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庶女的庶子 第127节
作者:
明照万里 更新:2024-02-18 15:32 字数:3848
赵辰之不意外师弟的能力,只是想着,查到了夕南国,接下来就该仔细查问身份了。
等他们都散了,宋朗旭再三沉思,跟上了赵辰之单独说话,“师兄,有个事我想跟你商量,问问合不合适。”
“什么事情?”
“就是那群盗盐方的,我估摸着身份低不了,要不是大官子弟,就是勋爵后人,我们擅自处置,容易引起问题,要不还是六百里急信交到京城,告诉皇上吧!”
他肩膀不够宽,可能背不起这么大的锅。总之有问题,找老大!
赵辰之思索着:“我也觉得对方身份不凡,但是不至于吧......”
宋朗旭沉重的打断他,“蒋家也是国公府,蒋爷爷就这么一个独苗苗孙子,派出来的护卫能是一般人?百里挑一都不为过,这群精英打不过的,能是什么人?”
赵辰之咂舌,“好吧,你说服我了,写信!先送到京城再说!”
“不急不急,先等我几个时辰,我把那些人的长相都记了下来,画成画像,一并送去。”
“还是师弟想的周到,事不宜迟,马上回去。”
宋朗旭的画技一般,但在画人像上很有一手,抓特征抓的特别准,令人一看就能明白对方长什么样子,恍如站在眼前。
他歇都不歇,一口气画了十来幅,把几个头领模样的人都画出来,少不了那两个住单间的。
然后写了一封短信,将事情经过一一交代,盖好火漆,六百里急速送到京城。
总之,这事不能慢。
第一百六十一章
三份信件分别朝着京城出发, 快马加鞭的,争分夺秒呈现到了隆庆帝的案头。
隆庆帝看了三封信件的署名和厚薄,嘴角一歪。
乔仁的信最薄, 赵辰之的中等, 宋朗旭的最厚, 好大一摞!
也不知道写了什么, 莫非是把一路上的见闻全都写了进去凑数?虽然有信件直达天听的权利,也不能这么用吧?
不过隆庆帝倒也不讨厌, 有事慢慢说的感觉,只觉得下次得说说他,要分清轻重缓急。
想了想, 隆庆帝先拆了乔仁的信件,乔仁胜在忠心做事, 他应该不至于说什么偏听偏信的话。
果然,乔大人的信件中规中矩把近日发生的事情说了一遍, 丝毫不带个人想法。
隆庆帝在看到成功抓获匪徒后高兴的一拍桌子,“好,干得好!”
也让那些人看看, 敢不敢伸手,伸手的后果是什么!
接下来他继续看赵辰之的信件, 赵辰之的重点就放在匪徒上,几次审问问不出身份,有些疑心对方的身份, 难以决断所以请皇上圣裁。
倒也是,的确很奇怪, 隆庆帝也想过谁也胆子偷盐方这个问题,最后得到的答案跟赵辰之差不多, 必然是他们管辖不到的地方,才敢。
那重点就落到这些人的身份上了。
他继续拆信,宋朗旭的信其实写的很简单,重点是后面附送的画作。隆庆帝拿起第一张,噗一声茶水就吐了出来。
天爷呐!他看见的是谁!
隆庆帝瞪大眼睛,再三确定,他真的没看错!
这不是夕南国的小王爷吗?!
艹!
隆庆帝连忙去翻剩下的画像,醉醉的发现,一个是巧合,两个总不是巧合吧?
除了夕南国的王爷,还有御前侍卫首领,以及皇商首领等等......
夕南国在十年曾经过来上供过,故而隆庆帝还记得他们的模样,十年过去,又是青壮年龄,模样自然没有大变。
隆庆帝都不知道说啥好了,这算什么事呐!
但随即他立刻反应过来,这可是送到手里的把柄,不管是打算用来干什么,是擒杀还是当质子,都是利器!
隆庆帝放下画像,来回在书房踱步,思路理清后,当务之急就是,先把人押送到京城再说。
砚州虽有守卫,但众人都不知道小王爷身份,万一走漏风声,再把人质抢回去,那就白高兴了!
事不宜迟,立刻就要派个武将去带人回来。隆庆帝刷刷写下命令,令人带上一千精兵,速速朝着砚州出发。路上不惜粮马,一定要第一时间赶到。
*
信件送出后,宋朗旭总算是放了半颗心,等着回复,偶尔他回去牢房看几眼,越看越觉得自己的主意靠谱。
这伙子人问题好大,要是砸手里,他们可咋办?
只是他也万万没想到,来的阵仗这么大,呼啦啦的瞧一大群精兵就陈列在砚州城外,把赵辰之都吓了一跳,险些以为出了什么大事。
幸好来的将领也提前带了信物和信件,呈给乔大人和赵大人分别看过后,这才小心转移人犯。
这么大阵仗,住单间牢房的两位自然明白,他们的身份暴露了。
二管家一声长叹,一步错,步步错啊。要不是主人一时兴起,非要过来看盐方盗窃的事情,又怎么会轻易被人捉住?在捉住之后又没有奋力反击,全力一搏,又怎么会进了牢房?
唉!
这二人将要上囚车时,二管事突然发话,“我想知道,你们到底是怎么发现我们是夕南国人呢?
