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 第608节
作者:寒梅惊雪      更新:2024-10-09 17:03      字数:4853
  茹瑺与夏元吉笑得有些无奈,皇上这是打算将绩效发挥到极致啊,这和丁溪盐场中交够盐场的,剩下是自己的思路基本一致。
  朱允炆严肃地说:“君无戏言,但朕需要警告提举司与都水司,每年收购船只,安全局都会暗中参与,若有人煎迫匠人日夜赶工,强迫其昼夜做事,欺辱与殴打匠人,安全局也是可以抓人的。”
  孙锐等人冷汗直冒,这就相当于主动权都给了匠人,他们干完朝廷的活,想干就干,不干就休,强迫他们,很可能会被安全局给拉去。
  “轮班匠是个大问题,朕与茹阁、夏尚书、杨祭酒商议之后,认为清江造船厂立足长远,不宜频繁更换匠人。你们下去统计下,但凡轮班匠愿意留在清江造船厂继做工的,由船厂出资打造房屋,购买土地,发放补贴,安置其家人转入船厂及附近,若想要离开的,也不作强求。”
  朱允炆需要一支稳定的船匠队伍,总来回走来走去,换来换去也不是个办法。再说了,两年一轮班,两年不见家人,实在是有些不地道,直接将其家人接过来算了,就当是另一类移民了,淮安这一带即将繁华起来,总需要汇聚一批人口。
  匠人们听闻之后,一些人不由面露惊喜,若朝廷当真愿意花钱布置房屋、分配土地,还给一定的补贴,那迁移过来也不是不可行。也有些人犹豫不决,毕竟搬家要离开故土,故土难离。
  朱允炆也不强求,与夏元吉商议好政策之后,便确定下来张贴出去,其待遇不比山西移民差哪里去,尤其是在杨士奇的建议下,清江船厂内部要打造社学,为匠人孩子读书识字打基础。
  清江船厂的问题处置个差不多,但调查却远未结束,一批批安全局的人奔向各处……
  第七百二十五章 中都谒陵
  九月一日,贤妃省亲五河县。
  九月四日,大明建文皇帝朱允炆、皇后马恩慧至五河县,这让贤妃的父母激动不已,五河官员更觉光荣,特意写了碑文记述此事。
  两日后,朱允炆携皇后、贤妃前往中都凤阳谒陵。
  在朱允炆抵达凤阳时,安全局关于清江造船厂的调查文书总算送了过来,看着厚厚一叠名录与诸多证据,朱允炆也有些悲伤,传唤吏部尚书蹇义、都察院左都御史戴德彝与五军都督府徐辉祖。
  “你们看看,这就是吏部挑选的好官员,这就是都察院监察的结果,是五军都督府卫所治理的成果!”
  朱允炆将文书丢了出去。
  蹇义、戴德彝与徐辉祖不安地看着这些文书,尤其是徐辉祖,更有几分胆颤。
  几日前,徐辉祖与朱棣盘查大河卫,并没有发现大河卫有什么问题,结果被朱允炆指着鼻子大骂了一刻钟,就差板子伺候了。
  徐辉祖很委屈,大河卫虽然要了清江船厂的船,但这些船也没留在大河卫里面,这让自己怎么能发现,鬼知道河道里的哪个船是大河卫的……
  但五军都督府是卫所的上级,卫所出了问题,那就是五军都督府失职。
  更让徐辉祖郁闷的是,淮安的大河卫也好,凤阳的所有卫所也好,还都是直接隶属于中军都督府,它不是属于前军、后军。
  身为中军都督府的府事,这里出了问题,想推脱都推脱不了。
  可怜的徐辉祖看着这一份文书,脸色更难看了,凤阳八卫中有三个卫参与其中,还加了一个所,几乎一半,这直接是打自己的脸啊。
  蹇义也不好受,吏部选拔官员,考核官员,这文书中涉及到的官员名单,吏部可是给的是中平、优的评价,一些人还被吏部提拔过,可现在事实证明官员不行,吏部考核考了个寂寞。
  戴德彝更是悲催,他主管的是都察院,扬州官场出了问题他有责任,两淮盐政出了问题他有责任,清江船厂出了问题他还有责任……
  如果都是卫所的将官倒还好说,有徐辉祖顶着,可现在是官场的问题,是文官的问题,找不到人背锅了。
  三个人都命苦,无奈之下,只能请求从重处罚,不重惩怎么对得起自己挨训的委屈?
