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 第45节
作者:寒梅惊雪      更新:2024-10-09 17:00      字数:3473
  “成功一定会成功的,朕绝对相信你们。只是,大家都是人,不能太过疲惫。宁妃与贤妃,也有几日没休息好了吧?总这样下去,医用纱布没成功,你们先倒了,如何是好?”
  朱允炆拍了拍木架子解释道。
  宁妃、贤妃见此,心里莫名多了一些温暖。
  皇上是关心自己的。
  待返回坤宁宫之后,朱允炆向马恩慧建议道:“朕观承乾宫还有一些空房,不如再招纳一些人参与其中,就是那文工团中若有人擅纺织针线,也是可以参与其中的。”
  问策群众,从群众中汲取智慧,这是马列哲学的思维。
  要相信广大群众的发明创造,相信他们无穷的智慧,这历史的重车,便是他们在发力,一步步碾压出车辙,留下无数的文明。
  朱允炆没办法宣传马列,但却可以拿马列的思想来指导,古人不也提倡众人拾柴火焰高吗?既然这把火要烧大点,自然要多弄点人手,一起捡柴火。
  马恩慧深以为然,当天便命人在浣衣局、文工团等遴选了三十六位纺织能手,命六日前往承乾宫听差。
  正月初四。
  大明迎来了第一个国庆节,京师欢腾。
  朱允炆、马恩慧出皇宫,与民同乐,共醉国庆,同享新春。一时间,文人书之,市民鼓之,商人喝之,京师华彩,昼夜不休。
  第五十一章 秋露白,重钱轻钞的商贾
  江东门,东接水西门,西通上新河,是京师西南商业中心。
  辽王朱植、岷王朱耿两人带着几个小厮,晃到了江东门内西关南街,看着繁华盛景,两人更是相视一笑,颇有默契地伸手道了一声“请”,便齐步而行,坠入喧嚣。
  金陵十六楼中,仅坐落在江东门的,便有轻烟楼、翠柳楼、梅研楼、淡粉楼、江东楼五座,皆是高基重檐,栋宇宏敞,雅士云集,高朋满座,热闹非凡。
  不少文人墨客,在这里饮酒作乐,恣情狂欢,挥墨泼墨,留下佳作。
  郡楼闲纵目,风度锦屏开。
  玉腕揎红袖,琼卮泛绿醅。
  参差凌倒景,迢遁绝浮埃。
  今日狂歌客,新诗且细裁。
  这便是对轻烟楼、淡粉楼的吟咏之作。
  朱植与朱耿站在大街上,左手边是轻烟楼,右手边是淡粉楼。
  “十五哥,我们去哪家?”
  朱耿有些犹豫。
  朱植打量了下两座高楼,说道:“赵女酒翻歌扇湿,燕姬香袭舞裙纤。便先看看这轻烟楼吧。”
  轻烟楼内,一群体态婀娜的女子陪在两王身旁,时不时劝饮一番,朱植与朱耿要了十几种酒水,一样一样的品着,店家在一旁赔笑,好好的伺候着。
  对于酒而言,明代可谓汉唐宋之后的一个巅峰。
  别看明初商业整体不发达,但酒肆业却相当活跃。
  对于明初京师之人,最为喜欢的还是浙江黄酒,虽然一些地方出现了烧酒,但毕竟尚未占据主流。明代的酒,品类很多,如金华酒、秋露白、五香烧酒、俊巡酒、景芝高烧、姜酒、茴香酒、绿豆酒、竹叶酒……
  景芝高烧与秋露白,便是相对烈性的烧酒,颜色偏白。
  而如五香烧酒,则以檀香、木香、乳香、丁香、糯米等酿造而成。后世人看着这些配料估计也没了心情,甚至会怀疑,这丫的是喝的酒,还是做的料酒?
  但在当时,五香烧酒却被誉为“江南第一名酒”,喝这种酒,有“春风和煦之妙”。
  朱植手中端着的,便是这五香烧酒,颜色有些浑浊,品饮之后,一脸地舒坦,憋了一口气,才缓缓吐出,赞道:“好酒!”
  朱耿推了推一旁的秋露白,对朱植说道:“这个酒,应该可以。”
  朱植尝了两口之后,感觉体内有些微微发热,认真地点了点头,对店家说道:“这秋鹿白,如何售卖?”
  “回客官,秋露白分上中下三等,下等五钱银子便可,中等便要二两银子,您两位乃是贵人,所品尝的自是上等秋露白,承惠,五两银子。”
  店家笑着回道。
  朱植微微点头,这个价格在轻烟楼还算是公道。不过五两银子,个人喝喝还没问题,若是大量采购,两人只能缩衣减食,拮据度日了。
  “你去把是中下秋露白拿出来,让我们品品。”
  朱耿突然说道。
  朱植愣了下,脸有些烧,看着朱耿的眼神也有些郁闷,心说:弟啊,我们可是藩王,你掉价不掉价?你自己丢人没关系,为什么拉着我一起?