这是我唯一的请求。”
他面朝着宋朗旭的方向。
此情此景,多数人都会满足败军之将的最后愿望。
但,宋朗旭偏不!
他恶劣一笑,“为了避免你们路上无聊,不如留下这个疑问,一路慢慢猜?”
二管事气个仰倒,最终还是上了囚车。
将领客气点头,一刻都没听,纵马扬鞭马上出发,整个过程都没超过一天。
人被送走了,烫手山芋交出去了,乔大人才松了气。
为了避免泄露消息,他们都没能得知对方的身份,只是从郑重的对待中猜出,多半是个大官。
“这意思,应该是要拿银子赎人吧?不知道会卖多少银两?一万还是两万?”
“至少也要五万吧!我们还费心抓了一回。”蒋学文嚷嚷着,“要是能分我点,就好了,也没白忙活一回。”
宋朗旭笑他钻钱眼了,蒋学文振振有词反驳,气氛很轻松。
谁也没想过匪徒的身份,竟然会是如此。
*
等人送走了,他们全都安心下来,精神状态才放松下来。
自从开始闹出火烧密室的事来,乔大人都绷紧了神经,全神贯注的做事,生怕出了纰漏再给事情办坏了。
他虽能力不佳,但胜在自知之明,自然把气氛搞的轻松愉快,让所有人都能放心。
蒋学文还把护卫们都放了出去,让他们各自采买些土特产,难得来一趟,怎么能够不带点东西回去呢?
过了几天松快日子后,更要紧的一件事开始提上日程,就是改进制盐配方。
这些日子制盐作坊跟府衙风声都很紧,人人自危,他们嗅到不对劲的味道,紧紧的缩了起来,生怕遇到什么危险。
好在后面逐渐放松了,看着没那么紧张的,他们才敢伸出头来。
而听到新方成功的消息,更让制盐作坊的人兴奋以极。忙活了这么久,新方终于成功了?!
乔大人借机安抚人心,直说之前有人想要偷盗新方,所以才巡察了一段时间,现在贼人捉住了,他们也能安心了。
有人想要偷秘方,这不是砸他们饭碗吗?工匠们异常气愤,听说人抓到了,这才转为欣喜。
他们心里憋着一口气,表现着就是格外卖力,很快就用新方做起试验来,成功去掉了盐里的苦味,变成了白花花的盐。
乔大人看着这手法跟变魔术一样,不禁好奇:“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对此宋朗旭早就想好了措施,免得引人怀疑:“乔大人见过木炭吧?其实木炭研磨成细粉,有非常强的澄清能力。”
说着他举起事先准备好的竹筒,灌入木炭粉后加入棉布和小石子,再把混浊的泥水倒入竹筒里,再从竹筒底部漏下来的,就是干净的水。
“我就想,既然这样,能不能用来过滤盐水呢?试过之后效果不佳,于是又改成草木灰水,再三尝试,终于发现用草木灰水效果最好,能够去掉杂质和苦味,做出质量更好的盐来。”
乔大人不明觉厉,只能点头:“原来如此。”
“总之不管怎么样呢,现在新盐方已经成功了,可以大批量生产了!”赵辰之兴致勃勃,“我们自然要拿出一点子成绩来嘛!”
这倒是,折腾这么久,不就是为了新盐方吗?他们将其中最重要的几个步骤交给专门的工匠保密,剩下的就看运气了!
这座制盐作坊本身很成熟,工具熟手一应俱全,全力开动之下,很快就造出一批盐来。
虽然稍稍耽误了时间,但成品的出品率,比以前高了三倍!也就是说,至少能够把盐的价格降下来一半。
那可是盐啊,日常生活里少不了的盐,只要大量生产,就能降低价格,丰富物产,什么咸鱼腌菜都能开始生产,冬天的菜色也能丰富不少。
宋朗旭想到腌肉腊肠这种特色菜能够端上百姓餐桌,觉得自己忙前忙后的,也不算是辜负了。
新盐出来了,出于谨慎,先在砚州城内的大街小巷售卖。百姓的态度是非常欢迎的。
因为砚州产盐,价格并不算昂贵,但是发黄发焦,掺杂杂质都是通病,有了这种新式盐作为对比,百姓们一瞧,品质提升了一截,价格相差无几,自然更愿意购买新盐。
卖了一段时间,并没有百姓反映出现什么问题,还把囤积居奇的商人误伤了一把。
到了冬天盐通常会涨价,他们留着本来打算到时候再卖,没想到被新盐误创了,一看没销路,连忙把旧盐打折出售,也算意外之喜。
乔大人看着满大街的盛况,觉得自己的任务总算完事了,能够交差。
剩下的都是些收尾工作,按部就班即可,乔大人跟赵辰之商量,要不然他就带着成品盐先回京城复命?
赵辰之自然不会阻拦,甚至还要好生护送,让人好端端的回去。
乔大人都要走了,宋朗旭自然也没借口留下,也要离开。
他心有不舍,赵辰之却比他想的开,“山高水转,总有再相逢的一日嘛,这次不就是意外之喜吗?”他拍了拍宋朗旭的肩膀:“我们京城再见!”
他如此爽朗,宋朗旭只好收起心头不舍,也随着乔大人一起回京了。
来的时候匆匆而至,回去却能放慢脚步,缓缓而行。
蒋学文还偷偷问:“这次差事办的好,不知道会有什么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