  朱允炆看着这三个老油条,一口一个惩罚,丝毫不提自己的责任,你们倒是请求自罚个一年半年的俸禄啊。
  不久之后,朱允炆传出旨意,但凡涉案官员,一律罚没财产,全家发配北平,凡是涉案将校,一律罚没财产,全家发配交趾。
  冷冰冰的处罚,让随行官员胆战心惊。只不过是将手伸向了清江船厂,只不过是贪污了一些,就沦到发配的地步,确实是太过严重……
  朱允炆不在意给这些人搬家,反正北平需要更多的人,交趾的汉人越多越好。
  清江造船厂收回了一批船,开始走上了稳健的造船之路,一干官员与将校被处理,再无人敢窥视清江船厂,民间对河船的需求日益高涨,商人更是开出高价求船。
  孙锐考虑到清江造船厂的运作,写文书请求朱允炆发卖一批河船,朱允炆批准清江造船厂发卖三分之一的船只,其他分配给工部、户部,以满足朝廷运粮、运物的需要。
  凤阳皇陵。
  这是朱允炆第一次来凤阳谒陵,这里埋葬的是朱元璋的父母与兄嫂。
  朱元璋对父母情感很深重,从明皇陵的建造可窥一斑。
  明孝陵动工的时间是洪武十四年,而明皇陵动工的时候是元至正二十六年,朱元璋还是吴王,没称帝。
  洪武二年营造中都,又一番修缮、加固明皇陵。洪武八年,中都烂尾,诸多材料搁在那里也是浪费,搬走还费时费力,朱元璋大笔一挥,材料都给老爹老妈了,明皇陵再次扩大。
  直至洪武十二年,明皇陵竣工。
  仔细算算,这明皇陵从动工到竣工,跨过了十三个春秋。
  明皇陵坐南朝北偏东,它不是简单的一土堆,地上建筑,地下地宫就完了,其比秦始皇陵的两重城墙还多了一重,有三重城墙,外为土城,周长二十八里,中为砖城,周长六里,里为皇城,周长二百五十一步。
  这里有专门的皇陵卫来守着,五千多人的使命就是帮老朱家看坟。
  朱允炆带人自土城北门正红门进入,经红桥、棂星门、砖城明楼、神道、御桥,抵达皇城金门,进入皇城,行走在皇陵神道之上,前面是享殿,享殿后面便是陵墓,在陵墓前,矗立着高大的皇陵碑与成双成对的石像。
  皇陵碑由碑首、云盘、碑身、驼峰和鳌坐五部分组成,高两丈两尺六寸,碑额篆有“大明皇陵之碑”六个大字,这六个字是朱元璋亲自撰写。
  最让朱允炆在意的并不是这六个字,而是这碑文。
  朱元璋原本让文官来撰写碑文,估计是觉得自己没多少学问,可文官写出来的碑文太过华丽,粉饰现实,说得朱元璋老爹老妈好像生前过得日子虽然不好,但有福气,有大运气,积累了八辈子的福才生了个朱元璋,你们在底下也应该含笑……
  对于这类文章,朱元璋郁闷至极,想到后世子孙谒陵的时候一看碑文,还以为老朱家祖上都是地主呢,根本无法告诫子孙,于是亲自撰写碑文。
  朱元璋是一个敢作敢当的人,也是一个不同于其他帝王的人,人家当了皇上,以前的丑事、辛苦事,恨不得遮掩着,藏着,生怕被人知道,写个碑文,往往都是“粉饰夸功、谀墓不实”。可朱元璋不怕,直接写自己的出身,亲身亲历,什么爹娘死了没办法埋,又去当和尚求活路,还去要饭,参加起义军,东渡大江,一统江山……
  如“既葬之后,家道惶惶。仲兄少弱,生计不张……里人缺食,草木为粮。予亦何有,心惊若狂……”又如“从愚朝暮,日日戎行。元兵讨罪,将士汤汤……不逾月而众集,赤帜蔽野而盈冈……”
  文笔之凄呛,经历之坎坷,可谓是朱元璋的真实写照,并无一句造作之言。
  朱允炆与朱棣是谒陵的主角,礼官又需要忙碌,一番礼仪之后,太阳都要下班了,礼部才高声喊:“礼毕。”
  在许多随行官员看来,朱允炆北巡的终点就是凤阳,谒陵就是目的,现在凤阳也看过了,陵墓也来过了,也该打道回南京了。
  可朱允炆并不打算就此止步,面对众官员期待的目光,朱允炆给了他们另外一个新的方向:“谒陵已然结束,按理说车架应就此返京。可朕心忧移民百姓,又担忧会通河疏浚一事,既然已经到了凤阳,何不再向北走一走,也好看看那里的百姓生活如何。”
  此话一出,反对者众。
  礼部尚书黄观有些着急,连忙说:“皇上,哈密王安克帖木儿的使臣已过了开封,正在前往京师。若皇上此时北上,必无法会见其使臣。”
  朱允炆平和地说:“哦,区区哈密王的使臣,值得朕去京师等他们吗?找人送个口信,让他们到济宁等着吧。”
  黄观无语,人家跑了几千里,连京师都不让他们去一趟,直接在外地接待了,这不合礼仪啊。
  刑部尚书侯泰也反对朱允炆继续北上:“两淮事务众多,朝廷诸事繁忙,皇上应居京师,如北极不动,众星拱卫,方兴万民。”
  朱允炆皱眉,你一个学刑法的,跨行业发展什么天文学:“朕若再走访走访,怕不知地方还有多少事瞒着朕啊!你与暴昭主刑部,如此多的官员知法犯法,你们当真没有责任吗?”
