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节铁木辛哥的野心
作者:
宝哥 更新:2023-04-17 12:21 字数:2008
毛远山准备在苏联人当中征招军队,这已经是一个不能说的秘密了,基本上在北方这边的人全部都知道,有反对的有支持的,也有一些人想要看看到底行不行的,可以说说什么的都有。之所以会在北方的苏联人当中招募军队,主要就是因为这边的年轻人比较多,身强力壮的让他们在铁路上浪费生命,这是不行的,他们应该在军队当中当我们华夏人的炮灰才可以。当年沙皇俄国可是没少占我们的便宜,江东64屯又是这里屠杀,又是那里屠杀的,除了日本人之外,死在他们手上的华夏人就是最多的了,让你们给我们去当炮灰,那算是便宜你们了,老子没有在你们的地盘上来一场大屠杀,这就够对得起你们的了。
按照毛远山的想法,接下来肯定要进攻关东军的,在进攻关东军的时候,如果是不出动地面部队,那可不知道打到猴年马月了,快要出动地面部队的话,那肯定会造成巨大的伤亡,到时候保安团能不能承受得了这个伤亡还不知道呢。所以招募一定数量的苏联士兵那就是势在必行的了。苏联士兵不值钱,比日本鬼子也值不了多少钱,所以说他们两家的军队在下面开战,那是最行的了,咱们华夏人只负责一些技术支持和空军海军之类的就行,至于陆军,那就交给这些苏联人去就可以了。
当时的时候就有一些人提出了反对,在他们看来苏联的老百姓还是非常爱国的,让他们帮助我们干活可以,可要是让他们穿上军装帮助我们去欺负其他的苏联人,那这个事情估计他们是不会去做的。不过毛远山对于他们的这个说法也没有提出任何的反驳意见,毛远山只是用实际情况让他们知道苏联人是在一步一步的改变的,因为他们连饭都吃不饱,所以想要改变他们那也是非常容易的事情。人在饥饿的时候几乎什么事情都会做的,更何况饿到一定的程度呢,好几天不吃饭,你给他一口粮食,让他到大街上杀人都是有可能的,更加不要说参军了。
这位来自海参崴的民政部长先生原来听到这个要苏联人参军的消息之后,在心里可是把华夏人给骂了半天的,在他看来这些华夏人实在是太狡诈了,怎么什么样的办法都能想得起来呢,可是现在他早就把当初的那个想法给扔了,现在他想着就是如何为自己所在的城市争取更多的名额过来,要知道在苏联人当中只是征兵5万人而已,这是第一批的试验,以后会慢慢的增加的,如果是能够多得到一个人,每个月就能多一块大洋的收入,这已经是相当不错了。按照毛远山那边流入出来的条件,每一个苏联人当兵的时候每天都是可以跟保安团的士兵吃的一样的,而且最要命的是月底还可以给他们一块大洋。
现在他们各个城市在华夏干活的这些劳工除了给他们一部分的现金之外,其他的东西都是用粮食或者是其他的物资抵扣工资的,这对于上层的这些人来说,他们不愁吃不愁喝也不愁穿,给他们这些物资干什么呢?他们当然是要那些真真正正的钱的,但是给钱的渠道实在是太少了。现在如果华夏人真的开始征招苏联人为他们的士兵,那给的这一部分军饷就有机会插手了。对于这个东西,毛远山的政策就是反正人是你们送来的,这钱到底是该怎么花,那也是你们自己的事情,老子不会做到平均这个世界的,也不会想着给那些士兵争取什么应该有的权利,反正最后要是闹起来就把你们给推出去就是了。一届又一届的政府还不容易换了吗?随时都能把你们给换了。
“说起来咱们远东地区的劳动力那么多,仅仅招收这么多人,他怎么可能够呢。据我所知,这几个城市当中都已经是开始甄别工作了,最后一个城市能够拿出来的就得有好几万了,这只有这么一点数额根本就不够分的呀,大家可都盯着这一块肥肉呢,不知道总经理阁下能不能帮助我们活动一下呢。我们海参崴跟别的城市不一样,我们那边是被刚刚占领下来的,只要给中央政府那边表表忠心才行,要不然的话以后有什么好事也轮不到我们海参崴呀,你想库斯克那边他们早就是步入正轨了,还要那么多的名额,干什么呢?留下点儿人帮助咱们总指挥在前线挖炮楼也是好的。”这基本上每个城市的当家人都能把这边的情况给摸透了。伊尔库斯克应该是分到的人数最多的一个城市了,主要是因为那个城市变成了一个军事化的城市,留在那里的老百姓都得迁移出去而迁移,他们还需要浪费钱,就不如给他们一个工作的机会了,这样就能让他们安安分分的过日子了。
“这样的事情你在我这里说一遍也就罢了,外面可是不能这样说的,你要是出去这样说容易引起我们的不团结的。现在虽然是投降的华夏人,但是我们这些苏俄人也要联合起来跟华夏人好好的谈一下,如果我们都能联合起来的话,在定价上肯定就可以有一定的话语权,到时候也不是华夏人想给我们多少就给我们多少了。”铁木辛哥元帅眯着个眼睛说道,只是坐在他一旁的这位来自海参崴的代表却没有跟着他一起笑。
在这个代表看来,铁木辛哥元帅就是在这里过的和平日子太多了,这花花肠子都开始慢慢的升出来了,想着多少钱向着更加的自由,这怎么可能呢?如果毛远山真的是把你们请来度假的话,就不会让你们混的那么好啦,之所以让你们混的好,也就是希望能够用你们的知识来帮助华夏,当然在他们的心里可能不是那么一回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