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搏年代 第332节
作者:
白色十三号 更新:2023-04-03 14:18 字数:4180
这或许是专业不同,所以想法就不同?
吕冬问道:“这个有研究的价值?”
“对于国家机构来说,没有必要,但个人兴趣爱好,可以查查资料,找下证据。”马明想的其实也不少:“张宗昌可能是一个横征暴敛的军阀,但一个没有父亲,母亲又改嫁,孤苦无依的穷孩子,最终成为一代枭雄,值得研究研究。”
吕冬觉得这话也挺有道理:“从流氓无赖,变成一方督军,张宗昌不可能是传闻中那样。”
“历史在发生的那一刻就失去了真相。”马明的文化素养对得起大学生的身份:“我们做考古的,不就是从蛛丝马迹当中,尽可能去还原历史真相吗?”
吕冬点头:“也是。”
马明碰上一个似乎对考古挺有兴趣的人,话有点多:“有些历史真相,或者说常识,说出来往往很惊人。”
吕冬顺着他的话问道:“比如?”
马明举了个例子:“乾隆与华盛顿是同一个时期的人物,他们都死于1799年。”
“真的?”吕冬感觉不对:“为什么我觉得一个是古代人,一个是现代人?”
马明说道:“这是真的……”
他又滔滔不绝的说了一大通。
吕冬充分担当起了听众的重任。
说着历史和考古,吕冬又想起之前想到的事,一个因为他的出现而改变的事情。
洛庄汉墓到这都没出现!
因为这一墓葬群就位于吕家村去县城的主干道旁边,曾经他下了高中整天在县城瞎胡混,来来回回都要经过发掘现场,所以有些印象。
那时候大水冲过吕家村,一路往南走,导致封土堆浸泡倒塌,水落下去以后,部分夯土层露出来,招来了盗墓贼,等到相关保护单位发现,盗墓贼已经打洞偷东西跑了,青照县只能进行保护性发掘。
结果,盗墓贼挖开的只是众多陪葬中很不起眼的一个,随着发掘进行,很快惊动了省市级的博物馆,据说后来国家派了专业队伍下来。
别的吕冬不太记得,只记得发掘出大批编钟和编磬。
去年的洪水,没有冲垮吕家村大堤,自然谈不上冲到南边来,那片地还好好的躺在那里。
要不是马明说到考古,吕冬根本想不起这些来。
吕冬边与马明聊着,边想这事,那边经常走,地好好的,还有人种着,这要跑去上报,根本就说不清楚,属于自找麻烦。
如果没有盗墓贼发现,先人的遗体和东西,继续躺在地下,是不是好点?
吕冬突然冒出这么个想法来,他这方面见识和文化都严重不足,也做不出合理的判断。
但现在是不可能上报的,不容易说清楚。
于占龙打完电话回来,看到吕冬和马明相谈甚欢,说道:“呵,你们聊的挺投机。”
吕冬接话道:“我对古文物和历史挺感兴趣,马明给我说些基础知识。”
家里以及周围的人,一些让去从商,一些让去从政,还有一些让去参军,对考古没任何兴趣,认为这是不务正业,马明碰到一个愿意听他说听他讲的,心情也不错:“考古,是一门严肃的学问!”
