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4章
作者:仗剑至天涯      更新:2024-05-02 14:38      字数:1856
  川海总会作为皇店演变发展起来的,那代表的就是朕,就是内廷,所以你们肩上的担子很重。
  皇庄所筹办起来的诸厂,是不可能转隶到川海总会名下的,因此你们一切都要从零开始。
  包括其中的份额怎样明确,此后的发展规划怎样,如何壮大产业链,都必须要逐一的明确下来,不要给朕建一批烂厂出现。”
  当初崇祯皇帝筹建内帑经济体,想不断提升生产力,渐渐的就发现一个问题,过于单一的模式,不能有效的整体提升生产力。
  唯有叫更多群体参与进来,才能让大明的生产力,稳步向前的发展,才能培养出更多的产业链。
  相较于英吉利这帮欧罗巴各国,所走的血腥扩张路线,其实大明有着很多优势的。
  首先治下所控疆域辽阔,其次有健全的统治体制,再者土地兼并很严重,导致治下有大批破产群体。
  恰恰是最后一条,坚定了崇祯皇帝要走这条路。
  大明处在小冰河时期下,就会导致很多百姓失去土地,如果说奉行原来的老路,那必然是各种麻烦和矛盾。
  可如果说走原始工业化进程,只要逐步调整政策和框架,就能叫这些转化成优势,逆向推动大明的自我革新。
  这不是一条简单就能实现的大道,可这却是摆在崇祯皇帝面前,唯一能走得通,走的下去的大道。
  “陛下,臣有一个疑问。”
  章谨忠上前作揖道:“合资建厂这一概念,臣是明白的,但是臣想了解一点,涉及专项技术售卖,该如何明确?
  是仅限于川海总会合作的皇商,还是所有商贾了解此项,都能参与进来?
  还有,要筹建起的这批官办诸厂,初期发展所需的产业工人,该如何解决?”
  “陛下,臣也有疑问。”
  吕庸葆紧随其后道:“在地方上所筹建的官办诸厂,是直归川海总会管辖,还是地方官府亦有管辖权?
  如果说官办诸厂的发展,跟地方官府形成冲突,该如何进行解决?”
  “不错,能讲出问题,就代表你们真的思考了。”
  崇祯皇帝微笑着说道:“首先川海总会所辖的官办诸厂,是直接控辖的衙署,地方官府无权进行管辖。
  到时川海总会要开设各地分会,下辖各产业分会,形成明确的逐级监管和管控,这是关键所在。
  那些皇商的存在,就是协助你们发展,同时起到前期减压的作用,以后若是发展的不错,可以筛选一批新的商贾进来。”
  在崇祯皇帝的眼里,川海总会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就是大明国有产业的总办衙署。
  以后在逐步发展起来后,会逐步的拆解独立,成为一个个独立的群体,到时统归于某一专设机构管辖。
  像章谨忠、吕庸葆、岳庆章、盛应武这些人,若是真的有能力的话,能经受住金钱的诱惑,没有被腐化堕落,那都会变成大明官员群体的一员。
  原始工业化的发展,不能脱离朝廷的主导掌控。
  这是大明的根本,脱离了这一根本,那大明就成了民间资本的天下。
  毕竟在这一发展过程中,会逐步出现一批大小工厂主,一旦他们势力庞大了,那就会用更冷酷的方式进行盘剥。
  真等到了那个时候,大明皇帝是谁还真不好说。
  只不过饭要一口一口的吃。
  这些核心的框架构想,想要逐步搭建起来,首先要在大明治下,培养出原始工业化,并逐步的去进行调整才行。
  只要遇到问题,才能解决问题。
  不可能说没有问题,去凭空想象解决问题。
  章谨忠、吕庸葆、岳庆章、盛应武这些人,都流露出各异的神情,透过天子所讲的这些话,他们隐约猜到一些。
  但所了解的层次并不高,所以心里并不理解,这些究竟代表着什么。
  “汇通票号的整体发展,朕能规定相应的时间,必须要发展到怎样的程度。”
  崇祯皇帝继续说道:“但是在官办诸厂这边,朕却不能下达这样的期限,毕竟投资建厂是需要时间的,这点跟汇通票号有着本质的区别。
  不过你们要尽可能多的开设官办诸厂,多多吸纳各地脱产的群体,帮助到地方官府排除隐患。
  那么前期发展的产业工人,准确的来说,应当是各个产业的技术骨干。
  会由皇庄筹办的那批工厂,来给你们进行提供,以后他们的福利待遇,包括每月所领工钱,就转隶到那些新筹建起的诸厂中。
  至于说专项技术售卖,相较于内厂这边,通过了层层筛选和考察,所对外售卖的价格,你们只需一成价格,就能进行交易。”
  章谨忠、吕庸葆、岳庆章、盛应武几人相视一眼,神情都变得激动起来,如果说是这样的话,那他们发展官办诸厂,就可谓是提供了层层便利啊。
  皇庄筹办的诸厂,负责提供专项技术售卖。
  汇通票号,负责提供专项共商贷款。
  川海总会,自身就有较为充沛的钱财。
  相较于刘江安、夏良玉、秦之鸿、寇熹亮这些皇商,对章谨忠、吕庸葆这些川海总会的人来讲,他们所在意的是自己的前途。
  毕竟川海总会的多数银股,是内帑这边掌控的,他们只占了极小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