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节
作者:
西方不败 更新:2023-04-12 20:15 字数:4150
颜蕾发现这孩子的手机信号接触的范围很广:几乎半个山头的信号基站都跟她的手机信号进行过“握手交流”。
也就是说:孩子当天在山上的活动高度变化很大,起码跨越了400多米的距离。
“小楠到底什么时候坠落的呢?”
知道了小楠的手机变化高度,只可惜,颜蕾还不能确定这孩子坠落的地点和时间。
看她愁眉不展的样子,林学巍干脆毛遂自荐道:“颜小姐,要不然我陪你去南山上走一趟。每个信号基站都会储备两个月之内的信息,如果通过电脑分析的话,就可以准确得出这个小孩当天在山上的活动时间跟范围。”
——其实他们总站只是接收到了个大概信号,真正精确的数据还得从信号基站的数据库中分析。这就需要去基站现场。
听他这么一说,颜蕾就松了一口气,这真是帮了大忙,“林先生,谢谢你。”
这一声谢谢,就让程序猿林学巍脸红了起来,他说话都腼腼腆腆的:“颜、颜小姐,我能请你吃个饭吗?”
“……不好意思,我……回家吃饭。”
颜蕾眨了眨眼,对方的好意她心领啦,但吃饭就不必了,她还惦记着回家。
林学巍深以为憾,临走前,还恋恋不舍地瞅了颜蕾几眼,颇有宅男追求女神的失败之憾。
——
晚上回到了陈家,颜蕾就把林学巍打印给她的高度图递给了爸爸。
虽然他们还不知道这高度变化的具体方位跟时间,但从这张“握手”图中,颜国华老同志就能看出不少的讯息来——
“小楠是忽然坠崖的。你看,她先是坠落了100多米的距离,中间停了一段时间,再次坠落了200多米。在这坠落期间,小楠的手机信号跟移动基站共握手6次,也就是说:坠落的高度变化在300米以上。”
颜蕾也画出了一张高度变化图,继续分析道:“小楠的坠落分为两次。结合她失踪的地点来看,第一次她下降了100米,应该是坠落到了半山腰。第二次,她再次坠落200米,就一次性从半山腰坠落到了山脚下,也就是最后发现她的地点。”
“为什么会分成两次坠崖?”
颜国华不得其解,这山崖上无所依傍,小孩怎么会停住了呢?
“可能是小孩在坠崖的途中被勾着了,或者抓住了什么东西,缓冲了一段时间。”
颜蕾这么认为。她看过了林女士发来的图片,孩子身上的开放性伤口并不多,主要是坠到崖底的时候,撞到了脑袋,所以小楠才会深度昏迷了过去。
颜国华认可她的推理,但:“明天你跟那个林学巍上一次南山,查移动基站的信号源,具体看看这信号握手的时间段。然后我们再来推算第一案发现场在哪里。”
“好。”颜蕾知道:只要根据手机信号,找到那孩子被推下山的具体时间地点,那么,他们就能找到更多的破案线索。
然而……
当晚陈泊宇回来的时候,脸上的表情很严肃。颜蕾吃饭的时候,都感觉到他的心情很凝重,于是放下了筷子:“怎么了?”
“蕾蕾。”陈泊宇现在很习惯叫她的小名,“之前小孩坠崖的那个南山上,又发生了一起坠崖案。”
“什么?!”
又有人从南山上掉下去了?
颜蕾顿时吃不下东西了,“怎么回事?”
