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1章:雷霆雨露江南行、苛捐杂税、一扫
作者:龙渊      更新:2023-03-03 15:51      字数:2108
  这次临安晚报上七面刊载的,可就不是什么捕风捉影的谩骂和毫无理由的指责了,反而全都是极其详尽的数据和事实。
  在那上面篇累牍,竟然有来自大宋户部在税收方面的精确数据。有报社记者到各个养蚕的州府考察后发来的调查报告。还有那些养蚕桑丝制造的人家遭受的不公平待遇,和贫苦生活现状的真实描绘。
  最后这份临安日报上,竟然还以表格的形式,罗列出了各个养蚕地区丝绸业大富商,他们本人以及家族在朝野中所依附的势力,也就是给他们做靠山的那些官员的名字!
  这一下,这张报纸的言行可谓是犀利如刀。那些百姓们看过之后立刻就知道,他娘的原来丝绸也跟茶叶一样,自己这些年不知在上面花了多少冤枉钱!
  而且地方上收税那些贪官污吏买官的钱,最终到底给了谁?那些大丝绸商到底仗着朝野中谁的势力,才会得以在地方的丝绸产业中横行霸道?这些内幕也全都被彻底披露了出来。
  这一回,不但那些为丝绸商提供保护的朝臣成了众矢之的,不断被临安的百姓谩骂和指责。甚至在各个地方催收税款的税吏,还有那些等同明抢一般“和买”百姓丝绸的残酷官吏,他们也受到了临安百姓的声讨。
  因为他们知道,若是没有这些人在丝绸的生产环节中捣乱,如今丝绸的价格就不会高成这样!
  所以,不管这些临安百姓心中的正义感是多还是少,其实都无所谓,因为这并不妨碍他们义愤填膺。因为他们也是在这个行业垄断之中高价购买、付出了代价的一群人!
  要知道没有这帮狗东西,这些年自己花在茶叶和丝绸上的钱就可以节省下来三分之一……剩下的钱都够老子养个小老婆的了!
  当所有人用仇恨的目光,看着报纸上那一篇篇高官名单的时候,他们心里想的想法都差不多。
  ……
  临安日报的影响力,已经达到了整个大宋境内。所以即便是迟上三五天,在大宋的边远地区也能看到这份报纸。
  在此之后,朝廷上的高官显贵们都是哑口无言。
  然后在朝堂上,赵与芮跟沈墨两人也打了一个极其默契的配合。
  在天子的御案上就压着那张临安日报,赵与芮特意把为垄断势力做靠山的那些朝廷高官的名单,就明晃晃的露在外面。
  之后的赵与芮引而不发,根本不提他们收受地方贿赂的事,而是就在金殿上主持商议改变税制的议题。
  在金殿朝议的时候,只要是一有人蹦出来反对,赵与芮随即就拿出这张报纸,笑呵呵的看上一眼。
  然后他就让大理寺去查实这个跳出来反对的家伙,有没有跟地方上的丝绸商勾结。
  虽然赵与芮的做法就像沈墨说的那样,还是用饿狼去咬肥猪的套路,因为大理寺那帮家伙也未必有多干净。
  不过按照大宋官制,只要是有人弹劾或是参奏,反正是只要有任何指责在朝官员违反律法的情况。这位官员不管有没有罪,首先就要离开职位,之后等待调查结果出来再复职,这在当时叫做“避职听参”。
  所以在金殿上反对沈墨税制奏折的大臣,随即就被天子被逮着一个抓走一个,三两下之后就没人敢再说话了。
  随即临安报社就在金殿朝议的当天傍晚加发号外,瞬间一个消息就传遍了全城!
  “丝绸税改奏本蒙天子照准,从今以后所有的蚕户都不用再交税了!”
  一时间,在大宋各个地方不知有多少垄断行业的大丝绸商悲愤欲绝,贪官污吏寻死上吊。
  尤其像是木渎镇的钱三少爷这种,才刚刚买了绢大使的职务没多久,连本钱还没来得及收回的家伙。他们眼看着打了水漂儿的银子,更是心疼得捶胸顿足!
  ……
  在这之后,天下人都感觉到了沈墨做事的雷厉风行。
  就在天子颁布谕旨,撤掉了所有蚕农身上的苛捐杂税之后。随即沈墨的人就被飞快的派往了各个盛产蚕桑的地方。
  他们都有姜宝山和常春远这样的级别和身份,也都是在沈墨军中屡立战功,被朝廷频频加封厚赏的战将。
  这些人虽然没有干涉地方政务的权限,但是他们只要稍一走访当地的缫丝养蚕人家,就知道那些税现在还收不收。
  只要有人还敢以各种名目收取蚕农的税赋,随后通州发达的通讯系统运作起来,立刻就会将这个州府税吏的所作所为发送到临安。
  在这之后,等到这个名单被沈墨以奏折的名义送到朝堂上的同时。朝堂上还没开始议罪呢,临安晚报上就已经刊登出来了!
  这些税吏的所作所为,那是明目张胆的违反了朝廷的章程。更是让临安百姓看到报纸之后义愤填膺。
  再加上报告每个地方情况的人,都是具有官身的通州将领,有的还是三四品的将军级别,所以事件的真实性更是无可辩驳。
  就这样,朝廷对那些税吏的处置也飞快发了下去。
  此时在大宋的天南海北,还打算发蚕茧财的那些地方官和税吏。很快就发现他们周围的同僚伙伴全都因为乱收税赋的罪名被查抄家产,自己也身获重罪。
  到了这时候,谁还敢到蚕农家里去收钱?
  所以大宋朝堂上这次颁布下来的政令,居然以前所未有的空前速度,迅速落到了实处。
  在这之后,天下的蚕农百姓自然是欢呼雀跃。
  ……
  原先他们一听见敲门响和税吏进门,都会被吓得神不守舍的日子,已经是一去不复返了。
  现在即便在大街上,他们迎面碰到那些昔日的绢大使,也可以昂首挺胸的走过去,根本不用搭理。
  因为蚕农知道,即便这些人可以借着上头的势力疯狂一时。可是只要通州沈郎的人下回再来,自己这些小老百姓上去一句话,就可以告到他们家破人亡!
  这种扬眉吐气的感觉,真是让这些百姓的心里,觉得无与伦比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