  店家也被这个古怪的要求给弄懵了。
  来轻烟楼的不是富商便是官宦子弟,风流才子,只有向上要更好的,从未见过向下要更次的。
  这两位,有些独特啊。
  不过店家涵养还是不错,挤出不自然的笑容,安排人去取来。
  朱植看着倒出来的中、下秋露白,直摇头,坚决不喝。
  朱耿端起酒杯,看着朱植,悠悠来了一句:“完不成上面交代的事,我们兄弟两个,便要交代在这里啊。”
  朱植牙齿有些酸,不得不端起酒杯尝了尝,不由眼前一亮,看向朱耿,点了点头,说道:“这个不错,哈哈。”
  店家呵呵在一旁陪着,眼神中有些鄙视。
  这两个没见识的,连品酒都分不出好劣,真亏了他们穿的锦衣玉带。
  玉带?
  店家瞳孔微微一眯,脸上顿时冒出了恭谨的笑意。
  腰带是舆服礼仪的重要内容,什么官,佩什么腰带,是有明确规定的。
  太祖爷对于舆服颇为重视,在洪武三年,洪武十四年,洪武二十六年,三次修改舆服规制,要求文武官员公服腰带:一品玉或花素,二品犀,三品、四品金荔枝,五品以下乌角。
  若谁穿错了,或越了规矩,一个三品的敢穿玉带,那估计连腰带都省了,直接砍了。
  眼前两人,虽是常服,竟都是玉带,可见对方,不是一品,便是亲王。
  店家有些颤抖,这两位通天的爷,来这里做什么?
  若出点事,这轻烟楼估计也没了。
  “这下品秋露白,不错。只不过,一坛酒便是五钱银子,还是有些贵了。”
  朱植盘算了下,如果大量采购的话,这一坛酒便是五钱银子,三千坛岂不是要一千五百两,若要万坛,都直奔五千两去了,这笔开支可不小。
  “呵呵,若是两位喜欢,本店可以减惠一些,一坛两钱银子,真不能再少了。”
  店家有些为难,两钱银子可是成本价了,再低,自己就要贴钱了。
  “哈哈,我们也不占你多少便宜,这样吧,三钱,我要一万坛,如何?”
  朱植笑着说道。
  店家瞪大眼,这可是一笔大买卖,虽然利润低了一些,但胜在数量啊。若是如此,自己还可以赚上一笔。只不过……
  “一万坛,小店一时无法拿出这么多,您看,要不然先三千坛?过上三个月,哦不,两个月,店里再送上府三千坛,如何?”
  店家连忙说道。
  朱植微微点头,从袖子里拿出一叠宝钞,说道:“这里有三百贯作为定金,你只需将这三千酒坛,送抵西安门外即可。”
  店家听闻是西安门,顿时一惊,难道说,这批货是皇宫采办的?
  看着朱植放在桌案上的宝钞,店家眉头微微一皱,恭谨地行礼道:“实在抱歉,本店多以银钱为主,宝钞的话,一贯钞,只能抵算半钱银子。”
  “凭什么?”朱耿听闻之后,站了起来,面色有些难看,厉声说道:“按照朝廷规制,一贯钞,便是一两银子,两者相当,如何在你这里竟是重钱轻钞?岂不是无视朝廷规制!”
  店家立马跪了下来,哭丧着脸说道:“两位爷啊,这可不是咱一家如此行事,所行商贾,皆是如此啊。”
  朱植挥了挥手,止住了想要发表的朱耿,说道:“如此的话,那这三百贯钞,便抵一百五十两吧,货送西安门,自然会有人以银钱支付与你,如何?”
  店家连连感谢。
  朱植与朱耿离开轻烟楼之后,朱耿闷闷不乐地说道:“十五哥,为何拦我?”
  朱植呵呵笑了笑,对朱耿说道:“你这段时间留恋烟花之地,难道没注意到,连那些红袖添香的姑娘,都不喜欢宝钞了吗?”
  朱耿皱眉,拥美入怀的时候,谁会在意这点细节,难道不应该将眼睛用在该用的地方?
  “走吧,我们也该入宫了,这件事,还需要禀告皇上才是。”
  朱植叹息道。
  ps:
  有推荐票、月票的,还请支持下大明,惊雪谢过。
  第五十二章 贬值的大明通行宝钞
  明代宫廷,设有酒醋面局和御酒房。
  酒醋面局掌管宫廷食用酒醋、粮酱、面豆等物,职掌内宫人食用酒;御酒房酿造的酒,专供皇上及其家人,以滋补养生酒为主,如竹叶青、五味汤、真珠红、长春酒、满殿香等。
  朱允炆打算造酒精,可这东西不能用滋补养生酒来蒸馏吧,暴殄天物也得有个限度。对于酒醋面局的那点酒水,朱允炆实在是不忍心挪用,只好委托朱植、朱耿去宫外采购。
  因为尚在休沐期,朱植与朱耿便直接到了后宫,拜见过太后,便转入坤宁宫,向朱允炆汇报了秋露白酒水的事,拿了一小坛酒,请朱允炆品尝。
  朱允炆品了下,估摸着度数应该在二十五度上下。
  秋露白已经接近白酒,当然,这里的白,只是颜色接近透明,但尚有些泛黄,
  古人往往并不是说喝酒,而是吃酒。
  唐宋以前的酒,多为简单的发酵酒,实则是酒酿,工艺不够,度数不高,过滤不纯,里面还夹杂着不少酒槽。
  而这些酒槽,是需要吃下去的……
  故而,吃酒。
  陆游的“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便是告诉客人,你别笑话我家的酒浑浊,但我家的菜丰富啊。
  宋元时期的酒,也多为低度米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