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7章
作者:齐东野老      更新:2024-05-02 12:25      字数:1963
  沈瑜和父亲一起回家,把花送上楼,就驾车来到画廊。
  胡云霞和鹿欣看到沈瑜的车子进来,已经在院子里等候。
  沈瑜从车上走下来,打开车后厢,把腊梅搬了出来,对二女说道:“胡姐,鹿欣,找点几件工具,咱们把梅花种到院子里。”
  二女答应一声,找来工具。三人在院庭院中找了一处空地,一起动手,将一株腊梅种了下去。
  他们兴致不减,又在画室的庭院种了一株腊梅,然后回到咖啡厅聊天,畅想着来年,这株植物张大后的美景。
  胡云霞忽然接到了一个短信,看了一眼,便把手机递给沈瑜。
  沈瑜看了短信内容之后,笑着说道:“看来,细水长流的工作,果然是起作用了。”
  鹿欣问道:“谁发的短信?起什么作用?”
  沈瑜说道:“胡姐是从文物商店出来的,在那里有不少以前的同事。我给她建议,和同事们的联系,不要断开,没事的时候,请同事出来联系一下情感,有什么消息就会和她通报一声。”
  胡云霞说:“有位朋友发来短信,店里收了一件东西,似乎有点儿争议。”
  她看沈瑜没有动,就问道:“你不想去看看?”
  沈瑜说:“不急,喝完这杯咖啡,再去也不迟。”
  第431章 存疑的两幅画
  文物商店。
  几个无事可做的店员,摆出忙碌的模样。其实,有人有些无聊的发呆,有人看向店内的几个客人当做看热闹。
  1月份是旅游的淡季,游客不多。来文物商店的客人,大部分喜欢来看东西的常客,今天这几位也不例外。因此除了正在接待着何年和一位业务员之外,其他人都乐得清闲。
  这段时间,何年心情不错。姚文姚师傅退休,他在文物商店的鉴定师当中,已经是级别和威望最高的人。无论是管理还是员工,对他都是恭恭敬敬。加上最近收了几件东西,眼看着又要给店里带来一笔收入。这让他最近脸上经常挂着笑容。
  他看向正在看东西的几个人。王问是他的老朋友了。另一位宋老板也是老相识。
  这位宋真宋老板开画店开宾馆,是位老玩家。他旁边还有两位,是本地颇有名气的老画家。他们是跟着宋真一起过来的。这两位除了作画之外,也喜欢搞收藏。
  这四个人正在看两幅中国画作品。一幅是佚名的元代山水镜心,另一张是人物画的立轴,作者是蒋兆和。
  何年决定为店里收下这两幅画的时候,花了不菲的价格,但是经过论证,又请朋友帮忙看过这两幅画,应该没有问题。
  果然,消息传出之后,今天就陆续有几个人来看过这两幅画。
  王问最近经常来,他看了这两幅画之后,便向何年询问来送货的人。
  何年明白他的意思,这是打算从出处判断真假。他描述了一下送货的人,便见到王问开始犹豫起来。
  王问的收藏,以文房和瓷器为主,对于书画并不精通,最多也就是从拍卖会上买过收藏一些扇面。
  何年见王问开始犹豫,并不在意,又看向宋老板。
  宋真正在关注的,是那幅蒋兆和先生的立轴。他和两位老画家围着这张作品,已经看了良久,似乎拿不定主意。
  何年见他们三人一时半会儿做不出决定,就对王问说道:“王老哥,这幅元代的山水画,你觉得怎么样?想不想收?”
  王问咂了咂嘴,说道:“你要的价格有些高,山水画附了一个人的落款。这个,我反而觉得拿不准了。”
  何年笑着说:“那你可快点儿决定,今天有好几个人来看。我估计消息一传开,恐怕还会有人来看。万一被那几位资历雄厚的老板看中了,你可就买不到了。”
  他说这话是说给王问听,另外也是说给宋老板听。
  宋真似乎没听到何年的声音,胖胖的脸上,一对花白短眉动了动,看向身边一位老画家,“牛老,安老,您二位觉得这张抖空竹怎么样?”
  牛老的头顶没有一根头发,他说道“我擅长的是山水画,还是安老哥擅长人物画,又喜欢研究近代绘画历史,请安老哥说说吧。”
  何年听到这里,心中吐槽,您不明白,还装模作样看那么久?!
  安河对着立轴端详了良久,迎着周围的目光,平静的说道:“我一直在看这幅画的笔法和意境。从艺术性和表现手法来看,我觉得像是蒋兆和先生70年代的作品。但应该不是正式作品,而是练习稿。”
  “您的意思是?画是真的。”宋老板问道。
  安河犹豫片刻,说道:“对于印章和落款呢,我没有什么把握。”
  宋老板反复衡量,就看向何年,问道:“何老师,这幅立轴的价格,能不能让一让啊?”
  何年说:“宋老板,对您来说10万还贵吗?再者说,几位都是行家,蒋兆和先生的影响力不用我多说。”
  他边说边示意几人移步:“几位,尝尝我的红茶,边喝边聊,怎么样?”
  几人休息区坐下,服务生准备好了茶。
  何年用杯盖儿刮了刮浮沫,小口的品茶,放下茶碗后,说道:“咱们滨海虽说是大城市,但毕竟和首都、魔都还是有很大的差距。不管是古玩的数量、质量都比不了人家。大画家的作品,一般来说都出现在几个大城市的藏家那里,在市场上流通的数量极少,偶尔出现也都是在拍卖会上出现。像这幅立轴,几乎是绝无仅有。我刚才跟王老哥也这么说。在您几位之前,已经有几位藏家来看过这幅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