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年代之农门长女 第56节
作者:
金波滟滟 更新:2023-04-28 22:40 字数:4912
吴队长不高兴,可也没办法,“愿意去插秧就去吧,太累了就说一声。”
蔡颖没有再说什么,但她的神情十分决绝,显然无论如何也不会因为怕累求饶。
派活儿还在继续,过了一会儿,就轮到了鲁盼儿。
吴队长就半笑不笑地问:“蔡颖都主动去插秧了,你也一样吧?去年你参加插秧,就干得不错嘛!”
要是没有昨天杨瑾的再三叮嘱,鲁盼儿恐怕就要答应了。
吴队长用的激将法,为了让自己能下田插秧,他甚至承认了去年自己插秧不错。
鲁盼儿骨子的倔强就被激发了出来,她虽然怀了身孕,但还是能参加最累的插秧,并且还会做得很好。
可现在的鲁盼儿却不想争强好胜地去插秧了,毕竟最重要的是孩子,她微微一笑,“我还能干得很好,却没有必要——没听说过哪个生产队安排怀孕的妇女干最重的农活儿。。”
吴队长嗤笑了一声,“穆桂英身怀六甲还能挂帅大破天门阵,鲁老师还没怎么样呢,就连插秧也不能参加了。”
过去的几任队长在生产队里都是一呼百应,十分有威信,偏偏到了自己,就没有一件事顺利的。
吴队长不觉得自己错了,却几次去请教万书记,整个农闲时都在家里用心琢磨,怎么对付红旗九队这群不听话的社员们。
首当其冲的就是鲁盼儿。
吴队长再三琢磨之后,觉得自己所有的不顺利都是从鲁盼儿开始的。
如果鲁盼儿答应嫁给万红宇,那么就不会有后面的所有事情了。
吴红不会被胡干事的许诺迷住了眼,一门心思嫁到了万家——最初吴队长也是愿意的,万家的条件比起女儿先前订亲那家不知要强多少,纵然万红宇有些不好,也差不多弥补——毕竟万家有权有势。
吴队长心底里一直想借着万家的权势成为公社干部,那可是真正有城镇户口,有工资的国家干部,不像生产队长其实还是农民。
但是,万家只给女儿办了户口、找了工作,却没有帮吴家的忙。
自己到现在还依旧生产队长,户口也依旧在农村,家也没有搬到公社。
女儿其实也不痛快,嫁到万家是奔着万家的条件去的,可真正要在一起过日子的还是女婿,而女婿毛病实在是太多了。
偏偏自家还什么也说不得,只稍稍提了一句半句的,万家立即就顶回来,红宇要是什么都好,就不会找农村姑娘了,何况还是你们家主动找上门的。低门攀高门,吴红又有什么办法,只得把火气都发回了娘家,尤其看不得哥哥对嫂子好。
所以,受气的就是儿媳了。
吴队长觉得自家媳妇、儿子、女儿都过了些,但是他恨的还是鲁盼儿。
如果鲁盼儿嫁过去了,非但这些事都没有了,自己还能因为是媒人,大有功劳,而与万县长、万书记关系更好。
于是,吴队长一心想整治鲁盼儿,只要与鲁盼儿有关的事,他都想方设法为难,可到了现在,鲁盼儿还过得好好的,不,其实是更好了。
她嫁给了知青杨瑾,婚礼办得很隆重;小两口过得甜甜蜜蜜,结婚后就去了上海,买回许多大家从没见过的好东西;盖了新房子,与红旗九队各家的都不一样,还安了暖气……
吴队长就是想安排鲁盼儿插秧,让她辛苦,最好再出点儿事,女人怀孕时很容易出事儿的。
但不管怎么恨鲁盼儿,吴队长都知道这些心思不能表露出来,安排一个孕妇插秧,怎么也不说不过去。而且,社员们一定会反对,现在生产队里不知怎么形成一种风气,专门跟自己做对。
一个人对上几十上百人,就是有队长的权威也不大够用,吴队长经常处于下风,不得不让步。
吴队长很苦恼,特别请教了万书记。
万书记过去在八队当队长时经历了好多类似的事,经验很丰富,便教了他许多策略。
这个冬天,吴队长只要有空儿就认真琢磨,现在一一说出来,觉得还挺有道理的。
第95章 杨门女将
杨瑾站在鲁盼儿身边, 听吴队长说起了穆桂英就笑了,“穆桂英挂帅, 身怀六甲大破天门阵的事儿不是真的,而是后来的人们编出来的。”
杨门女将穆桂英挂帅,大破天门阵,阵中产子……这些故事在红旗九队流传很广,许多人耳熟能详,从没有人怀疑过那是假的。但杨瑾也是他们一贯相信的最有学问的人,先前好多事儿都证明了的,便都吃惊地问:“不是真的?”
“当然不是。”杨瑾笑笑, “这个故事是有人特别编出来的。”
大家都不解了,“为什么要编个这样的故事呢?”
