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文豪[系统] 番外完结_212
作者:
木易少一横 更新:2023-04-24 10:39 字数:2028
“你好,这位就是莫长安同学吧?”《人民日报》的记者脸上带着标准的微笑,对莫长安和《华美日报》的记者点了点头。
同行见同行并没有想象中的尴尬场景,他们跑记者的,可以说只要是叫得上名字的出版社的记者,几乎都认识。
如果说《人民日报》是全权由国家管理的话,那《华美日报》就是国家控股个人管理的企业,是报纸行业的大哥和二哥。
类似于这样的新闻并不需要掌握独家消息,上头巴不得各个报纸都去弘扬传统文化,多一家不嫌多。
“你好。”莫长安向人民日报的记者点了点头。
“我们从微博上看到你发的视频和寻人启事之后,就赶过来了,请问你有时间接受我的采访吗?”
“可以,请稍等一下,这位记者是《华美日报》来采访的,之前我的就刊登在了他们的周刊上。她想跟大山哥聊聊,我去交代两句。”
“好的,去吧。”
莫长安跟王大山讲了一下情况,并把华美报社准备把新闻刊登到《华美日报》上的消息告诉了他,大山喜出望外。
在他师父还有意识的最后几天里,他想的都是他的两位师兄的情况。《人民日报》和《华美日报》都找上来了,这是个意外惊喜,如果他的两位师伯还在世的话,一定是能找到的。
莫长安跟着两位记者一起换了衣服、鞋子进了重症监护室,就连记者的摄像机都被仔仔细细用酒精消了毒。
一般来说,在icu的病人一天只有半个小时的探望时间,而且一次只允许一个人进去。但是王老爷子情况特殊,医生在了解情况之后,主动向上边申请了权限,希望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能够给予他们的帮助。
老年人生病最可怕的不是多年的旧疾,而是身体机能衰退之后免疫力下降而引起的各种并发症。
病床上的王老爷子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瘦了下来,上次莫长安看着还有些肉的脸,颧骨突出,手也只剩下一层皮包着了。
手背和脚背青黑一片,这是每天都要输液导致的,即便是换着地方输,老人家的恢复力也不复存在了。
没输液的手上紧紧攥着的是苗女送给他的刺绣,莫长安轻轻扯了一下,没扯出来。
大家都没有说话,只有两名记者给老人拍了几张照片。
“那是王老爷子的未婚妻送给他的,我的也是根据王老爷子的真实经历改编的。”出了icu,莫长安对两名记者说道。
“难得你有这样的心了,像你这样大的孩子,很多对传统文化都不感兴趣。你不仅发现了它,还深入了解他,并在对他的保护上伸出了援手,难怪上面对你都夸不绝口。”《人民日报》的记者感叹道。
“今天采访结束我会直接把东西发回本部,可能明后天就会刊登在报纸上。而且,如果不出意外的话,你之前拍摄的视频,很有可能会登上新闻。如果王大爷的两位师兄看到的话,有很大可能会来联系他的。”
“真的吗?”莫长安没想过他请人拍的视频也能被新闻联播关注到。
“不一定,我来n市的时候就已经听他们在说这件事了,但是具体什么时候上我也不太清楚。传统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块国家现在抓得很紧,好不容易有一个新闻,肯定是会大力宣传的。”
两名记者交换采访完大山跟莫长安之后便回去了。
该做的、能做的,莫长安都做了,王老爷子的病情不是他担心就能有所好转的,而寻人那边,也不由他来决定,就只能安安心心地学习。空余的时候把这件事分享给武旭华和商景行,让他们也了解一下这一门传统技艺。
网上之前对打铁花热议不断,有人看到莫长安发的寻人启事之后,也帮忙去问问家附近的打铁花的手艺人认不认识王老爷子。但在一直没有新的消息出现之后,热度慢慢淡了下去。
新闻在《人民日报》和《华美日报》上都刊登了,类似这样的寻人新闻在报纸上经常能看到,而传统文化方面的消息是大家关注比较少的模块,所以报纸卖出去之后,并没有像网上那般受到关注。
如果说买《华美杂志》的人会因为的原因把内容吸收进去,那买报纸的人,大多数更关心时事,特别是国事、天下事,他们更乐意看军事、政治上的新闻。
——
这天,毛青民下班回到家,看到上初三的儿子手上拿着一本杂志看着。只有一个多月就要中考了,他正想让儿子好好复习的时候,鬼使神差地坐在了儿子的边上,一手揽住了儿子的肩。
“儿子,看什么呢?今天复习得怎么样了?”
“我上次模考成绩出来了,班上第六。”男孩得意道:“我偶像又写了,这次发表在《华美杂志》上,我特意买来看的。”
“《华美日报》?他新写的是什么?”毛青民挑了挑眉,他儿子的偶像他是知道的,《华美日报》他也是知道的,只不过莫长安居然在《华美日报》发表了?
自家儿子只比莫长安小一岁,虽然成绩还算可以,但比起闪闪发光的莫长安来说还差了点。不过对于儿子把这样的人当偶像,他和老婆是赞同的。
有一位方方面面都很厉害的偶像,也能激发孩子学习的动力,所以对于他儿子提的买书的要求,他们一向不拒绝。
“对,他这次写说出来吓你一跳。”
“我不信,这有什么好吓的?”
“当当当当!”男孩把杂志铺平在毛青民的膝盖上,道:“你看,原来n市也有打铁花的人呢!跟爷爷一样,如果爷爷还在的话就好了,他肯定高兴打铁花被安大写成发表给大家看的。”
打铁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