陈泊宁这才告诉她:“今天下午,有个驴友在南山顶上失踪,他的队友报了案,怀疑是坠崖。现在救援队、消防人员、还有武警官兵都在寻找他……”
颜蕾默了默,她打开了电视,调到本地频道,果然看到了一则新闻—— 【来自xx市的驴友李辉在南山公园失踪,警方已经出动100多人进行大规模搜救。】
新闻上都这么说了,她再打开了本地的论坛app,果然不错,【南山公园坠落】已经成了本地的热门关键词第一名。
南山公园是本地唯一一个五a级景区,是南山山脉的一部分。整座南山山脉长达200多公里,跨越两个省、四个市,是本地的第一高山,也是全国知名的旅游景点。
平常,来南山爬山的游客络绎不绝。但短短两周的时间,一个孩子,一个驴友,都从南山上坠落了下来,因此,市民都对于南山这个5a级景区患上了恐惧症。
恐惧产生顾忌,顾忌产生猜忌。网上的各种流言蜚语随之而来——
【警告!南山公园上有歹徒出没,专门推人下山!】
【我是前天登的南山公园,我用人格担保,我真的看到了野人出没!】
【南山公园去年死了个女人,是不是那女人的冤魂回来找人陪着跳崖了啊?】
【听说南山公园是抗日时期埋葬小鬼子的地方,你们说,是不是小鬼子的冤魂来索命?】
【我呸!南山公园上有礼佛寺和昌隆寺,两座寺庙都镇不住这些妖魔鬼怪吗?】
果然,群众们的想象力还是很丰富的。
警察们都在往刑事案件上靠,群众都在怀疑是不是邪祟出没。
颜蕾随手点了那个【山上有野人出没】的帖子,只见那楼主写的是有模有样的——
【……前天下午五点,我去南山公园上看日落。当我爬到最高峰的时候,只见大好河山,尽收眼底,山高人为峰,江阔心无界……】(这里省略500字景色描写)
到了第二段,这帖子楼主才笔锋一转——
【这南山下山的时候,有两条路可以选择:慢点的,从人工阶梯走下山。快点的,从攀岩者平台开始爬。我是专业攀岩选手,就选择从攀岩平台下的山。】
【当时,我攀上了悬崖边上的一棵树上,用安全带悬挂着身子,紧紧攀住岩缝……】
【就在这时,我随意看了一眼对面的山体,只见一个黑影忽然从山腰里窜了出来。那黑影爬得非常快,像一只翩翩的黑色雨燕,眨眼就划过半空,落到了岩壁上。】
【我还没看仔细呢,那黑影就游动在光滑如镜的岩壁上,没入了森林中……】
那楼主用生花妙笔,把野人的攀爬雄姿写得是淋漓尽致。还说什么【我敢担保,这绝对不可能是人类所为!】【原来除了神龙架,咱们的南山公园也有野人!】
论坛底下的回复是:【无图无证据。】【感觉楼主在写武侠小说。】【你有本事感慨这么多,你怎么不拍一张野人的照片啊!】
楼主怒回:【我不是说了嘛!我当时挂在悬崖上,我两手都抓着岩壁,怎么拍照片?!】并且p上了当天去南山公园的门票和风景照,以表达此言不虚。
所以……
还是无图无真相。
这个看见野人的帖子很快被湮没。
倒是颜蕾上了心,她有一种预感:这楼主所见的野人或许是真的存在。
只不过,她从来不信什么妖魔鬼怪,她只觉得有人在违法犯罪。
这时候,陈泊宇的电话响了起来。他随手接了电话,按了外放键,是小林警官打来的:“老大,救援队找到那个驴友了……很遗憾的是:他已经遇难了……”
“我知道了。”
陈泊宇挂了电话,表情严肃。
他知道这是一起命案,是命案那就非破不可。
颜蕾安慰了下他:“泊宇,明天我正好要去南山上查信号基站,顺便把这个驴友的手机信号也一起查了吧!”
她有一种预感,山上有一种危险正在靠近。而这种危险威胁到每个上山的人。
陈泊宇也道,“我跟你一起去查信号基站。”
如今“十二生肖”的案子随着钟家姐妹的落网暂时告一段落。在“十二生肖案”未发现新的线索之前,灰鹰小组就要负责本地所有的疑难杂案,其中包括这件——
南山驴友失足案。
第42章 攀岩【二更】
第二天,颜蕾跟陈泊宇早早来到了景区。
鉴于这次的驴友坠崖案跟一周前的初中生坠崖案有很多相似之处,陈泊宇所率领的灰鹰小组决定:两案合并成一案来调查。
景区下了车,陈泊宇就安排起任务来:“小林,你去调查景区的监控,看看昨天有没有什么可疑人物上山。小谭,你再去发现李辉遗体的现场走一遍,做个痕迹鉴定。”
小谭小林立即立正站好,“是!长官!”说完,两人绷不住地笑道:“老大,您就跟颜小姐好好享受南山一日游,活都交给我们来做!”
