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节
作者:牛衣古柳      更新:2023-08-02 06:57      字数:4508
  虽然说现在已经有人开始晒麦子了,但更多的还是还没脱完粒的,而天气又不好预料,他们能提前一天晒好麦子就提前一天,现在有了这么好用的工具,这是太及时了!
  ------题外话------
  求收藏求评论鸭鸭鸭鸭
  谢谢“橄榄忘忧草”小可爱捉的虫,啾咪
  第七章 三件事(答谢“葛锦锦08”五星评价票加更)
  里正们一通欣喜,有反应快的回过神来,问道:“大人,这石碌造价几何?”
  这人这么问了,其他还兴奋着的里正也冷静下来。
  对啊,对百姓来说,工具好不好用倒是其次,最重要的,是这个工具他们能不能添置的起。这石碌固然好用,但若是要花上好几两甚至十几两银子,那没有人会买来用。
  一则太贵,他们舍不得掏这个钱,二来,即使他们咬咬牙掏出来了,但家里却不一定能拿得出来这么多钱。
  钟萃玟身旁的师爷为里正们解答道:“这件事是大人派我来督办的,我对这件事最清楚不过。做石碌的石头对外形有要求,而开采出的石头多少方形为主,因此,要把石头打磨成圆柱形的,耗费更大。石头还要再穿一个孔,因此,一块石头的成本在三两银子左右。”
  “除了石头,还需要用木头打一副架子,这个价钱便低了,只需要半吊钱左右。拉石碌最好是用耕牛,或是驴子、骡子,若是家里实在没钱,也可以用人力,只是会更辛苦些。”
  师爷说完,里正们便开始盘算。
  大禹朝一千铜板为一吊钱,也就是一两银子,三两银子加半吊钱,这个数额说大不大说小不小。
  对一些实在是贫困的家庭,莫说是三两银子,就是一两他们也不一定能拿得出来。而条件稍可的,三两银子半吊钱,虽然也会困难,但咬咬牙还是能拿得出来的。
  至于说用牲口来拉石碌虽然牲口的价钱高低不等,但买一头牲口要花的银子也不少,这些个村子里,家里能买得起牲口的到底还是少数。往年买不起牲口,现在他们照样买不起。
  不过听说石碌可以人拉?
  既然人也可以拉的话,那能添置石碌的想来就会多上很多,至于师爷说人拉会辛苦些?百姓在地里刨食,哪项活计不辛苦?甚至对庄稼地里的老把式来说,辛苦是他们最习以为常的。
  这样想着,还是有人提出上手试一试。对此,钟萃玟都应了,等里正们试了试,心里便更有底了。
  “大人,小人这就回去问问,若是有人要,便让他们拿着银子过来。”当即,孙里正便说道。
  孙里正开了口,其他人也跟着开了口。
  钟萃玟颔首道:“你们去办便是。只是石碌买卖需是自愿才成,你们不许强迫百姓。”
  这么说,钟萃玟是怕有些里正会想着给他面子,或者打其他的主意,即使是掏不出钱来的百姓,也要逼着他们来买石碌。
  钟萃玟说完,里正们纷纷应是,钟萃玟又点点头,这才让他们离开了。
  里正们离开后,钟萃玟又嘱咐了师爷几句,留下几个衙役帮忙,便带着其他人乘马车回了县衙。
  昨日钟萃玟回到县衙,便让人将银子送来了大林村,送走衙役,捧着沉甸甸的五十两银子,林慧娘和林丽娘姐妹俩笑得见牙不见眼。
  瞧见两个女儿没见识的样子,赵氏好笑地翻了个白眼,“瞧你们俩这模样,简直没眼看。”
  林丽娘看向赵氏,激动道:“娘,这可是五十两银子啊!我还没见过这么多钱呢。”
  前段时间林慧娘和林康一起做生意,虽然也赚了些钱,但都是零零碎碎的铜板,偶尔会有块碎银子,总额也远不到五十两。
  钟萃玟其实是可以让人送来银票的,但考虑到林家和周前都在乡下,银票给他们的用处不大,所以便换成了数额不等的银锭。
  林慧娘从沉甸甸的银子带来的欢喜中回过神来,她把包袱递给赵氏:“娘,这笔银子咱们怎么花?”
  赵氏无奈地看了林慧娘一眼,“钱刚到手里还没暖热乎,你便想着花了?”
