他,稍微松懈一点,系统任务都可能完不成。
“小罗,今天不在这学了,我带你们去个地方!”
周一早上,罗浩刚到老爷子那边,商信便对他说了句,商信今天穿了一身长衫,和平时的装扮完全不同。
“罗浩,今天有个大型鉴宝活动,我爸是想带你去涨涨见识,走,说不定今天我们还能淘到好宝贝!”
商学军今天则是穿上了西装,满脸兴奋的样子,平时这种活动老爷子可从不带他参加,今天沾了罗浩的光,终于带他去了一次。
“鉴宝?”
罗浩微微一惊,看着已经准备要出门的父子俩,急忙上前拦住:“师父,商哥,活动以后还可以参加,这几天我们先学习好不好?”
一直勤奋努力,十天之内他还是有希望完成系统任务,可要是出去参加什么鉴宝活动,浪费时间的话,他任务失败的可能性可就无限增大。
第36章 临时任务
商信整了整衣衫,神情严肃起来。
“小罗,我知道你好学上进,但学习要循环渐进,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的道理你是懂的,你现在学的已经不少,正是需要开拓眼界的时候,况且我已经答应了人家,走吧!”
商信不给罗浩拒绝的机会,直接朝外走去。
罗浩心里发苦,却只能跟上,通过这几天的接触发现,老爷子是个好人,但同时也是个老古板老封建,有那种古代家长的作风。
商学军平时的表现就是例子,在老爷子面前,商学军乖的像个小猫一样。
“带上点书,等会多看会吧!”
罗浩只能快速换了几本书,跟在他们的身后,见罗浩出门还不忘记带书,商信是即高兴,又心疼。
罗浩的学习态度他是非常的欣赏,可就是学的太苦了点,不然他也不会答应这个鉴宝活动,就是想让罗浩劳逸结合,稍稍休息一下。
鉴宝活动现场距离潘家园不远,在一处少年宫内,地方挺大,很宽敞。
现场已经有不少持宝人带着自己的宝贝在那等着,随着近年来收藏的火热,各种鉴宝活动犹如雨后春笋,纷纷冒头,民间鉴宝活动更是层出不穷。
商信带他们来的是一个大型鉴宝活动,商信虽然迷古,但在古玩圈的名气很大,是真正有水平的人。
来到这里罗浩才知道,商信还是几家拍卖公司的顾问,平时也参加一些活动,赚取一些润笔费。
不然以他那老饕性子,只进不出,没有赚钱来路的话,靠他的退休工资,恐怕生活都会成为问题。
仅仅是给古玩做保养,每月都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目前市面上的鉴宝活动,主要分为两大类,一是各大电视台主办,为他们的节目进行海选,选出民间的宝贝上电视,这是很多民间收藏爱好者喜欢参加的活动。
第二便是各大拍卖公司进行的免费鉴宝活动,目的是给自己的公司收购合适的古董进行拍卖或者销售,这类活动有大有小,举办的次数更多,这样的活动资深收藏爱好者参加的更多。
商信带罗浩来参加的鉴宝便是第二类,这次是京城三家拍卖公司联合举办的免费鉴宝,足足请出了十五名专家在现场鉴定,商信便是其中之一。
商信是来工作的,到了现场,给两人叮嘱了几句便匆匆离去。
他一走,商学军立刻变了样。
“罗浩,你别看潘家园的东西多,但假的实在太多,想看点真东西那还得看运气,这里可不一样,虽说不少人手上的东西也是假货,但真的也多!”
商学军直接从罗浩手里抢走了刚翻开的书,又瞪了眼道:“别看了,老爷子带你来的目的还不清楚?劳逸结合,走,今天我来给你上课!”
书被抢走,罗浩想看也看不了,他知道商学军和商信都是好意,只能无奈被商学军拉走。
民间鉴宝,基本上都是持宝人带着自己的宝贝,有的人甚至带的不止一件。要鉴定的宝贝很多,大家都是排号。没排上之前全都在一旁等着,很多持宝人都是玩了很多年的收藏者,自然而然的就有了交流和探讨。
整个少年宫,这会就像一个大市场,人声鼎沸。
“老兄,你这件磁州窑黑釉碗不错啊,我看能到宋!”
商学军拉着罗浩,很快来到一个落单的人身边,这人就带着一件宝贝,一只黑釉碗,不大,碗整体为酱褐色,油亮有光,看起来很漂亮。
那人护着自己的碗,没搭理他。
商学军也不在意,笑呵呵对罗浩继续说道:“今天挺开眼,我看这件就很不错,应该是真的,宋中后期磁州窑黑釉碗!”
罗浩无法看书自学,只能跟着商学军一起,仔细看那小碗,小碗包浆纯正,确实很好,不过他却摇了摇头,说道:
“商哥,这碗腹壁浅弧且斜,的确符合宋代磁州窑特征,但你仔细看圈足,有外斜修足痕迹,再看釉色,酱色较深,和宋时期磁州窑略有不同!”
磁州窑是大窑口,昨天罗浩刚学过,各个时期的磁州窑特点现在还深深的印刻在他的脑海里,看到这个磁州窑小碗,他立刻做出了对比和判断。
“先生,能不能让我们看看你这碗的足底,我们只看,不上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