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古代靠种植药材发财致富 第146节
作者:
霜白月明 更新:2024-03-29 15:56 字数:4692
这很明显的突然袭击的寒流,半夜而来打断了所有人的节奏。
李小寒想到田地里大量的还没有做好防冻措施的庄稼,便觉得心发慌,李贤东这个老农民的脸色,让她觉得颇为不妙。
春夏季的那一场旱灾,虽然他们已经提前努力做好了各种防旱措施,也向朝廷申请减免了赋税,通过与江南的贸易缓解了粮食的危机。
但是,民间的存粮,还是受到一定影响的,大多数人都是勒紧了裤腰带,等着明年开春。如今,又来一场冻害,影响多大还没有人知道。
心慌意乱中,李小寒又发散开去,一般寒流来袭,那都是一大片一大片的从北往南,比他们这里更北的地方怎么样了?
不敢想。
还有那不能说出口的,皇帝到底在什么时候瓜掉。李小寒只知道在这个冬天,但具体什么日子,那是真的想不起来了。
外有天时带来的影响以及外来民族的威胁,内有统治者的更替带来的权力阶层动荡。
天灾人祸,原来真的是并列而行。
李小寒只觉得脑袋里面乱糟糟,翻来覆去的没有一件事情是有解决方案的。
又过了不知道什么时候,旁边的房门被推开,李小寒听出王氏和李贤东的小心翼翼的脚步声,然后一个走进了厨房,另一个走进了工具房,最后又在厨房汇合,锅碗瓢盆碰撞的声音,敲敲打打修缮锄头等工具铁器的声音。
李小寒翻身穿上了棉衣,打开了房门。门外天还是黑的,但比起先前,已经有了些微明亮之感。
李小寒给王氏搭把手,吃完早饭,王氏背起沉睡中的李小霜,一家四口出了门——何大娘刚好回家去了,说是妯娌的儿子正在相看,让她回去帮忙掌眼。
出了门,往村外的田地里走去,又遇到了一起往外走的村里人。大家此刻也没有了说话的心情,一路沉默的来到了田地上。
地里的小麦幼苗此刻看起来仍然青翠碧绿,除了有些焉之外,看起来好像没有什么两样。但即使是李小寒这个外行也知道,只不过是冻害的后果还没有来得及立刻显现。
“族长。族长……”
忽地人群中渐渐想起了喊族长的声音。
“离水源远的地方马上覆盖土,离水源近的地方做好准备,我去找里长放水冻苗。”前方中传来族长的声音,隐约看见族长穿着棉衣往村里走回来,族长竟然已经巡查过一遍了。
“爹,怎么做?”
“咱家的麦地离水源远,等不及来水了。怎么得尽快用干土把小麦苗覆盖住,只露出三分之一即可。”李贤东看一眼周边,“去番椒地里挖土。”
这个土也不是随便挖的,要干净的没有庄稼苗的地里的土。
果然,隐约中李小寒已经听见有声音喊“去挖棉地。”“去挖番椒地。”
到了番椒地,王氏把背上的李小霜放下来,用棉被包裹着放在一个大簸箕里,这个时候,也顾不上多精细了。
安置好李小霜,王氏便抡起锄头跟着李贤东和李小寒忙活起来。
如今是与天争时,能动的都要动起来。
第133章
机械的锄土、松土, 满身疲累,李小寒觉得自己只剩下本能在干活。
约莫快到中午的时候,隐约听见前方有人大声欢呼, “水来了。水来了。”
只是太远了, 李家三人顺着声音看过去, 看不见前方水渠有没有水。
看了一会,李贤东继续低头干活, 闷声说道,“咱们家地偏,没有这么快到我们。娃她娘,你先带小霜回去做饭,带饭过来给咱们就行了。”
王氏转头看了两眼,“不如我继续干, 小寒带小霜回去吧。”
“我不行, 我带不了小霜, 娘你先回去。”李小寒拒绝道。
李小霜如今一岁了, 先是在簸箕里睡醒,然后又被困在箩筐里, 很是不耐烦, 哭了几回, 王氏也哄了几回。
李小寒宁愿干活, 也不愿意带这个娃。
