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0章
作者:仗剑至天涯      更新:2024-05-02 14:39      字数:1881
  这不好。
  直隶巡抚衙门,包括直隶赈灾行署,要在各地有序解决此事,城池内的区域,不便于大规模营建住宅,那是否能在城池之外,寻找合适的地域,营建起相应的住宅?
  像不少官办诸厂的工匠,他们明明有能力赚到钱财,可是所住的地方,简直是用惨不忍睹来形容。
  朝廷不能只单纯的让这些破产群体,通过赈灾行署这一体系,不再饿肚子,就不再去管他们了。”
  卢象升眉头微皱起来。
  崇祯皇帝所讲的这些情况,在北直隶所辖的各府州县,是较为普遍的现象,这背后牵扯到的层面很多。
  倘若只是在部分府县,存在这种现象的话,那直隶巡抚衙门和直隶赈灾行署,还能设法解决好。
  可现在是涉及多数的府州县,各地的情况还不一样,就算卢象升想解决此事,那面临的困境和麻烦会很多。
  “这件事情必须要设法解决。”
  崇祯皇帝继续说道:“要让各府的赈灾分署,和各地的官府协调好,划拨出相应的区域,统一修建相应的住宅。
  可集中在各府城、县城进行安置,这样不仅能解决他们的实际需求,还能加快各地的工坊发展。
  如果说安置的这部分群体,没有足够的钱财去购买房产,可让直隶赈灾行署牵头,和汇通票号进行低息贷款……”
  卢象升露出诧异的神情。
  崇祯皇帝此次召卢象升进京,所想表明的意图很明确,就是增加北直隶的内需,继而推动直隶各地的工坊发展。
  原始工业化的有序推进,必然需要极强的需求才行,不管是内需也好,亦或是外需也罢,那都能产生极强的吸引力。
  既然崇祯皇帝决定走这条路,那就会有序的推动既定谋划,可摆在面前的现实,却让崇祯皇帝不得不考虑更多。
  仅仅是安置性住宅、低息贷款这些事情,让一群文盲的脱产群体,去有序的朝他所构想的方向迈进,那肯定是不现实的。
  所以这些重担啊,无一例外都压在卢象升身上,压在他所领的直隶赈灾行署身上,让他们进行兜底,在地方逐步的理顺这些。
  “陛下,这等事情在我大明治下,过往还没有过这等先例。”
  卢象升想了想,看向崇祯皇帝说道:“纵使和京城这边的改建对比,也存在着不少差异性,想要有序促成此事,只怕短期内无法见到成效,三年,这是臣能够确保该事,可以有序落实下来的期限。
  通过这一期限内的逐步梳理,臣和赈灾行署这边,能在各地完善制度,确保这些被安置的脱产群体,不会受到任何风波的影响。”
  “卿家所说的这个期限,朕能给。”
  崇祯皇帝微笑着说道:“朕也知此事千头万绪,不过要是能做好,做扎实的话,那给大明今后的发展,会带来很好的先导性。
  除了这件事情外,还有扶持产业建设的政策调整,筹建一批冶炼产业,扩大驰道建设规模等,都需要卿家多多的为朕分忧。”
  既然是扩大内需,那崇祯皇帝就不可能只盯着一点,对其他领域的谋划,也向卢象升提出相应的要求。
  尽管崇祯皇帝的心里也清楚,这些担子真压在卢象升身上,会让卢象升的压力与日俱增,可当前这种形势下不压担子不行,崇祯皇帝要增快倒逼大明上下变动的效率。
  第三百三十五章 长势喜人
  改变并非一蹴而就的,是需要一个阶段,去承接下一个阶段,在此期间小踏步的一点点变动,而引起的相应影响,朝着好的趋势迈进,才能称之为好的改变。
  “袁巡抚,登莱的沿海地带,所筹建起来的造船业,能有今日的蓬勃之势,离不开你这位山东巡抚的支持啊。”
  徐光启面露笑意,看向随行的袁可立,出言赞许道:“初阳先前所写书信,本辅认真看过以后,心里感到很欣慰。
  大明能在天津直隶州后,再多一处造船领域的产业重心,不管是对准陛下所提的泛辽东战略,亦或是对陛下所明开海通商,皆是有着诸多的好处。
  过往辽地所生的风波,大明能从建虏八旗的手里,收复整个辽西诸地,还让建虏丢掉辽南三卫,足以检校出泛辽东战略的重要性。”
  “徐阁老,登莱能够有今日改变,老夫可不敢独揽其功啊。”
  袁可立闻言笑着摆手道:“您所提的那些支持,不过是份内之事罢了,真正在登莱治理和发展上,出力气的还是孙巡抚。
  说实话。
  此前孙巡抚在登莱沿海地带,先后筹建起十余处造船厂,老夫心里也很担忧,生怕步子迈的太大,容易出现差池。
  毕竟在山东这个地方,表面看起来风平浪静,可实则却存在着不少既得群体,是秘密进行走私海贸的。”
  徐光启闻言点头表示认可。
  山东三面环海,所处的地理位置特殊,像所产棉花、盐等商品,都是物美价廉的,一些想赚取高价者,都会通过其他方式来实现所想。
  “不过随着天津开海通商,取得较为显著的成效,也使得山东境内的不少人,特别是登莱那边,想参与到开海通商一事中。”
  袁可立继续说道:“只是天津的开海通商,就在朝野间引起诸多风波,倘若再多一处这等地带,那风波只怕会加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