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1章 西夏又遣使了(感谢盟主财叔宁打赏
作者:布袋外的麦芒      更新:2023-03-07 19:51      字数:2178
  党项人确实是真的明白什么是火器的威力了,也真的明白大规模对战时,火器对于原本的军备,有多大的优势。
  不管是王韶的偏师拿下河西走廊,还是王韶与李宪会师后歼灭黑山威福军司,这些兴庆府也知道了,但毕竟没见识战场。
  而狄青、种鄂以及郭逵,在大包围圈形成之前,一直是压制着,没有发力。
  而高遵裕部,本身是诱饵,又深处敌方境内,战力根本就不敢全力发挥。
  结果,但大包围圈形成之后,又有了各种各样的忌讳……
  直到朝廷这次的诏令抵达,各自才真正放开了去打。
  从被大宋遣返了使臣,兴庆府的野性被激发,悍勇的一面表现的淋漓尽致。可惜,在绝对优势下,不是靠个人勇武就能逆转战局的。
  这一次党项人的悍勇,被犀利的火器摧残的不是一点两点,是一种彻底的摧残。
  先是组织大规模骑兵冲锋,结果,宋军以一种全覆盖式的火药弹打击,使党项人的冲锋还没有形成趋势前,就已经奔溃了。
  说白了,打战打的钱粮。宋军推进的前线,是密密麻麻的投石机、床弩在抛射火药弹,再近一点是虎蹲炮、神臂弩,同样射出的是火药弹。
  党项人从步卒、轻骑兵,到引以为豪的铁鹞子,所有的军种都尝试了,都是同样的结果。
  以铁骑为前军,乘善马,重甲,刺斫不入;用钩索绞联,虽死马上不坠。遇战则先出铁骑突阵,阵乱则冲击之;步兵挟骑以进······这就是兴庆府的铁鹞子作战方式,是大夏景宗所创,可以说是兴庆府最后的手段。
  铁鹞子自成军以来,可以说是无敌的存在。不管是对战吐蕃、回鹘,还是与北辽作战,铁鹞子一出,基本上可以凿穿任何防线。
  然而,在与新式宋军对战时,铁鹞子别说冲击到宋军的阵前了,就连一次像样的冲锋都无法形成。
  千人对的铁鹞子,这几乎是兴庆府在大规模作战时的最大编队了。结果是,还没来得及冲锋,就被火药弹覆盖了。尽管兴庆府针对战马做了火药弹的适应性训练,仍然扛不住密集的炮火轰炸。
  铁鹞子铁索相连的作战方式,间或的死伤,更是拖慢了战马的冲锋速度,连接成片的铁鹞子,直接就成了宋军炮火的靶子。
  这战根本就没得打!
  兴庆府不得不再一次遣使到汴梁了······
  “停战吗?”
  前线指挥部也需要针对西夏遣使的事宜商讨了。不过,现在前线指挥部聚堆商讨更容易了,各路大军已经完全衔接了,彻底的无缝衔接。
  “不知这一波攻击,党项人的伤亡如何?”
  这时候,各路的文佐帅也正聚在一起汇总各路在这一波攻击中的歼敌数。
  “这一波攻击,各路大军总计歼敌六万七千六百八十余······”
  章惇在这场合是以文佐帅出面的,他在看到这数字时,都有点不敢信。这才打了几天?三天还是五天,直接歼敌的数量,几乎与前期所有战事加起来都多。
  这时候,他也是真的明白种建中所分析的······官家和朝廷确实没有真要杀绝党项人的想法。
  就现在围困西夏的大军,任何一路都可以一路推进,直接拿下兴庆府。朝廷之所以转这么大的圈,谋这么大的局,耗费这么大的钱粮,是要真正的平灭党项,不让其北逃流窜。
  同时,也是营造这般的围困大势,迫使兴庆府投降······
  “战事一方提出议和,依惯例,一般都是要停战的。除非如上次那样,兴庆府要求无理被朝廷拒绝议和······”
  “即便是再战,也需要朝廷诏令,否则我等前线军伍是不能在议和期间擅自挑起战事的······”
  “停战可以,但末将以为所谓停战不应该是单方面,而且,末将以为,在停战期间,所有防线不得松懈,严防兴庆府趁机突围,或者发起攻击!”
  党项人的出尔反尔对于有过西军经历的将帅和军卒,没人不清楚。第一次议和,是党项人以为大宋也就那样;这一次议和是真的被打疼了。
  要说党项人就这样真的臣服于大宋······都觉得不会那么简单。所以,戒备是必须的。
  前线指挥部决定,各路大军在停战时,也必须保持激战时的状态。同时,各路文武帅帐分设与两路大军的衔接处,并且是一文一武的衔接,或者是主副帅衔接。
  西夏的使臣又来了······这一次整个汴梁都关注着。前方大军的胜战,随着红翎递报次第的传入朝廷,汴梁人都知道,兴庆府时日不多了。
  整个汴梁都在揣测西夏遣使的诚意······再没有第一次泄露机密的传言了。
  郑侠估计是第一个被朝廷惩罚,却被整个汴梁乃至朝廷臣工同情的官员。毕竟,郑侠的泄露,让整个汴梁时隔多年后,又有了议论朝廷大事的机会。
  “不提条件?只说臣服内附?我怎么感觉不真实呢?”
  韩琦曾经主过西北,岂能不知道党项人的习性?他绝不相信兴庆府会真的无条件投降。
  “也不是不可能吧,毕竟在大军猛攻之下,兴庆府被收复也是指日可待的事······”
  王珪已经在考虑酝酿怎样的诗篇,才能彰显出这一届内阁的功劳了。西夏人无条件投降,也是需要在诗篇中体现的,是大宋中兴之势的佐证。
  “党项人什么习性,想必诸位都清楚······不对!官家,朝廷需要紧急诏令,着令前线不得松懈,老臣以为,兴庆府要突围······”
  整个内阁中,带过兵的好像也就韩琦和文彦博,韩琦能有这样的觉悟,倒也对得起一个知兵事的名头。
  “韩阁老,稍安。前方的策略奏报刚到······前方将士还是可以信任。”
  富弼也是刚刚浏览了通进院传递到勤政殿的前方奏报。
  首尾衔接,无空档围困,文武协作,精诚合作······官家的分兵分权策略,再一次得到了体现。没主导整场战事的臣工,偏偏配合的比有主帅还严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