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1章 换个角度
作者:布袋外的麦芒      更新:2023-03-07 19:51      字数:2186
  在五六百死士找不到跟脚时,其实已经说明调查的方向偏离了。
  赵曦因为怒气和心底的回避,也没有真的静下心来全盘考虑这件事。
  说富弼是给范纯仁提了个醒,倒不如说是让赵曦冷静了。太子遇袭的严重性,恶劣性,以及有些不可描述的原因,虽然不至于让赵曦乱了分寸,但确实是让他没能做出最正确的判断。
  朝堂办理各项事务的公开,抵报的发展,只要是有心人,不难从中看明白朝堂的办事流程。不管是皇城司还是监察衙门,第一时间的调查方向,很容易被提前预防,并掐断可能顺藤摸瓜的线索。
  这一系列的调查,说起来是反应迅速了,可若是有了提前防范,或者从谋划袭击太子时,就已经避开了朝廷可能调查的方向,也就意味着,这一系列调查的方向错了,也就有了时间差,能更好的抹杀掉其他线索。
  这是自己决断的失误,赵曦没有甩锅的习惯······只是叫停了监察衙门的调查。
  具体接下来怎样做,赵曦需要理清思路。他没想过就怎么过去,这是触及底线的事件,不管是涉及到任何人,赵曦都没有妥协的想法。
  “礼部提出让太子出席庆典的第一任是谁?”
  富弼被官家这话给问愣了。转而一想,也就明白了。在太子出外历练的阶段,朝堂似乎忘记太子这回事了,就跟先帝执政前期一般,一直没有太子参与朝政,这也是内阁没有想到这一层的原因。
  该不是怀疑礼部参与此事吧?富弼有点发毛,朕担心官家因为太子遇袭事件迁怒于朝堂,从而引起朝堂的大动荡。
  不过,不管官家到底是怎样的意图,这个问题他没法回避。
  “回官家,这需要礼部奏报。”
  谁也没法回避这个问题,礼部也如此。更何况,礼部对于太子遇袭并不知情,在内阁征询时,欣然的奏报了提议太子参与庆典建议的臣工······以为这是要擢升的前提。
  “蔡卞?”
  这个名字赵曦有些熟悉。
  “回官家,蔡卞为政和八年进士及第,与其兄长蔡京同年考中,一时传为佳话。福建路兴化军蔡氏为世家大族,先帝朝累赠少师者,蔡襄蔡君谟也是兴化蔡氏,谥忠襄。”
  “内参总编撰,监察衙门副总监察蔡确同为兴化军蔡氏人,与蔡卞、蔡京、蔡襄等为同族族人。蔡卞官声尚可,与三年前入京,任礼部郎中,从六品职。”
  “官家将大礼议交付礼部主导后,蔡卞在礼部议事时提及太子是否参与一事,被采纳,从而奏请王珪王禹玉,经内阁议定后奏请官家的。”
  富弼将蔡卞的由来,以及整个过程简要的做了陈述,不增不减,实事求是。富弼不觉得蔡卞在此事上会有什么差错,反倒是应该受奖的。
  “哦,可造之材。内阁议定擢升其一级吧,拟为正六品可否,内阁定一下。”
  自己理会错了?富弼好像有点随不上官家的思维跳跃。本以为问询礼部首倡太子参与庆典,是官家要从礼部打开太子遇袭事件的切入点,没想到会是擢升。
  至于目的是什么,只有赵曦自己清楚。
  既然是一个谋局,自然该有谋局具备的步骤。每一环都可能是突破点。
  任何事情在一种顺畅的过程中,都会令人习惯,朝堂也如此。没有太子在朝的朝堂,也是一种习惯,更何况还是整个国朝被平灭西夏大胜的兴奋中。
  就在整个朝堂,乃至国朝都处于一种兴奋中时,就连自己都没想过召回太子来参与此事。偏偏蔡卞就想到了。
  第一种可能是蔡卞跟太子有交集,或者和太子相熟并了解太子历练的情况。第二种可能,就是蔡卞在时刻关注着太子,并且知道太子的近况。
  这都需要调查。
  赵曦让王中正把所有蔡卞这些年任职的档案都翻出来了,并且将吏部的历年遣任何考评一并拿来了······这不奇怪,甚至没人觉得奇怪,都觉得这是蔡卞赌对了,一个首倡,变成了将来的前程无量。
  若其中没有什么其他的因素,这确实可以注定蔡卞的未来不可限量······毕竟是被官家关注到了。
  可惜,赵曦没有找到蔡卞跟太子任职有任何交集的地方。那只有一个可能,蔡卞在关注着太子。
  “吉甫,朕想知道,关于太子出外历练的事,以及太子任职擢升的情况,你是否跟你的门生有过交流?”
  吕惠卿是蔡卞大考那年的主考官。虽然国朝并没有座师的说法,但也存在进士及第后对主考官有尊师的行为。就如嘉佑二年,那一批人对欧阳公的尊重是显而易见的。
  蔡卞入京后,跟吕惠卿多有往来。
  但赵曦一直认为吕惠卿是个聪明人,是一个最懂得什么可做什么不可做的人,是一个权力欲望强烈,并且唯上的人。
  他甚至对于有提携之恩的王安石都是泛泛之交,跟同年也没有深交的,对于那些还看不出成就的门生,吕惠卿应该不存在以诚相待的可能。
  不过,赵曦还是需要证实一下。对于吕惠卿这样的人,不能用拐弯的方式,越直白他越明白。
  “回官家,虽然臣对太子的任职情况了解,但也知道朝廷保密法令应该如何遵守。所谓门生,就连臣都是天子门生,万不敢以师与臣工相交。蔡卞与臣一定程度上视为同乡,虽有往来,尚不足让臣坦诚相待的程度。”
  跟聪明人的交流就是这样,一个问话,就能窥明白全貌。
  “此事到此为止吧。河西走廊打通后,市易事务要比原本复杂很多。走陆路往来于西番与国朝的商客,跟走海运又有不同,在制定价格和税收时,市易寺要有所区别。”
  “国朝与西番各国的商贸往来,不能局限于一种途径。因为前朝后期的动荡,导致河西走廊的商贸往来锐减,甚至荒废。如今国朝再次贯通,市易寺要对其呵护,争取恢复前朝的鼎盛时期的繁荣。”
  “市易之事,关乎国力,是一个需要有全局观格局的官员担任的。你很不错!”
  同样是对吕惠卿这样的聪明人,有些话却不需要完全说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