许是看到李小寒的表情实在不像是谦让, 王氏只能背起李小霜尽快回家做饭——偏偏何大娘连休三天假, 说是难的回家一趟, 趁机把事情都干完了。要不然, 也能多一个人手帮忙。
王氏心中懊恼,动作却丝毫不慢, 很快田地里又只剩下李贤东和李小寒二人。
“小寒,你如果累了,就先歇一歇。”李贤东说道,自己却不准备歇的。
按照经验,只会一天比一天冷,早一天给麦苗覆盖上干土,麦苗受到的冻伤便更少一些,来年的收成便大不同了。
“没事,爹,继续干吧。”
李小寒虽然对传统农业种植小麦防寒防冻不是很了解,但是植物的原理是一样的,在寒潮到来的时候,越早做好保暖措施,植物受到的损失便越小,有时候,错过了那一个时机,后面再努力也救不回来了。
两父女又埋头干了起来。
“小寒。”
“族长,你怎么来了?”李小寒听见声音抬起头,才发现族长不知道什么时候走到自己面前。
看见两人埋头干活一身狼狈的样子,李族长一时不知道该怎么说——按照李小寒对族中的贡献,头一批能用上水冻上苗的便应该有他们家。但是,李贤东家的田地位置实在不算好,离水源远。
灾荒的时候,无论是旱灾还是冻灾还是虫灾,最先保的田地,永远是最好的田地,才能最大程度的保住尽可能多的收成。
心中叹息一声,李族长问出一句,“一直跟着你的那个老钟叔呢?”
“去府城传消息了。”李小寒不解回答,找老钟叔什么事?
说曹操,曹操便到,远远的看着一行人马从远方飞奔而来,然后在李小寒身前停下。
“老钟叔?”李小寒满腔疑问。
回去的时候是老钟叔一个人,回来带来了一帮什么人,还自带锄头?
“李姑娘,这些都是城里的麦客,二公子命他们跟着我回来了,你吩咐他们干活便成。”
麦客,就是在麦子成熟的季节去赶场帮忙割麦子补贴家用的人。一般来说,多是小麦成熟时间不同的外来地区的农民,不过也有本地家里田地较少的农人或者是城里身强力壮的帮工。
“爹,你来。你吩咐他们干活。”张辅让人带回来的这十几个麦客太及时太顶用了,李小寒声音里压不住的喜意。
“哎。你们跟我来,现在要覆土保苗。”李贤东一招手,脸上终于有了点笑意,开始指派人干活。
李族长见此,心里也松了口气,看了这些麦客两眼,便告辞而去。他要忙的事情也很多,自己家里的,族里的。
看李贤东把人带过去干活,李族长也离开了,李小寒继续问道,“老钟叔,城里怎么样?”
“公子忙翻了。这一场寒流来得太突然了,很多东西都没有准备好。”老钟叔说道,“不过你说的,用稻草和麦秆绑在白蜡幼苗树身给树保暖的方法,公子也传令下去立刻执行了,府衙那边我也去传话了。”
“公子还问,树上的白蜡虫种是不是有影响?是不是没有方法?”老钟叔又问道。
李小寒脸色颇为沉重与无奈,“是,有影响,没有办法。”
长在树上的虫种,能有什么办法呢?这个时候采摘下来放屋里只有一个死。
“公子说,他也猜到了,不然你不会不说这个。公子还让你别担心,既然这白蜡虫一直能在野外生存下来,没有灭绝。想来今年这个天气,虽然有影响,但是也能撑过去。”老钟叔说道。
“嗯。我知道了。” 李小寒也明白这个道理,只是免不了忧虑。
传完话,老钟叔看了看,随手拿起王氏放在一旁的锄头,加入了众人的队伍。
“老钟叔,不用您。”这段时间李小寒也看出来了,老钟叔在将军府应该是有名望的前辈,起码张辅身边的四个青对老钟叔就很恭敬。当初说了只麻烦老钟叔过来保护自己,如今竟然是连农活都做了。
“不碍事。我少时也是农家出身,只是后来去当了兵。这庄稼啊,一年的口粮在这里,最是重要了。”老钟叔头也不回,挥锄头的姿势颇为熟练。
李小寒想了一想,放下锄头赶回家里和王氏一起准备饭菜——这些麦客从城里赶来,估计只吃了一顿早饭,如今干的是力气活,工钱另算,自己家起码得让人吃饱才行。