“因为宋朝太弱了, 靖康之难,宋徽宗和宋钦宗父子和许多皇室宗亲被金国掳走, 大半国家被金国占领,历史上最有名的国耻。男人们没有本事收复故土,于是编出一个杨门女将大败金国,骨子里就是想把责任推出去。”
“杨瑾, 你不信杨门女将能打仗就是瞧不起妇女!现在是新社会, 男女平等, 妇女也顶半边天!”吴队长立即严厉地批评他。
“不信杨门女将并不是说男女就不平等了, 也不是说妇女不如男子。”杨瑾一点也不急, 还是从从容容的,“就算杨门女将的故事是真的, 这些寡妇们上阵打仗是因为没有男人了,现在我和鲁老师结婚了,重活累活儿自然有我,怎么也不用让一个孕妇去插秧。”
大家就都笑了,“可不是,我们九队这么多男劳力,哪里用怀了孕的女人插秧呢。”
吴队长想了许多天的说辞,被杨瑾几句话推翻了,就冷笑一声,“怪不得大家都说杨老师不知怎么讨好媳妇了呢!”
这些天,村里一直有不少男人笑话杨瑾,说他疼媳妇疼孩子有些过了,但大家的笑话里多半是善意,到了吴队长的口中,就成了满满的嘲讽。
杨瑾倒是不恼,“谁都有母亲、媳妇、女儿,母亲生我养我,子欲孝而亲不待;媳妇为我生孩子很辛苦,怎么对她好也不为过;将来我有了女儿,想到她也会嫁人生子,一定要比儿子更疼些。”
一时之间,男人们倒还罢了,女人们就都站在了杨瑾一边,“可不是这个道理?谁不是娘生养的,知道孝敬娘,也应该知道疼媳妇!”
吴队长不知自己怎么又成了大家的对立面,一时之间拼命想怎么反驳,连派活儿都停了下来。
吴九爷生气地喝道:“去年春耕第一天就误了农时,水稻产量下降,今年派活儿就耽搁住了,你这个队长怎么当的!”
水稻产量下降,吴队长被全村人骂,自家也受影响,但是不知从何时起,他早不像过去一样把种田当成最重要的事儿,便不讲理地嚷道:“一个两个的,都不听队长派活儿,能不耽误农时吗?”
“那是因为你心思就不正!”小春婶儿就高声说:“蔡颖要插秧就让她去呗;鲁老师才怀了孕,正适合去拨秧,有什么可磨蹭的?派个活还扯杨门女将呢,我看你就是金兀术!”
金兀术正是杨门女将故事中最坏的人,大家就全笑了,“小春婶儿派活儿比吴队长还清楚,把吴队长比成金兀术也比得合适。”九队的水稻减产,大家分的粮食少了,不都是因为吴队长?在大家眼里,他其实比金兀术还坏呢。
吴队长听了心里不痛快极了,好不容易想出杨门女将做说辞,却被说成金兀术,就气哼哼地说:“杨瑾刚刚说了,杨门女将的故事是假的,当然也没有金兀术了。”
“虽然杨门女将的故事是杜撰,可金兀术却是历史上确有其人。”杨瑾笑着补了一句,“他是金国开国皇帝完颜阿骨打的第四个儿子,演义里便叫四太子。”
“看,我说的不错吧。”小春婶儿就得意地笑了,许多人也附和着笑,将吴队长笑得心里不自在极了。
意识到让鲁盼儿插秧是不可能的了,吴队长赶紧将活儿派了,不再面对大家别有含义的笑容,“大家下田劳动去!”
偏偏小春婶儿还在好奇,一路走一路问:“杨老师,没有了杨门女将,是谁把金兀术打败的呢?”
“岳飞、吴玠、韩世忠等大将都与金兀术交过手,这里面还真有一位奇女子,名叫梁红玉……”
小春婶儿就高兴了,“果然还是有女将军吧!”
“女将军”,吴队长听到都生气,就马上骂了过去,“你想当女将军呀,做梦吧!”
小春婶儿可不气馁,“现在不打仗了,不当女将军也没什么,可我要当生产队长保准儿比你强!”
许多人就嗤嗤地笑了,“红旗三队就是女队长,听说大家都挺服她的!”
