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76章
作者:
中华田园牛 更新:2024-05-02 16:01 字数:1896
可以说如果不是民族意识的觉醒,这可能打赢吗?
不可能,更多的情况可能就是复制了清军入关的节奏,入侵者所到之处,打走了旧的统治者,他们成为了新的统治者,老百姓依然过着自己的日子。
这种情况不单单是在东方如此,在西方也是如此。
以神圣罗马帝国来说,神圣罗马帝国起初是非常松散的,由诸多的邦国、自治地所组成,大家本身并没有什么民族意识。
一直到后来,德意志民族的抬头和民族意识的觉醒,神圣罗马帝国又改名为德意志的神圣罗马帝国。
再到了后来,伴随着民族意识的进一步的觉醒,最终出现了普鲁士响应民心统一了整个德意志,建立了德意志帝国。
这个就是典型的民族意识觉醒,整个民族都变得团结起来,力量空前强大。
这一点在亚平宁半岛上的意大利也是同样的,原本的意大利也和神圣罗马帝国差不多,四分五裂,民族意识没有觉醒之前,这种局面一直在持续。
直到后来民族意识的觉醒,意大利这边才出现了符合民族意志的王国最终统一了整个意大利,让四分五裂的民族最终团结在一起,形成了后世的意大利。
当然,历史上西方国家的民族意识觉醒普遍要比东方更早,相继纷纷觉醒,建立起后世的主要国家。
民族意识一旦觉醒,那么整个民族的力量都将凝聚在一起。
这一点在很多地区和国家都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比如曾经分裂的国家最终又能够再次的统一在一起,比如东西德的合并,如果没有民族意识的觉醒和统一,根本就不可能合并在一起。
再比如后世的我们,纵然是没有统一,但大家都认可自己的身份和民族,甚至于在全球范围内,当年我们最艰难的抗战时期,全球的华人都在支持,捐钱捐物甚至于直接回国参加抗战。
这就是最好的体现,一个民族意识的觉醒可以凝聚整个民族,让整个民族的力量空前强大起来。
此时此刻的大明,原本民族意识就已经处在觉醒的阶段,自古以来大一统之下,本身民族意识和身份认同感就非常的强。
这三十多年来,大明帝国进入了空前的繁荣和强盛,这也很容易就激发民族的认同感,刺激民族意识的觉醒。
再加上通过报纸和新式学校的教育、宣传,可以说民族意识本身就已经出于觉醒的阶段,现在这部电影的播放,这更是进一步的加快了这种觉醒,推动整个大明帝国民族意识的觉醒。
此时此刻,伴随着电影在大明各地的播放,整个大明上下都被其所深深的震撼。
同时整个大明上下,无形之中,这种的民族意识、国家意识都在不断的觉醒。
连那些一向鄙视武夫,说当兵的是丘八的酸臭腐儒,此时此刻也都纷纷的挥毫泼墨,有种投笔从戎,保家卫国的冲动出来。
当然,现在的大明并不需要他们去投笔从戎,但辛弃疾、陆游、文天祥等历史上爱国诗人的诗词现在也是一下子就在大明火爆起来。
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洲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沉浮雨打萍。
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
这些爱国诗人的着名诗词也是迅速地火爆起来。
连带着青楼楚馆里面的姐儿们也都开始用这些诗词来作曲、唱歌,抒发自己内心之中忧国忧民之情感。
至于新学的学堂里面,学生们也都纷纷用自己稚嫩的文笔抒写自己的爱国之情,表达自己内心对于这个国家、这个民族的自豪感。
朝堂之上,以前的时候,这些大臣们,很多时候都是只认自己同乡、同门之类的,争权夺利的非常厉害。
很多时候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为这个国家去思索一些事情,去想着做一些实事和好事。
就如同在以前,文官们和武将勋贵们对立。
这朝廷的边防空虚,边军连饭都吃不饱,武器装备更是完全不行,鞑子屡屡南下,劫掠边关,烧杀抢掠。
然而朝廷之上的文臣们,他们掌握了大权,他们明明知道是应该要去整顿军务,重视边防,调拨更多的钱粮过去支持。
但是他们并没有这样做,因为文武官员的对立,他们甚至于还不不断的打压武将,不断的压缩边军的开口,贪墨边军的粮饷等等。
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他们内心之中毫无波澜,甚至于不会有丝毫去考虑整个大明朝的,因为在这些官员们看来,即便是朝廷亡了又如何,改朝换代还不是要靠他们这些文官来统治。
所以大明朝强弱和他们没有什么关系,他们更在乎的是自己手里面有多少的权力,有多少的银子,自己的家族是否能够因此变得更加壮大起来。
这就是典型的民族意识没有觉醒的一种表现。
当然民族意识觉醒之后这样的人依然还是有很多,但更多的还是不断涌现出来的为国为民族牺牲的英雄。
第2211章 电影的巨大作用
刘晋的府邸内,刘晋正在看着报纸。
报纸上的内容也是让刘晋忍不住的直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