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5章
作者:雁九      更新:2024-05-02 12:55      字数:1884
  曹颙的脑子里想起曲峰方才提过的内务府木材商史家,问那典吏道:“是不是同史家有什么干系?”
  典吏嘴唇动了动,终是没有吱声,只是慢慢的低下了脑袋。
  曹颙这才明白,刚才曲峰与齐敏提到“史家”时为何那般别扭。想来是曲峰说错了顶缸对象,齐敏着急,才差点露了马脚……
  第0646章 淡定
  热河,行宫,内务府衙。
  已经是华灯初上,曹颙站在书案后,面前是摊开的木料场的账册。他的右手边上,是空白的纸折。
  蒋坚、李卫、赵同等人侍立边上,见曹颙从笔架上拿下毛笔,蒋坚上前一步道:“大人,这是要拟折子?”
  曹颙点点头,道:“正是如此。如同我对齐敏所说的,纸包不住火,左右事情也已至此,还是禀明皇上,道明原委的好。”
  蒋坚听了,已经变了脸色,摆摆手,道:“大人万不可义气。行宫修建十几年来,其中林林总总,多有王公贝勒涉足其中。这层窗户纸,不能由大人捅破。”
  曹颙抬起头来,将那账册送到蒋坚面前,道:“瞧瞧这个,做得滴水不漏。还记得咱们上个月游园么?当时看着圈出这几处修缮之地,并不是陈旧非常。只当是皇家规矩,上了年限就要修缮,谁会想到其中有这些弯弯道道。他们想法子请旨修缮,除了惦记银子外,怕也是惦记着这边的木头。”
  蒋坚接过账册,翻了翻账目,又看了看曹颙,道:“大人已经吩咐下去,明早天明开工,那工程所需木料,可是用拆下来的旧木头?”
  曹颙揉了揉眉头,道:“还能有什么法子?只能如此了。”说到这里,冷哼一声,道:“那些人若不是想用这些银子顶账,就是想接着贩卖。欲壑难填,委实可恶。”说到最后,已经添了怒意。
  今天刚在衙门看的朝廷邸报,因去年顺天、永平五府雨水多,粮食歉收。加上奸商囤积、提高米价,使得百姓无米下锅。朝廷已经从京仓通仓米,发二十万石往直隶受灾各县,用于赈济。大州县三千石,小州县两千石。
  这些米,多是用来在各的开辟粥厂,使百姓能熬巴到九月秋收。
  如今米价腾贵,稻一石已经一两多银子,谷一石也有八、九钱。饶是如此,这赈济粮食也就是二十多万两银子。
  二十多万两银子,能活数府百姓。一个预算八十万的工程,仅木料一项,那些蛀虫贪墨的也不止二十万两。
  虽说到热河已经两月,但是因为有朝廷邸报,曹颙也晓得朝廷动态。今年立春后,京畿雨水不足,礼部诸官又开始忙着祈雨。
  去年涝灾,今年又要大旱的样子,民生多艰。
  曹颙记得自己出京前,听初瑜提及府里又买小厮丫头之事。因天佑他们几个渐大了,所以买了十来岁的小小子与小丫头,由老成的家人带着调教。省得过几年用时,人手不足。
  同米价上升相比,这卖身价是不是降了?
  曹颙觉得自己有些可笑,这胡思乱想的,都是什么?
  蒋坚见曹颙提笔不言语。犹豫了一下,道:“大人若是信得过学生,这折子由学生初拟如何?”
  曹颙此刻也是有些心浮气躁,撂下笔,点点头,道:“有劳非磷。”说着,他起身让出书案,对蒋坚道:“非磷在这里拟吧。”
  蒋坚应声上前,提笔思量片刻,便沾了沾墨,挥笔而就。
  曹颙站在一边,向赵同问起杂物库里的灯油等物。
  赵同回道:“爷,灯油倒是不缺,灯具也有,只是夜间干活,最怕走水,还要预防才好。要不然,有使坏的,闹出事来,又是爷的干系。”
  曹颙的长随中,有魏黑、郑虎、任氏兄弟勇武,吴茂、吴盛有管家之才,张义擅长交际,赵同不与众人同。
  他心思缜密,熟悉刑名,又十分有好学之心。
  曹颙见他能想到防火,道:“你可有什么好主意?”
  赵同俯身回道:“爷在府里使人预备的不是水缸,是沙子。小的回来前,绕路看过了,除了曲水荷香、远近泉声、云帆月舫三处,其他四处工地上都有沙堆,还算便宜。”
  曹颙点点头,道:“嗯,这条记下来,明早使人往这三处运些沙子。”
  赵同应了,走到侧面的小条案上,将曹颙的吩咐用纸笔记下来。
  蒋坚已经拟好折子,奉给曹颙。
  曹颙看了,心里佩服不已。专业到底是专业,这斟酌词句可谓到了极致。
  自打庄先生过世,给康熙的奏折,多由曹颙亲拟。因蒋坚是幕僚,曹颙也没有瞒过他,都使他看过,所以蒋坚晓得曹颙的文风语气。
  这折子拟的,虽词藻并不华丽,但是字里行间,处处是感恩宣誓之意。没有明面的阿谀奉承,但是那种崇敬之心,却无处不显。
  关于行宫修缮之事,折子里也都提及,意思多为“年轻资浅”、“兹事体大,惶恐不堪大用”、“不敢丝毫懈怠、辜负皇恩”云云。
  既提到差事的艰难,又提及自己的卖力,对于这边乱七八糟的事却是只字未提。
  曹颙看着这奏折,看了蒋坚一眼,道:“非磷在我这里,有些吃力吧?”
  相处大半年,曹颙也有些了解蒋坚为人,心地良善,是个好人。以往侍奉的各位幕主,也多是有操守的清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