听着大家的说笑声越来越远了,鲁盼儿的嘴角还向上翘着呢。
杨瑾还真是什么都懂,而社员们真是有趣儿。
至于吴队长嘛,到了最后,他也没给自己派活儿,不过自己就默认是拨秧了,毕竟小春婶儿提过,大家也都同意了。
陈婶儿也是这么想的,笑着向她招手,“来,我们在一处拨秧吧。”
第96章 相互吹捧
拨秧是俏活儿, 因此这里多是与吴队长有关系的人:吴队长媳妇儿、吴队长亲戚、吴队长的亲家……
唯独陈婶儿不是。
吴队长把自家人分去拨秧时也曾想把陈婶儿换下来,可是陈婶儿却自有办法, 始终没有被排挤出去。现在,鲁盼儿来了,她正好多了一个伴儿。
鲁盼儿也愿意跟她在一起,两人携手进了队部。
东北的春天来得晚,为了保障水稻有足够的生长期,只能提前在室内提前育秧。
春寒还没完全退去时,社员们就在队部的几间屋子里开始选种、浸泡、育秧了,屋子里的温度用炉火调高, 秧苗长了起来,天气也转暖了, 正好将秧苗拨下插到水田里。
“拨秧不难,就是要小心, 千万不能伤了秧苗的根,要么移到水田里就不容易成活了……”陈婶儿知道鲁盼儿是每一次拨秧,就笑着告诉她,“很容易上手的。”
确实比插秧容易得多, 而且拨秧并不蹲, 可以坐在木凳上, 鲁盼儿虽然怀了孕, 却也没觉得累。
一进育秧室, 大家赶着拨出一些秧苗,一把把的用稻草捆好, 看着运秧的人送走,接下来的活儿就不急了。
拨秧总要看着插秧的进展,一下子拨下太多不能及时插秧就会浪费,大家慢悠悠地扯着秧苗,说着张家长李家短的闲话儿。
吴婶儿与她的亲家和几个亲戚说得十分热闹。
鲁盼儿就知道了为什么去年吴红和蔡颖能在育秧室里打起来,那时候拨秧的人更多,而活儿是一样的,大家闲着的时间更多,然后就生了事儿。
眼下吴队长媳妇与她家的几个亲戚凑在一起,分明要将陈婶儿与鲁盼儿晾到一旁。
陈婶儿仿佛没看到似的,一边拨秧一边笑着说:“我早知道你是好生养的,结婚没几个月,果然就传出喜信儿——而且这胎一定顺,你只管放心。”
鲁盼儿笑笑,“我没担心呢。”
“心里舒舒坦坦的,孩子就会长得好。”
“嗯。”
“唉,建军就是傻,”陈婶儿降低了声音,“人家首长的女儿能看上他吗?他向人家提了一句,立即就被回绝了,说是正在读书,没有心思谈恋爱,其实就是觉得他癞□□想吃天鹅肉——他再找不着你这么好的媳妇了,倒是杨老师有眼光,你们也很般配。”
也许陈婶是怕自己恨上建军,每次在自己面前都要骂他几句,鲁盼儿就摆了摆手,“过去的事儿就不要再提了,我现在跟杨老师挺好的。”
陈婶儿就又转而担心建国,“也不知道他第一次插秧能不能受得住?”
今年建国被派去插秧了,陈婶儿也没反对,他已经十八周岁了,在农村正是壮劳力,应该干最重的活儿。
鲁盼儿就笑,“先前陈婶儿还劝我不要担心跃进,现在到了建国,又白白操心干什么?”
陈婶儿也抿嘴笑了,“可不是!不过,当妈的心就是这样。”
鲁盼儿点了点头,她可不是随便应和陈婶儿,而是真有了这样的感触,自己肚子里的这个,还小小的,没降生到世上,可她已经开始操心——就比如今天,若不是因为肚子里的宝贝,自己早就去插秧了。
陈婶儿是过来人,什么都明白,“人正是这样的,所以我又是恨建军,又是怕他一心攀高枝儿,将来吃了亏。”又悄悄指了指那边的吴队长媳妇儿,“有苦说不出,还要在人前装样子……”
果然,吴队长媳妇儿正在向亲家比划着说:“小红婆家过的日子真像神仙一样:水不用挑,打开水龙头就流了出来;烧火也不用秸杆,而是用煤;还有啊,到了冬天,不用烧炕,有暖气——哎,鲁老师,万县长家的暖气可比你们家的还要好,县委大院有一个锅炉房,一进十一月就一起烧火,呦!屋子里暖和的跟开了春一样!你们家要自己烧火的,只能算是土暖气。”
鲁盼儿见吴婶儿把话头引到了自己身上,知道因为自家的新房加了暖气,她心里不自在了,就笑笑说:“县委大院那是集中供暖,我们当然比不了。”她和杨瑾也从没想过跟谁比,只过自己的日子就好。
“对了,集中供暖!我总记不住这些新名词儿!”吴队长媳妇儿就又说:“万县长生活可好了,经常吃肉,鸡蛋更不算什么,小红现在到了县委大院的食堂工作,中午还能免费吃一顿好饭好菜呢!”
陈婶儿就又笑着向鲁盼儿使了个眼色,似乎在说:“你看,我没说错吧。”
鲁盼儿也回了她会意地一笑。
万红宇的乌糟事儿,红旗九队的人都会时有耳闻,吴红心里指不定多难受呢,吴队长媳妇岂不知道?但是,她再不肯于大家面前露出一句不好的,只能夸万县长家里条件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