“胡说什么?!”陈泊宇递给他们一个严厉的白眼,以长官的身份教训起来:“破案需要的是绝对的理性思维,不允许掺杂任何个人感情因素在里面,懂吗?!”
“懂懂懂!”
“颜小姐现在算个编外人员,大家办案得一视同仁,明白吗?!”
“明白明白!”
两人还是忍不住地偷偷笑:道理是没错,他们刑侦部门也有规定:情侣不能在同一小队里办案,以防止感情问题扰乱破案思路。
但,老大看颜蕾的目光是藏不住的温柔,看样子,他们灰鹰组很快就能迎来大嫂了!
送走了这两名揶揄的属下,陈泊宇才带她去往景区门口方向。一路上,他打了好几个电话都是谈案子的,颜蕾就不紧不慢地跟在他身后,陈泊宇宽阔的背影很能给人安全感,她也很欣赏他认真工作的姿态。
认真搞事业的男人最性感了有木有!
而且背地里,陈泊宇对她则是很温柔的言听计从,双面男神呀,能搞定他……很刺激有木有!
呸呸呸……
打住打住。
今天是来办案的,不是来yy的。
颜蕾立即收起了某些旖旎的念头,把心思重新放在了案子上。
到达景区门口,移动公司基站主任林学巍早就在等候了。他今天的打扮倒是西装革履的,颜蕾差点都没认出他来,原来程序猿宅男穿戴整齐就可以变成一枚帅哥。
“陈警官!好久不见!”容光焕发的林学巍笑着跟陈泊宇打招呼,他经常跟警察局打交道,跟陈泊宇也是老熟人。
“林主任,今天麻烦你跑这一趟。”陈泊宇看他的手边只有一台笔记本电脑,就问道:“分析数据需要多长时间?”
“半个小时一个信号站。”这是林学巍的速度:“9个信号站推算下来,也就是需要花4.5个小时去分析。再加上两个小时的爬山时间……景区关门前可以搞定的吧!”
陈泊宇略一思忖,就嘱咐道:“尽量快一点调查。我们最好赶在天黑之前查到两个受害人的行进路线。”
“是是是,我保证全力以赴配合警方的调查!”顿了顿,这林学巍就把目光转向了她,脸上顷刻发起烧来:“颜小姐,那个……你今晚有时间吗?”他还是想请她吃个饭。
颜蕾道:“抱歉,没时间。”再看了看他的皮鞋,她预计这宅男马上就要受苦头了——爬山也不知换双好用的鞋!
不一会儿,容光焕发的林学巍就立即萎了下去。
颜蕾跟陈泊宇都知道爬山要穿个球鞋,就林学巍没多少外出的经验,今天还傻乎乎穿了个皮鞋。
刚爬到半山腰的时候,林学巍就气喘吁吁,汗如雨下,说脚疼得不行了,咱们就歇一会儿……从半山腰的信号基站开始查起吧!
颜蕾知道他爬不动了,虽然耽误了点时间,也不为难他,“那就从半山腰开始查吧!”
林学巍说了一声好嘞,就拿出了钥匙,打开了一扇基站箱的箱门,再把usb数据线接了上去,端着个笔记本电脑就地坐下来,一开机,屏幕上就闪过了一行行代码。
林学巍飞快地敲打着键盘,把小楠和李辉的imei号输入了进去。不一会儿,这两个imei号的轨迹就显现了出来。
林学巍端详了下信号图,嘴里念叨了一句:“奇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