这话没错,但当考古课题与张宗昌和打油诗联系在一起,就有那么点不严肃了。
不管怎么说,见到俩人聊到一块去,于占龙还是乐见其成。
上一代,也乐于见到下一代能像他们那样,互帮互助。
时近中午,马主任回到客厅,很快开饭。
四个人倒也有说有笑,吕冬偶尔也说些吕家村的发展和趣事。
马明还专门跟吕冬互换了手机号,青照是个古县城,有不少古建筑,马明虽然在省大老校区,但也去过青照,声称做完张宗昌与打油诗这个课题,就去青照找吕冬,让他带着去看看那些历史古迹。
比如传说中李清照的故里。
青照最有名的历史文化名人无疑就是这位一代词宗。
就像所有名人的故乡总有争议一样,围绕着李清照的争论同样不少,像泉南就想让李清照的家安在市区。
你跟我抢李清照,青照就跟泉南争辛弃疾。
据说两边的文化界一度闹的不可开交,根据坊间小道消息,两边磋商之后,最终给两位名人安了家。
泉南不跟青照抢李清照,青照绝口不再提辛弃疾。
告辞离开的时候,于占龙单独叫住吕冬,叮嘱几句:“做生意一步步来,别太着急,打好基础是关键。还有,不用缩手缩脚,担心些有的没的,别的我不敢跟你保证,起码能让你有个相对公平的从商环境。”
吕冬不是马明这样还在上学、又沉浸在自己专业里的学生,明白这话的份量,说道:“是。”
马主任又说道:“没事常来玩,下次带女朋友过来。”
吕冬笑:“婶子,以后我就常来麻烦你了。”
马主任也笑:“不麻烦,有个年轻人,家里也不冷清。”
马明戴好头盔,骑上摩托车,先走了。
吕冬随后上车离开,开车去泉南路的时候,忽然想到个事,这就快到圣诞节了,虽然他对洋节没啥兴趣,但人在大学城里面,不可能不受影响。
一个人怎么都好说,有女朋友就不一样了。
吕冬想了一路,来到泉南路上,专门进趟贵和购物广场,去一家外国皮具专卖店,买了个女士钱包,等平安夜的时候送给宋娜。
后面的两天里,吕冬仍然待在泉南,与光美的范云明和银座的张明宇磋商,终于达成合作共识。
明年银座开业的北园店和八一店,光美电器和吕氏餐饮都会作为招商商家入驻。
至于后面的合作,还要进一步磋商,但大前提已经达成,剩余的都是些边边角角的条款。
随着时间,相关消息也传开了,有人竟然找到吕冬这边。
第326章 温馨商贸
半上午,暂时没有顾客的火锅店里,有一位三十多岁的长发女人找过来,因为之前就联络过的关系,吕冬已经等在店里。
长发女人看到吕冬年轻的面孔,过去跟他握手,笑着说道:“您就是吕氏餐饮的吕总?我是三联家电外联部的经理楚玉香。”
吕冬与她握手,颇为客气的说道:“楚经理,认识你非常高兴。”
这位楚经理长发披肩,一身西装,脸虽然有些长,但化过妆,可能处于领导岗位,人显得气势不凡。
她打量吕冬,略微有些意外,却没有表现出来,反而挂着很好看的笑容:“没想到吕总这么年轻。”
吕冬即便往成熟里装扮,实际年龄也摆在这里,好在商场上少归少,却不是绝无仅有,比起光美电器的那位黄总创业有成时,他这年龄还算大的。
一般说人年轻,都不是贬义的话,吕冬笑着说道:“男人还是成熟点好。”三联家电不是他的合作方,但也不是竞争方,所以他又加了一句:“自打我经营公司开始,因为显得年轻,没少遇到一些麻烦。”
楚玉香隐隐听出这话的意思:“年少有为,往往代表未来不可限量,那些人眼光不好。”
吕冬不禁笑,邀请道:“看我,光顾着说话,楚经理,请坐,我这边没有办公室,只能将就一下。”
“没关系。”楚玉香隔着米色餐桌与吕冬相对而坐:“我来这边吃过几次火锅,两件事印象特别深刻,一是人特别多,二是味道独特,叫人吃了还想再来。”
吕冬说道:“楚经理喜欢,这是火锅店的荣幸。”
楚玉香笑起来:“我说的只是切身体会。”
吕冬又说道:“欢迎楚经理以后继续光临。”
一句句动听的话说下来,楚玉香算是发现了,继续商业互吹下去,这年轻人能跟她扯到中午饭点。
怪不得下面的人跟她说,几次与这三家店的女负责人接触,对方总是打马虎眼,原来都是一脉相承。
楚玉香果断结束商业互吹,转入到正题:“吕总,最近泉南商业圈子在流传一件事。”她看了眼北边的玻璃幕墙,仅仅隔着一条过道,就是光美电器的卖场:“光美电器与银座方面达成初步合作,未来在泉南的分店,将会开在银座商厦内,据说是吕总从中牵线搭桥?”