  “这不是咱们家穷嘛。”
  林家的院子固然很大,但房屋却不多。
  目前的几间房屋,还是林大伟尚在时兄弟分家建的,当时林大伟手里也没有太多银子,只建了四间屋子,也就是现在赵氏带着林安住的正房、林仕和钱氏夫妻住的东厢房、林慧娘林丽娘姐妹俩住的西厢房和厨房,杂物放在厨房里,其他三间住人的屋子也放了些。
  “娘,咱们再找人起几间屋子吧?二郎现在也大了,不能再和你一间屋子了。大哥以后回来若是带个朋友,也没地方住。”
  因为屋子有限,赵氏是带着小儿子睡的,只是现在林安也慢慢大了,即使是母子俩,也要讲究男女大防了,因此,赵氏将屋子隔开了,她睡在她和林大伟的床上,林安则是因为人还不太高,用箱子搭了一张床。
  想到林安,赵氏也点了点头,“那就等过了农忙。现在也不好找人。”都忙着地里的活儿呢。
  林慧娘也知道这个理儿,“剩下的钱咱们再添置些衣物,米也要再买些。”
  小馒头现在越来越大,她记得,等婴儿稍微大一些,就不能只吃奶了?
  第二天,林慧娘跟着赵氏母女俩一起下了地。
  在其他人还忙着晒麦子的时候,因为有石碌,所以领先一步的林家人已经开始做其他的活儿了。
  往地里去的一路上,林慧娘在心里盘算着要种点什么,她记得,麦收过后,一般都是种些玉米、豆子的。
  只是等母女俩到了地里,看到赵氏弯腰去刨麦茬,林慧娘惊讶了,“娘,你刨这个干嘛?”
  “留着它做什么?不仅会扎到人,还碍事儿。”
  “那你刨它不费时间吗?留着其实也没什么,等它们沤在地里,还能给土地增增肥。”林慧娘劝道。
  赵氏有些将信将疑。
  “想不被扎到其实好办,只要咱们把裤腿扎紧就行了。娘你想想,要把所有的麦茬都刨完,那要用多长时间?有这个时间,咱们玉米豆子都种完了。”
  “这倒也是。”赵氏迟疑地点了点头。
  见她被自己说动,林慧娘又再接再厉:“麦茬其实留在地里,咱们干活儿也不怎么碍事对不对?”见赵氏点头,她接着道,“既然这样,那咱们为什么还要多此一举呢?”
  被林慧娘劝动,赵氏道:“行,那以后的麦茬便不刨了。咱们回家拿种子去。”
  ------题外话------
  谢谢“葛锦锦08”亲的五星评价票然后阿牛才发现,pk前搞的活动上说送评价票加更原来标了个长期有效,现在阿牛来加更了,今天白瞎了没课,结果阿牛一个字都还没码唉,码字去了
  第八章 大林村的动员
  母女二人折返回家,院子里的钱氏惊讶道:“娘,大妹,你们怎么回来了?”
  “今年咱们不刨麦茬了,回来拿种子。”赵氏说着,把锄头往墙上一靠,便钻进了厨房。
  玉米和豆子的种子都是冬天时赵氏从去年收获的玉米、豆子里挑选出来的,粒粒颗粒饱满。因为快到了种玉米的季节,所以前两天赵氏便将种子找出来了,这会儿她进了厨房,往一个小袋子里倒了些玉米种子,便系上口出去了。
  走到院子里,赵氏又嘱咐了钱氏两句,便将锄头扛上肩,和林慧娘一起去了地里。
  母女俩又回了趟家,去地里的路上依然没遇见几个人。
  自从昨天得到钟萃玟的首肯,周前便将自家的活先交给了家人,他自己则是将村民们叫到了林大根家的晒麦场,试图用实际行动让村民们看到石碌的价值。
  村民们的反应也没让周前失望。
  不管家里有没有钱,村民们都对石碌很感兴趣,还有些人上手去试了试。
  “昨天,我已经请了县太爷过来,大人肯定了石碌的用处,并且说会在县里推广石碌。有了石碌,以后咱们割完麦子再脱粒就方便多了,我个人认为,咱们还是一家添置一台石碌比较好。”
  昨天有马车进村,不是什么稀罕事儿,毕竟村子里不是所有人家都是土墙,况且昨天还发生了有从帝京来的人给林家报喜信这样的大事。只是他们不知道那马车上的是什么人,这会儿听周前说是县太爷,村民们沸腾了。
  “昨天县太爷来咱们村了?”
