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0章 北岸开发区
作者:
雨天下雨 更新:2023-04-10 19:03 字数:3382
李轩对督察院那边呈送上来关于陈立夫的案件,仔细思量了一番后,就是留中不发了。
天子对折子留中不发,在不同的情况下是可以表达不同的意思的。
有时候是表达默许的意思,你们可以做,但是不代表朕同意了,如果出了什么问题,那么朕就要惩罚你们。
而有时候呢,则是为了保护某个臣子,尤其是像这一次弹劾陈立夫的折子,李轩用留中不发的举动,表明了,朕当做没看见,你们也别没事瞎折腾。
在李轩看来,陈立夫的问题不在于把土地贱卖,实际上也没贱卖,他也是认同陈立夫的观点,那就是不能拿开发成功后能够值多少钱去套用现在的价格,这样的话根本没法算。
李轩关注的是陈立夫的这一手,明显是属于土地财政的操作方式。
而土地财政有好处也有坏处,好处就是经济困难的时候,能够大幅度的增加财政收入,但坏处也是非常明显,这会刺激地价上涨,从而导致各行各业的成本同步上涨,影响经济发展,一个搞不好就会让经济越发展越倒退,而经济越来越不好,地方衙门就会越依赖土地财政,从而形成一个恶性循环。
当然了,在大唐帝国里,想要玩纯粹的土地财政是不太可能的,因为大唐王朝实行的是土地私有制。
大唐帝国官方虽然掌控了大量的土地,但是在私人手里的土地还是占据大多数。
而且即便是官方掌控的土地,同样也是可以出售给私人的,而这种事大唐帝国一直都是在做,规模庞大的以租代购一直都是在施行,预期在宣平二十年的时候,就能够看见初步成效。
到时候,官府手里的可耕地面积,将会减少百分之七十以上,这些减少的可耕地,将会全部转化为无地、少地农民的土地。
只是上海那边,算得上是一个例外,官方在城区里所拥有的土地,大多都是建国初期就是提前征收的,这种情况,在其他地方是很少见的,哪怕是在金陵城也不会出现这种状况。
金陵城里新开发的东城区、西城区以及南城区,官府虽然拥有其中一部分的地皮,但是不多,只有百分之三十左右,剩下的百分之七十依旧属于私人土地。
金陵城的新城区开发,乃是属于官方引导,民间配合开发,没有和上海那边一样,什么都是官方来搞,然后官方直接当房东。
当土地大部分都是属于私产的时候,那么土地的供应就不是当地衙门说了算,当无法在土地供应上行程彻底的垄断,那么土地财政这种事自然也就玩不下去了。
上海的特殊情况,让陈立夫有了玩土地财政的基础,而李轩考虑了一番后,觉得这种情况应该不会大规模普及,因为其他城市里,官方手头上并没能掌控全部土地,根本就没有办法彻底垄断土地供应。
影响有限的情况下,李轩对陈立夫的动作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要陈立夫在不依靠上级财政,不依靠中央财政的支持下,能够自食其力把北岸开发区搞出来,那么就是大功一件。
李轩留中不发,下头的大臣们一个个也都是聪明人,立即就是明白了应该怎么处理这事了。
中央督察院直接给江南道督察院下发指示,让他们继续深入调查,但是暂缓立案。
继续调查,那是因为督察院那边有些不甘心,想要继续深挖证据,看看能不能把陈立夫给拉下马,只要能够把陈立夫这样的明星官员拉下马,那绝对是能够轰动全国的大案,一整个督察院系统里,下到地方,上到中央,不知道有多少督察院官员会因此而受益,进而升官发财呢。
暂缓立案,这是考虑到了政治风险,圣天子都是留中不发了,那就说明以租代卖出让地皮这种事圣天子是不反对的,所以他们也不好继续死咬着不放,所以是不能立案的,要不然的话就会影响到北岸开发区的开发,甚至会惹来圣天子的反感。
督察院里的官员们,也都是聪明人,所以他们做出了‘继续调查、暂缓立案’的决定。
至于缓到什么时候去,自然是等他们找到关键性证据的时候了。
当陈立夫得知江南道督察院的调查组返回了苏州之后,也是松了一口气。
他的以租代卖的操作方式,也是有一定的政治风险点,毕竟这种是对还是错,能不能做,其实他说了不算,督察院说了不说,只有上层乃至圣天子说了才算。
如今既然上头虽然没有明说支持他的这种操作方式,但是也没有反对啊!
