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国家修文物 第128节
作者:十三闲客      更新:2023-04-08 14:33      字数:3414
  他拉开窗帘,看了看窗外,天色已微微泛白,冷空气亲吻着窗玻璃,凝结出一朵朵晶莹剔透的冰花,煞是好看。
  向南穿好运动服,打开了房门。
  屋子里很安静。
  康正勇昨晚被老爸灌了好几杯酒,现在估计还在沉睡之中。
  老爸老妈这个时间,早已经在农贸市场的菜铺子里,忙碌了好一阵子了。
  自从向南记事起,老爸老妈就没有睡到过自然醒,更别提睡到太阳升起的时候了。
  一开始早起四处奔波,是因为家里穷,需要努力赚钱,让向南可以过得更好一些。
  而如今,更多的还是因为习惯。
  每天凌晨到了这个点,自然而然地就醒了,无论如何也睡不着了,只能爬起床来,继续忙碌着。
  老妈说,这就叫劳碌命,想过得清闲一点,总觉得不自在,一忙起来,就浑身轻松了。
  出了门,绕着小区里的健身广场慢跑了几圈,天色便大亮了。
  向南回到家里,洗了个热水澡,又换了一身干净的衣服。
  从房间里出来后,才发现康正勇才刚刚睡醒,正睁着一双惺忪的睡眼从房间里出来。
  看到向南以后,他先是愣了一下,估计是还没清醒过来,心里正吃惊,自己怎么会在这里遇见老师呢。
  过了一会儿,他才反应过来,连忙招呼道:
  “老师早啊!”
  “不早了,都七点多了,快点洗漱一下,一会儿带你去金陵大学。”
  向南笑着说了一句,便拉开餐桌的椅子坐了下来。
  “好的。”
  康正勇应了一声,便来到卫生间,飞快地洗漱了一番,随后便坐到向南的边上,一起吃起了早饭。
  早餐是老妈自己做的。
  平日里,如果只有向南一个人在家里,早餐基本上是豆浆加油条,或者豆浆加小笼包子,简单省事。
  这次或许是因为家里来了客人,早餐就稍稍丰富了一些,除了豆浆、油条、小笼包子之外,还有茶叶蛋和锅贴。
  不慌不忙吃过了早餐,康正勇又抢着将碗筷收拾干净,两个人这才各自背着包出了门,往金陵大学的方向赶去。
  今天是元旦,“聚宝斋”也要关门歇业一天。
  向南哪怕再想继续修复那幅董其昌的《青山红树图》,也只能暂且停一停。
  这倒不是因为他没有“聚宝斋”的钥匙,而是如果他跑到店里去干活了,马师傅和那个中年店员,想必也不会休息得很安心。
  说不定他们还要一边在心里暗骂自己神经病,一边陪着自己待在店里消磨时间。
  这正是基于这种考虑,向南干脆就决定也歇一天好了。
  而且,他也已经有一段时间没有见到自己的古书画修复老师孙福民了,趁着元旦,去拜访一下也好。
  孙福民的老伴,也就是向南的师母,早在几年之前就因病去世了。
  他有一个独生子孙卫安,如今也有三十多岁了,几年前到剑桥那边读博士,毕业之后就留在了那里教书。
  很早之前,孙卫安就想着把父亲接到那边去,这样一来,也方便他照应,可孙福民死活不同意,说得急了,就是一顿臭骂。
  孙卫安也没有办法,只好暂且不提这事,准备等以后再说。
  如今,孙福民一个人住在学校给他安排的教工宿舍里,三室一厅的大房子,一个人住着,宽敞是宽敞了,就是有点太孤单。
  向南昨天晚上就给孙福民打了电话,说好了今天早上要去看他。
  因此,到了学校以后,他也没耽搁,和康正勇两个人提着路上买的一些水果,就直奔教职工宿舍区。
  到了楼上,向南刚摁了两下门铃,门就被人从里面打开了。
  孙福民穿着一身居家服,笑呵呵地看了看向南和康正勇一眼,打趣道:
  “这么早就过来了?我刚刚从楼下吃了早餐回来,可没给你们带早点。”
  “我们吃过了。”
  向南笑着应了一声。
  一段时间没见,孙福民的头发似乎又白了一些,但精神头却是不错,向南也就放下了心来。
  孙福民是他的启蒙恩师,也是带领他走上文物修复道路,为他打开了一扇精彩纷呈的大门的人。
  也正是因为此,他对孙福民的感情,是其他几位老师所无法比拟的。
  孙福民将向南两人让了进来,转身回到客厅的沙发上坐了下来,笑眯眯地看着向南,问道:“在魔都江教授的手下,学习得怎么样了?”