王氏听闻老钟叔带了十几个麦客回来,心中松了一大口气——真的是这个时候,才觉得自己家人少。
听闻是张辅令人过来的,王氏恨不得在佛前给张辅烧几炷香。
“娘,天气冷,人多,我们整一个番椒炖菜;外加一锅糙米饭就行了吧。”李小寒看看厨房里的东西,说道。
其实番椒炖菜,就是一块番椒底料放下去,融化后放腊肉片,放各式豆腐豆干,放芦菔青菜,最后一锅大乱炖。这个材料是不拘束的,有什么放什么,最后各种味道混合在一起,少有难吃的。平山村人最喜欢这种吃法。
“成,这样好。天气冷,吃这个好。”王氏点头赞同。
两母女开始洗菜切菜。过了约莫小半个时辰,何大娘居然提早回来了。
“我看着这天冷得突然,我怕家里活计多,姑娘你和夫人忙活不过来,我便赶紧的回来了。”何大娘拎着个大包袱回来,包袱里是她换洗的冬衣。
“何大娘你回来得太及时了,正好要准备十几个人的饭菜呢。”李小寒看见何大娘,就像看见了亲人。
“我的大姑娘呦,你这手是要写字的,怎么能碰这冷水洗菜。我来,我来,你去烧火吧。”何大娘随手把包袱往房间里一扔,立刻奔过来。
李小寒都愣了一愣,以往她冬天也没少在冬天洗菜啊,最多是用热水,怎么如今就成了写字的人不能碰冷水了呢。
何大娘是不是产生了什么误解?
何大娘才没有误解,她看出来了,自己府城里隔壁的隔壁的那个老童生,认得的字读的书还没有大姑娘多,整日就会说我这手是执笔写字的,岂可做这些俗事。
那大姑娘的手也应该好好珍惜,烧火就算了,用冷水洗菜那是万万不能的,伤了手,写字便不美了,不过,“怎么要做十几个人饭菜?家里来客人了?”
“哦,不是,是来了十几个麦客,在田地里帮忙覆土保苗呢。”
“哦,原来是这样。那真是太好了。这老天爷怎么没提醒提醒就冻了呢。”
虽然何大娘家没有田,但是像这样,周边的农人欠收,她们城里人买粮更难了。
“大娘,城里情况怎么样?”李小寒问道。
“唉,不怎么样。”何大娘叹息一声,“我出来的时候,听说城里冻死了两个老流浪汉。”
“怎么就冻死人了?”王氏大惊。
“年纪大了,一身病痛的,身边没有人看着,也没有什么御寒的衣物,熬不过去也正常。”何大娘感叹道,“每年都会有的了,只不过是今年早了一点。”
即使是千年之后,也还有那年老丧失劳动力的老迈流浪汉,何况如今这个生产力不发达的年代。
一时之间,厨房里陷入了沉默。
“要我说,大姑娘你们李氏一族,活得比许多城里人强。”何大娘感叹道,“我看你们族里人心齐,能顶事。老幼病弱都有有妥善安置,比许多大户人家都好。”
要不是何大娘家没有适龄的姑娘,何大娘真想把自家姑娘嫁到这里来。
不是,虽然她家没有,但是她妯娌有啊。何大娘想起自己回去帮忙相看的事,明显的她妯娌没有看上那男方,也是,又穷又抠,还端着一副架子,实在不是过日子的人家。
李小寒不知道何大娘的心思已经发散开去了。
只是何大娘口中的城里的情况让她不容乐观。
一时之间,厨房里大家各有所思,不再说话,很快就把午餐做好了。
从城里来的麦客对这一顿是很满意的,虽然是大冷天送到田地里吃,但是不管是装饭还是装菜的锅,都用稻草紧紧围住,到地里打开来的时候还是热气腾腾的。
而且这菜还有肉,还有那番椒底料微微的香辣,在这个冷天来吃起来全身都是暖的——府城里也不是所有人家都能买得起番椒底料的,他们这些做麦客的,明显不可能常常吃得起。如今幸运的在这个东家家里吃一顿,果然是好吃,冬天吃最适合不过了。
吃完中午这一顿,麦客们干活更舍得下力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