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代文男配的极品前妻重生了 第137节
作者:烛爇      更新:2023-03-05 02:04      字数:1942
  “反正也没有别的事情啊。”梅红梅看一眼床上的皮皮糖糖说:“要不,你和两个孩子再睡一会儿?”
  “我不睡了。”
  南湘起来穿上了衣服,梳洗一下,去买了早饭,送到梅红梅元丽面前,梅红梅倒是自然接受,可是元丽家里太穷了,平时免费在店里吃白米饭白面馒头,是她在家都吃不到的。
  她一直觉得占了老板的便宜,所以时不时从家里带着自家种的豆角、茄子、小葱和红薯之类的回报南湘。
  想不到现在南湘又买来包子油条豆腐,她不想让南湘破费,可是南湘一定要给她吃。
  她接过包子油条和豆腐脑,更加坚定为南湘卖命的想法,所以看到皮皮糖糖醒来后,她就开始踩缝纫机做衣服,梅红梅也开始做。
  南湘则是带着皮皮糖糖去吃早饭,回来的时候汪氏来上班了,她把皮皮糖糖交给汪氏,打开店面。
  没一会儿,就有客人来拿衣服,将她们从昨天到现在做的衣服,全部拿走了。
  她们一天下来又增加二十多件衣服的订单。
  本来以为接下来订单就会逐渐减少,谁知道几十件衣服卖出去以后,客人都觉得衣服好看又舒服,一个个自发地推荐给亲戚朋友。
  不用南湘想什么办法,就这么口口相传,很多人都知道一湘制衣店的衣服很好,纷纷来县城找,有的人不认识字,但是都知道“一”字,所以准确地找到“一湘制衣店”,再看一湘制衣店里排了十张彩色照片,照片中南湘穿着各种新衣服,很自然地微笑,好看的不像话。
  他们立刻确定就是这家了,也坚定买衣服的想法,因此南湘的订单一直在涨,她赚的钱也越来越多,就是她和梅红梅元丽很辛苦。
  中午的时候元丽说:“还好,还好现在什么换拉链、绞裤腿、改衣服的活儿不找我们了,不然我们忙飞了。”
  “都找对面的八折了。”说完梅红梅捂嘴笑。
  元丽也笑。
  本来她们很气愤对面依人制衣店搞出来那么多动作,又是开业大酬宾,又是沪市进货,又是下乡宣传的,把一湘制衣店的客人也给吸引走了。
  可是南湘的新衣服一推出来,订单数量哗哗地往上涨,对面根本卖不出去衣服,客人去对面都是贪八折优惠的修补活儿。
  仅靠缝补衣服倒是能养活两三个员工,只是他们八折缝补衣服养不活六个员工啊,明显是要亏本了。前两天梅红梅元丽还听到对面员工和客人吵架,说是四毛钱的手工费屁事儿还那么多等等之类的,两个人乐了好久,此时想起来又在笑。
  “现在他们恢复原价的话,客人肯定要跑其他制衣店了。”梅红梅幸灾乐祸地评价:“真是骑虎难下了。”
  “活该!”元丽说。
  “这话可不能出去说。”南湘提醒元丽。
  元丽点头:“我出去肯定不说。”
  南湘睨一眼依人制衣店:“对面的事儿,对面管,我们还是得做好自己,有了强实力,谁也撼不动。”
  梅红梅元丽点头。
  梅红梅接着说:“上午又多了十多个订单,我们今晚继续加班?”
  南湘没有回答,转而说:“我准备招人。”
  梅红梅元丽对视一眼,现在单子越来越多,她们三个最近几乎每天都在加班,做了很多衣服,但是仍旧完成不了订单。
  “梅姐,元丽,你们身边应该有会用缝纫机的吧?可以介绍过来,前三个月,每个月十五块工钱。”南湘郑重地说。
  “几个?”梅红梅问。
  “暂时招三个。”
  梅红梅元丽想不到南湘一下子要招这么多人。
  南湘又问:“有吗?”
  “有是有。”梅红梅看了看店面说:“可是,我们没有那么多台缝纫机,店里也装不下这么多人吧?”
  “所以我准备再租个房子。”
  梅红梅元丽吃惊地看向南湘。
  梅红梅开了几年店,心最大的时候,也就招了一名员工,可是南湘现在又要租房子又要买缝纫机,还要再招三个人,这开销太大了,这超出她的能力了,她说:“南湘,这摊子会不会铺太大了啊?这怎么收场啊?”
  南湘笑说:“这才多大啊?”
  “这还不大,再招三个人,就是六个员工,一个员工十几二十块钱工资,还有布料成本、针线成本、房租、午饭钱、缝纫机维修等等,这开销很大啊。”梅红梅一一算给南湘听。
  “没关系,我可以。”南湘笃定地说。
  “我相信老板可以!”元丽清亮地发声,眼睛里闪烁的都是对南湘的崇拜,她就是相信南湘什么都可以做到。
  南湘走到梅红梅耳边,说了这几天的净利润。
  梅红梅一下睁大了眼睛。
  南湘说:“我可以,不信你在旁边看着,万一不行了,我们见好就收,大不了,就在路边摆个摊,吆喝着‘换拉链,绞裤腿,免费提供针线和拉链,一次五毛钱’。”
  梅红梅一下被南湘逗乐了,说:“行,我支持你。”
  “好,那你就帮我联系会踩缝纫机的。”南湘说。
  梅红梅点头:“没有问题。”
  “明天下午让她们来面试,我上午进布料。”
  梅红梅点头。
  接着三人又是忙碌,第二天南湘在县城买了大批布料,放进后院的储物室里,发现棉伦面料太少了,而且天越来越冷了,是时候做棉衣了,用料什么的,她还得考察一下,不能总是在县城打转,她要去南州市看看,也了解一下南州人的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