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4章
作者:苍穹之鱼      更新:2024-05-02 14:12      字数:1864
  一个月消耗近七万的粮食,二十多万斤肉干……
  杨峥咋舌不已。
  不过他也知道,一部分粮食喂了马,一部分救济百姓。
  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
  “收获多少?”杨峥迫切需要知道答案。
  投入跟不上收获,这个玩法就玩不下去。
  “俘获生口四万三千五百人,粮食十一万石,猪羊马犬等家畜五千头,鸡鸭鹅无算,金银钱帛共计三十七万缗钱,另有铁器、陶器、木器、农具等,还在估算当中……”
  听到这些数字,杨峥心中一颤,大收获啊!
  人口不算,粮食、牲畜就差不多追平了投入。
  简直是一本万利。
  难怪历史上强盗这么多,收益实在太高了。
  “仁渊为何一脸苦色?”杨峥心中乐开了花,不过苏泓脸色不太好。
  “将军兴义军,讨司马氏之不义,只是今日之举,义何在哉?”这时代读过书的人,往往有自己的价值观。
  刘珩专注于砍人和女人,孟观喜好天文与领兵,庞青灵活变通,唯独苏泓是仁字辈中读书最深的一个。
  杨峥正色道:“司马氏赋税几何?”
  “高平陵之变前,七三,之后,司马师、司马昭屡屡兴数十万之众,改为八二。”
  百姓种的粮食,八成上缴……
  风调雨顺,节衣缩食还能活着,稍遇动荡就会饿殍遍地。
  而士族豪强们凭借自身的实力以及权势,可以少缴税赋,再隐匿大量人口、田地,将压力又转接给平头百姓。
  赋税不是想收就能收上来的。
  这其中也有成本问题,如清丈土地,编户齐民,都需要一个高效而廉洁的官僚体系。
  明帝之后,魏国都腐朽的不成样子。
  司马家更不必多言。
  “凉州赋税几何?”这些问题都是苏泓的专业领域,因此回答极快。
  “奴隶八二、待归七三、治民六四,农闲修路、修城、训练,官府提供伙食,百姓所得超过账面数字。司马氏治下之民,还需承担徭役以及其他杂税。”
  最开始,奴隶的税赋高达九一。
  这些年凉州接连丰收,地盘扩大,压力减小,杨峥调整为八二,以缓解奴隶们的抵触情绪,让他们用心耕种放牧。
  “既然他们在司马氏治下过的艰难,本将解救他们,难道不对?而且,未来几年,关中将沦为战场,你觉得关中百姓能活几人?”杨峥这套逻辑早已无懈可击。
  “这……”苏泓顿时呆住了。
  杨峥温言道:“大仁不仁,大善不惠,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仁渊知否?”
  这几年跟着鲁芝读书也不是白读的。
  “属下愚钝!”苏泓连忙跪下。
  这也可以看出他的局限性。
  孟观、庞青都不会这么问,刘珩对这个问题根本不会去想。
  就连一向以仁义为怀的杜预,也没有多说什么。
  “凡事不可看表面,亦不可执迷于一时,眼光需要长远,成大事者不拘小节,剿灭司马氏,还天下以朗朗乾坤就是最大的仁义!”杨峥斩钉截铁道。
  如果换成其他人,杨峥才不会这么多废话,但面对自己的弟子、亲信,杨峥还是要点拨一二的。
  其实说出来就好,不用藏着掖着,发酵成其他别的什么东西。
  内部思想如果不统一,拳头就不能全力打向外面。
  姜维的教训就在眼前。
  这也是杨峥设立宣义司的初衷。
  苏泓满脸羞惭,“属下铭记将军教诲。”
  第四百三十七章 成果
  凉州的讨贼檄文放出之后,又引起了一阵震动。
  其中就有沛人刘伶,作诗词以响应,暗讽司马氏。
  此时司马昭刚刚拿下诸葛诞,志得意满,正在堆仁义的人设,而且这也不是他第一次,这么弄了。
  与嵇康、阮籍、王戎、山涛、阮咸、向秀、刘伶并称竹林七贤,对司马懿司马师的血腥手段大为不满,隐居在河内郡山阳县的竹林之中多年,常纵歌、作诗讽刺司马氏。
  其中嵇康也是谯沛子弟,还是曹魏的女婿,阮籍、山涛曾为曹爽掾吏。
  司马懿背信弃义的搞法,其实早已经激起了很多士人的不满。
  士人不止是士族,还有寒门、庶族中的读书人。
  他们中也有很多清醒之人。
  自正始年间以来,竹林七贤在竹林中搞出了名堂,学音律、丹青书法,冠绝于世,名声越来越大,早被司马氏盯上了,多次征辟七人。
  阮籍、刘伶、嵇康厌恶司马氏,王戎、山涛则功利心较强,早早抱起了司马氏的臭脚。
  杨峥记得嵇康似乎就是被司马昭弄死了,造成广陵散绝世。
  在不动士族豪强的前提下,凉州的上限已经见底了,现在该拼下限,无所不用其极。
  刘伶的诗词被细作传到姑臧,杨峥读了,心中顿时萌生一个想法。
  司马家做了那么多缺德事,自己来一件应该也说得过去。
  “仁瞻,有件事还要你亲自去办!”杨峥叫来孟观吩咐道。
  “属下万死不辞!”孟观当即拜下。
  “凉州除了鲁公,余者声名皆不显,与司马家斗,需要一些有德高望重之人!嵇中散乃我大魏驸马,司马昭外宽内忌,迟早会加害于他,你带人亲自去一趟河东,把他请回来。”司马昭杀名士也不是第一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