  向南也笑了笑,应道:“就那样吧,按部就班,到目前为止,一切还算顺利。”
  孙福民点了点头,感觉颇为欣慰,低声说道:“一切顺利,那就很好了。”
  事实上,作为他的得意门生,向南哪怕去了魔都,孙福民也是一直关注着他的学习和生活的。
  但也就仅限于此了。
  孙福民在魔都古陶瓷修复中心里,并不认识什么人,最主要的原因还是隔行如隔山。
  哪怕都是文物修复行业,古书画修复和古陶瓷修复,仍然是两个井水不犯河水的行当,不认识对方太正常不过了。
  也正是因为此,孙福民所能知道的,也就是刘其正知道的:
  向南在魔都学习得很顺利。
  至于如何顺利,学到什么程度了,那真是一无所知。
  事实上,即便是有人告诉他们,向南学习到哪个哪个修复工艺了,估计孙福民心里也会是茫然一片。
  不说完全听不懂,至少心里面是没有这个概念的。
  看着坐在面前的向南,孙福民不禁有些感慨。
  向南是他三年多前,从金陵大学考古与文物系上百名大一新生中发掘出来的。
  实际上,一开始,他只是想找一个帮手,做点小杂活,并没有想过要刻意去培养一个什么样的人。
  然而,几个月之后,孙福民突然发现,向南在古书画修复中,有着超一般的天赋,很多修复工艺和修复手法,他只需要看个一两次或者两三次,就能够做得像模像样。
  这一下,孙福民才开始重视起来,并且下意识地着重培养向南。
  而向南也没有让他失望,仅仅三年的时间,他的古书画修复技艺就已经达到了国家级专家的水准。
  这就是天赋。
  但天赋往往是一个偏科严重的孩子。
  就比如说,他的数学能够轻而易举地拿到国际奥林匹克数学竞赛金奖,那么,150分卷的语文,他考个11分,似乎也可以理解。
  因此,当向南在古书画修复技术达到巅峰之后,转而去学习古陶瓷修复工艺时,孙福民在鼓励的同时,心里面也暗暗给自己打了个底:
  也许,他也是个偏科的孩子呢。
  第181章 你的确是偏科了啊
  “老师,再过半个月,我就要去长安了。”
  向南当然不知道,孙福民在这一瞬间,脑子里居然转过了这么多念头。
  对于老师,他是敬重的。
  因此,有什么稍稍重要一些的事情,都会提前跟孙福民说一声,“1月中旬的时候,长安那边有一个古陶瓷修复技艺大比,江老师替我报名了。”
  孙福民愣了一下,我刚刚还担心你偏科呢,你就告诉我你要去参加技艺大比?
  你在魔都跟江易鸿教授学习古陶瓷修复工艺,好像也没多久吧?
  两个月?
  我怎么感觉你在古陶瓷修复方面的天赋,比在古书画修复方面的还要好?
  过了好一会儿,孙福民才反应过来,点了点头道:“这事儿我听说了,是华夏古陶瓷协会牵头主办的,咱们金陵博物院古陶瓷修复中心也有人要去参加。”
  顿了顿,他好像想起了什么似的,补充了一句,“就是赵子和的那个徒弟,吴江,你也认识的,他跟赵子和学习古陶瓷修复工艺也有三四年了,技术还是不错的。”
  “嗯,我认识,他是我师兄。”
  向南点了点头,心里默默地记了下来,一会儿还要去赵子和赵老师家里看看,毕竟自己跟他也学了一个月时间的古陶瓷修复基础。
  孙福民迟疑了一下,最终还是忍不住问道:“你才学了两个月的古陶瓷修复工艺,真的要去比赛?”
  换作以前,参加就参加了,重在参与嘛,修复技术这种东西,本来就是熟能生巧,练习的时间长了,自然而然就熟练了。
  就算输了也不丢人,就当见见世面也好。
  可向南现在身份不一样,他可是古书画国际级专家,如果在这次古陶瓷修复技艺大比中输了,别人可不会管你究竟是只学了两个月,还是学了两年。
  他们只会看到你输了,然后将这结果无限放大。
  向南以这么年轻的岁数,成为了古书画修复专家,本身就已经很招人嫉妒了,一堆人就等着你犯错呢,现在向南去参加比赛,赢了还好,输了的话,那不正好给了别人攻击你的借口吗?
  看看,嘴上没毛就是靠不住!
  刚刚在古书画修复方面取得一点小小的成绩,就忘了自己是谁了,不好好待在修复室里修复古书画,反而去学什么古陶瓷修复,这不是浪费是什么?
  这是典型的得意忘了形,还真以为自己是个天才,什么都是一学就会?看看,这下子露馅了吧?外表光鲜,肚子里其实都是草包!
  ……
  孙福民都不用刻意去想,就能猜得到那些人会用怎样恶毒的语言去攻击向南。
  他担心的不是这么言语攻击。
  他担心的是,向南会承受不了这种言语攻击,从而一蹶不振,那问题就大了!
  孙福民一副忧心忡忡的样子,心里对刘其正更是怨念满满:
  我把向南放在你身边,你就是这么看护的?
  要不是向南这次来看我,说起了这件事,我都还被蒙在鼓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