  侯泰愣住了,自己是处理犯人的,如何规避犯人犯罪,不是刑部的事啊,这火怎么还烧自己身上来了……
  御史反对:耗费国孥。
  朱允炆:老子自掏腰包。
  御史再反对:路途遥远,不安全。
  刘长阁:去你丫的,安全是你管的事吗?
  御史三反对:文书没人批,耽误事。
  朱允炆:晚上加班批。
  一堆理由,一一反驳,直说得一众以说话为生的言官都没反对理由了。
  得,拦不住了,那就随你吧,你老大。
  朱允炆敲定了方向,说:“车架自凤阳返回京师,对外宣称北巡结束,朕已回京,若有人通风报信,走漏封风声,呵呵……”
  继续北上,不用车架,朱允炆也不可能带所有人出发,于是与众官员商议一番,决定大部分官员返京,其他官员分为四路巡察地方,于十月二十日于山东济宁会和。
  第一路:朱允炆、夏元吉、杨士奇与皇后、贤妃等人。
  第二路:朱棣、解缙,六部官员。
  第三路:茹瑺、徐辉祖,六部官员。
  第四路:戴德彝、蹇义,六部官员。
  这一次大巡视,皆是官员微服,深入地方,不到万不得已,不得暴露身份,随行之中皆有安全局之人,以负责安全。
  只说朱允炆这一路,离开凤阳城,朱允炆并没有急着北上,而是出人意料地选择了西进,去了怀远县。
  建文元年时,怀远决堤,朝廷以工代赈,移走了不少怀远百姓,而为了充实怀远人口,朝廷在山西移民时,在这里安置了八百户山西百姓。
  第七百二十六章 打井人家
  相对于五十万移民,八百户四千余人显得微不足道,以至于许多文书中并没有提到怀远移民,就连宋正臣那样的人物,也只是辗转于山东、河南、北直隶,没有去怀远一趟。
  其他人不去,朱允炆去。
  洪灾已过去三年,原野上依旧可以看到被冲毁的残败房屋,老旧无人拜访,野草丛生的破庙,令人安慰的是,田间晚稻长势喜人,虽还没到黄熟期,却也可见稻穗饱满。
  享受稻田吹来的清风,朱允炆连日来压抑的心情终于缓解,只要有粮食,百姓能吃得上饭,这国家就乱不了,至于贪官污吏,想办法收拾他们就是。
  “看今年年景,怀远多半是丰收年。”
  夏元吉拨弄着稻穗,笑呵呵地说。
  朱允炆看着漫漫稻田,很是满意,感叹:“百姓丰收,朝廷才能安稳啊。”
  马恩慧弯腰看着稻穗,欢喜之余不忘规劝本分:“愿皇上秉持初心,珍惜民力,始终以万民苍生,江山社稷为重,用刑以轻,宽仁以治。”
  朱允炆瞥了一眼马恩慧,抬头看向远处的怀远城:“朕自是爱护百姓,只不过官吏未必如此。贪腐顽疾,不用重刑,难啊。”
  贪腐问题,万年也难破。
  都说无欲则刚,可作为人,谁没有欲?
  又说存天理、灭人欲,一个个张嘴闭嘴程朱理学,可天理存了,欲望谁灭了?
  知县巴结知府,知府贿赂布政使,布政使做样子给朝廷看。一些六、七品官,也开始享受豪宅、极品茶,明里暗里的经商赚外快,还不忘借朝廷的身份搞下垄断或半垄断,欺压或碾压。
  在朱允炆看来,吏治腐败是毁灭大明的一大原因,明初虽然干掉了许多人,但贪官这东西比野草还厉害,不需要春风吹,西北风吹,也照样长出来。
  建文朝的政治算是清朗的,经过四年整饬,并没有太大的贪官,可贪腐之路何止千万条,一条鞭法刚执行没多久,人家就研究出火耗,不能乱增加税种,搜刮百姓,人家就开始钻其他的空子,比如控制矿产,操纵盐价,暗中经商,利益交换……
  这些事证明了一个道理,站得高看得远,但看不到山脚下的百态,想要了解大明的真相,还得从九五至尊的高山上走下来看看。
  怀远城谈不上繁华,远不如扬州、淮安,好在城内祥和,烟火气让人得到抚慰,一座平静的小城,慢慢的,挺好。
  朱允炆坐在茶楼里,看着时不时过来喝完茶水的百姓,也没见到几个愁眉苦脸,苦大仇深的,好不容易遇到一个老汉在那里垂头丧气,满脸悲催,上前一问,原来是这家伙又添了一个孙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