消息传出去不奇怪,吕冬否认也不可能,却换了种说法:“楚经理太高看我了,我刚刚从青照这个小地方出来,何德何能给光美电器和银座商厦牵线搭桥?”
他一副很不好意思的表情:“咳,也不怕说出来叫楚经理笑话,我是好不容易攀上的这层关系,吕氏餐饮只是跟在两家大公司后面,借他们的人气和东风,谋求进一步的发展机会。”
有一瞬间,楚玉香半信半疑,因为按照常理来说,刚从青照走出来的小公司,就是个小角色。
但她也听说过某些事宜,尤其这边三家店开业时的情况。
吕冬不想跟三联的人起冲突,因为跟三联起冲突,哪怕最后他赢了,不但没有任何好处,还要白白耗费时间和精力。
所以,有些话他干脆说在前面:“我凑上去跟人合作,也是迫不得已,吕氏餐饮只是个小公司,能借力的地方自然要借力,公司进入泉南,肯定要谋求发展,我也要为公司的股东和员工们负责。”
这话的意思很明确,我跟着光美电器和银座商厦有肉吃。
楚玉香听得懂,这年轻人在用这种方式提醒三联这个光美的竞争对手,但她负责外联,不能眼瞅着光美第一步站稳脚跟,未来又跟着银座扩大发展。
根据各方面汇总显示,吕冬在其中起到的作用很大。
“吕总,三联,银座,吕氏餐饮,我们都是泉南本地企业。”楚玉香求同存异:“我们天然就有合作的基础,更应该团结一致才是。”
听到这话,吕冬就知道,对面没那么容易死心,干脆直接点:“楚经理是什么想法?”
楚玉香已经发现了,这人很能绕圈子扯淡,你要跟他委婉点,他能装糊涂跟你继续闲扯下去。
她干脆也直接点:“吕总,光美电器与银座商厦的合作,说到底终归是电器卖场与商超卖场的合作,光美可以,三联也可以,对不对?”
吕冬心说这话对是对,但问题是光美主动找到他,愿意顺带着拉吕氏餐饮一起玩。
楚玉香突然换成泉南土话:“咱们都是泉南人,都是泉南本地企业,合作起来更方便,自家人当然要跟自家人合作!吕总,您可以充当中间人,拉动三联与银座合作……”
吕冬笑着说道:“楚经理太高看我了,这还真不是我能决定的,光美和银座多大的企业,能听我这么个小餐饮公司的建议?”
楚玉香老生常谈:“我相信吕总有这样的能力,咱们应该携手对抗外来企业的入侵……”
听着楚玉香滔滔不绝的话,吕冬毫不动摇,对方论老乡,谈交情,说历史,讲渊源,就是不说实际的。
光美电器为了让吕氏餐饮充当中间人,跟吕氏餐饮签订协议,不光光美进军泉南之外的市场时提前跟吕氏餐饮打招呼,租下当地商场的时候,还会协助吕氏餐饮就近租赁场地。
这对光美本身没有任何负面影响。
三联的这位楚经理,既想让人毁约,又不肯松松手指头。
吕冬又不是做慈善的。
况且,别人不清楚,他还不知道三联很快就会变成一个大坑?
三联电器体制僵化,失去地方性的保护,根本不是光美的对手,人气下降的非常快,后面连股东带顾客再加合作伙伴一起坑,把泉南人坑的不要不要的。
到了最后,三联不但把自个坑没了,连带着市政府都不得不掏出几十亿来,出面给三联擦屁股。
这样的合作对象,不知道也就罢了,既然有所了解,谁敢去合作?
最终,楚玉香失望的走出吕氏火锅店,回头看眼吕氏火锅红底白字的招牌,心中多少有些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