  “我居然没能见到县太爷长什么样!”
  “你们有谁看到县太爷的吗?”
  “”
  “大家听我说!”村民们交头接耳,气氛虽然很活跃,但却不是周前想要的。
  周前喊了一声,人群才慢慢安静下来,只是仍然有窃窃私语的,周前也没管那几人,只专心说自己的话:“我已经请大人帮我预留一台石碌了,你们有人想要吗?家里麦子多的,要一台总比不要的好。”
  “里正,你光问有没有人要,你也得说说多少银子啊!”一个年轻汉子说道。
  “只是石碌的话,要三两银子半吊钱,家里富裕的,还可以再买头牲口拉石碌。没有牲口也可以自己来,咱们都是在地里刨食的,力气有的是。”
  周前说完,村民们又议论了起来。
  这次,周前没有制止,因为他知道,三两银子已经不算少了,要支出大笔银钱,大家总得回家跟家里人商量商量才行。
  “你们先回家去,跟父母妻女都商量商量。不过,这天可不好说,能尽快的还是尽快。”说完,周前便让人散了。
  人都走完后,林大根才问周前:“里正,我家也想买,去哪儿买啊?”
  周前挑眉看着林大根,“你也要买?你家的麦子不是快轧完了?”
  林大根摸摸脑勺,“今年的快完了,还有明年后年的嘛,总不能一直借人家的,自家有总是要更方便的嘛。”
  周前欣赏地拍了拍林大根的肩膀,“好!有觉悟!大人说了,想买石碌就去采石场。”
  问周前要花多少钱的年轻汉子回到家,将周前说的事跟妻子转述了一遍,末了,他问妻子:“媳妇儿,咱们家买不买啊?”
  两人刚成婚没多久,汉子生母早逝,又不被后娘待见,蹉跎到二十好几,才终于娶到了媳妇。女人家里情况比汉子家要好一点,因此女方父母都瞧不上汉子,好不容易才答应把女儿嫁给汉子,要求便是二人成了亲便分家。
  那后娘原先并不愿意,被汉子威逼利诱,才不情愿地答应了,只是家分了,小夫妻却没分到多少东西。
  听了汉子的话,女人问道:“真的好用?”
  汉子点头道:“真的,县老爷都说了要让整个阳晋县都使上呢!”
  女人咬咬牙,道:“买!钱不够我就回娘家去借,等明年咱们多种些麦子。”
  类似的对话村子里其他人家也有发生,多数还是选择了买一台石碌,只有家里实在是穷得很的,或者是抠的不舍得用钱的共十来户人家没买,他们觉得,既然以前没有石碌,他们也好好地度过了这么多个麦收季,现在不买也没什么。
  周前之前说了,买不买都要跟他说一声,因此,得了通知,周前便又将要买石碌的人家集合起来,问他们:“牲口还买不买?”
  家里富裕一点的,早先便买了牲口,不一定是耕牛,驴子和骡子也不少,毕竟耕牛最贵。而家里没买的,有些是觉得牲口有没有都差不离,也有些是掏不出钱来。
  听到周前的问话,想到石碌要用牲口来拉,稍微富裕点的点点头道:“我要买头骡子。”耕牛是不可能买的,毕竟那么贵,反正骡子也一样用。
  其他人也纷纷说了自己的决定,周前让打算去买牲口的先去县城买了牲口,又让其他家里有牲口的套上车,便带着人一起去了采石场。
  石碌到了,还有麦子没脱粒的,便把麦子拉到自家的晒麦场,有牲口的用牲口,没牲口的便自己上,买了石碌的村民们纷纷拉着石碌开始轧起了麦子。
  村子里发生了什么,林慧娘没再管。
  她虽然也关心石碌是否在村子里推广开,但这事儿有里正做,她又没什么官职,关心起来也没怎么有立场。不过,她还是有暗中关注的,在不止一次听到石头滚过的闷响声后,林慧娘心里便有了底,她也放下了一块大石头,专心帮着赵氏一起种玉米豆子。
  只是,村里买石碌的村民刚拉着石碌用了两天,这天傍晚,天边忽然阴沉下来。
  一看这乌云压境,村民们便知道要有大雨来了,有勤快的,麦子已经在晒麦场上晒了一两天了,便匆匆将麦子装了起来。还没轧完的,也纷纷开始收麦子。
  酉时三刻,不论村民们是否将麦子收拾妥当,大雨倾盆而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