当即他也是放下心了,不过也是不敢继续这么搞了。
反正已经是出让了大小六块地皮,收回了六十三万两银子,这一批钱,已经是足够让他在吴淞江北岸大展身手了。
于是乎,经过报备申请后,就和当初的商贸区、第一工业区、第二工业区一样,上海特设县北岸开发区也是正式挂牌成立了。
北岸开发区衙门,其行政级别乃是正六品,大体上相当于普通州府的县级衙门,和商贸区、两个工业区衙门的行政级别一样。
不过开发区衙门虽然成立了,不过配套的官员一时半会的也不齐,所以陈立夫是选择了亲自主持开发区的工作。
这一天,他乘坐船只从黄浦江老城区的码头出发,沿着黄浦江前往吴淞江口,在船头上,他已经是看到了江面上有大量的施工船只正在施工,他们正在河底建立桥墩。
桥墩将会打桩到河底深处,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难度不小,但是负责施工的上海码头公司桥梁分公司,在水中施工的经验非常的丰富,他们自己的主要工作就是建设港口码头的,搞水中施工那是常态。
桥墩已经是在施工,而大桥的钢铁结构,也已经是委托江南钢铁公司生产,一切都是极为的顺利。
陈立夫身旁的官员解说道:“如果不出意外的话,明年年底应该就能够初步完工,最迟后年的三月份就能够正式交付使用了,那个时候,刚好也是北岸开发区里的几家主要企业的建成投产的时候!”
陈立夫微微点头,并没有多说什么。
吴淞江大桥的施工,有着众多人盯着,他知道进展就行了,不用详细问太多。
为了避免干扰到施工,陈立夫也是没有跑过去就近视察,而是直接吩咐船只继续前进,不用多久,他们的船只就是停靠在一座简陋的码头上。
这座简陋的码头,其栈桥还是木制,一看就知道是临时过渡用的产物,而在这座临时码头的附近,大量的工人也是正在施工着,此地乃是上海码头公司的施工场地,他们准备在这里修建北岸码头,预计提供大小一共二十六个泊位,其中最大的泊位可以停靠长达百米的大型船只。
此地虽然如今看起来只是一片工地和几座临时的木制码头,不过以上海码头公司的施工能力来看,顶多三个月的时间,就能够初步成型,并且有一部分的码头可以使用,一年时间,基本上就能够把整个码头工程做完。
码头对于北岸开发区的重要性毋容置疑,因为北岸开发区临近黄浦江,在工商业的过程里,会有大量的船只运送各种货物进出。
不仅仅是北岸开发区,实际上整个上海都是如此,而且相当夸张,从商贸区到第一工业区的沿江地带,其实都是属于港口区。
依托着上海的庞大货运吞吐量,提供码头港口服务的上海码头公司,实力也是数一数二的,如今哪怕是不用依赖沿江地带的地产开发,光靠码头服务的收入,已经是能够维持该公司的生存了。
从北岸码头的简陋临时码头上岸后,陈立夫带着一群官员们坐上马车继续前进,所过之处依旧是一片工地。
最显眼的乃是各条道路的建设,为了满足工业区以后的庞大货运需求,北岸开发区的道路规划是非常的庞大的。
规划有两条南北主干道,五条东西主干道,清一色预计采用水泥硬化路面,同时马路的宽度都是达到了三十米以上,其中最大的主干道自然是属于沿江大道。
这条沿江大道,和商贸区、第一工业区等的沿江大道一样,将会是最为重要的主干道,其宽度达到了四十米,同样是采用水泥硬化路面,分为双向多车道,两边则是人行道。
中间还有绿化带隔离栏。
如果只看表面的,很容易让人产生错觉,以为这是后世的现代化公路。
但是如果实际深究的话,就会发现,这种马路采用的水泥还是比较少的,只是在表面铺设了一层水泥而已,而且里面没有钢筋,这种公路的强度和后世的公路是没法比的。
没办法,这年头水泥贵,钢筋更贵,铺路的时候用得太多,成本实在太昂贵了。
不过好在这年头的货运四轮马车载重量普遍只有一吨左右,只有极少一部分是超过一点五吨的,目前的这种水泥路面完全够用。
开发区内的交通建设,也是目前开发区最大的投资项目,不管是码头还是桥梁,又或者是水泥路,都是第一批的主要建设目标,因为交通才是后续开发的前提。
如今开发区内的道路施工,只是刚开始,还处于平整路面的阶段,所以到处都是尘土飞扬。
至于开发区内的其他建筑,基本上还没有开工,唯一正在开工的,那就是码头边上的北岸开发区衙门的办公楼了。
不过办公楼还没有建好,所以开发区衙门的官员们,目前都是在旁边的一片简易木房里办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