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作者:[日]中山七里      更新:2024-11-13 16:13      字数:1962
  大概是其他工作人员按下了按钮,站内很快响起警铃。
  随后传来站内广播。
  “站内事务联络。一号站台,发生人身事故。一号站台,发生人身事故。”
  “非常抱歉地通知各位乘客,由于刚才一号站台发生了人身事故,京滨东北线将暂停运行……”
  大概是已经联系了过站电车,车辆内也传来警报声。
  短促而急切的警报持续数回,绵长而缓慢的警报一回。
  只要听一遍,就忘不掉的紧急警报。按照规则,听到这个警报,电车必须停止运行。
  牧野几乎是条件反射般看了一眼铁轨,随即深感后悔。
  快速电车的碾压力度惊人。毕竟重达数百吨,以每小时八十公里以上的速度疾驰,即便是台小轿车,也会被碾成铁片,破裂,然后被扯碎,更不消说人类肉体。
  眼前的轨道上,出现了一条长达数米的血痕,画面十分骇人。
  呕。
  牧野感觉到身后有人呕吐。
  二号站台乘客的视线一下子全都集中到了这里。赶时间的人有些恋恋不舍,而不着急的,则靠过来开始围观。
  “请各位乘客站到黄线后方。”
  牧野在记忆中翻出发生人身事故时的应急处理手册。自己首先要做的,是留住目击者。很快,警察会赶到,为了方便目击者配合警方调查,需要先对其说明原委,把他们带到车站办公室。
  根据事故性质,自杀和自杀以外的重启速度大不一样。如果是自杀,只需要把跳进铁轨的客人尸体收回来即可,但如果被判断出有他杀可能,为了让警方进行调查取证,发生事故的线路将会终日停运。这么一来,不仅涉及退票、安排其他车辆的手续,还要面对没完没了的车次整理。不管有没有排自己的班,工作人员都大概率不得不二十四小时上岗进行应对。
  观察了一下四周的情况,目睹有人跳下站台的,只有发出尖叫的女性,和面色苍白的男性二人。牧野于是陪同二人走进办公室。
  就在他觉得自己的工作告一段落时,撞上了开始安排员工工作的泷川的视线。
  “你这是在干吗?”
  “嗯?我这不是要把目击者留下来吗?”
  “没问你这个。神田署的警察马上就来了,你先到轨道上去。”
  去轨道,也就是说负责收尸。
  “赶紧的。又不是新人了,还不明白这种时候一分一秒都耽搁不得吗?”
  嘴上这么说,自己却根本不打算去面对轨道。这个垃圾混账。
  牧野一边在心底腹诽咒骂,一边拿着收尸用的桶和夹子,走出了办公室。
  他经由工作人员专用通道,从站台旁走上铁轨。先前的臭味更浓了,即便戴着口罩,还是从腹腔深处蹿起一股呕吐欲。他抬头看向站台,警察已经抵达,制服警官正和车站员工一起,疏导上下车的乘客。站台下,也有几位穿着便服的警察以及疑似鉴定科的侦查员,开始了现场取证工作。
  直到现场取证结束为止,他们都不能靠近站台下方。于是以牧野为首的收尸小组,开始捡拾散落在站台边缘的、靠近铁轨区域的残留物。车站工作里最糟糕的,就是收尸作业。内容虽然相似,但它令人作呕的程度,根本不是清理呕吐物能比的。业界黑话,把被碾压的尸体称作“金枪鱼”,不明所以的人只要亲眼看看就会明白其中道理。用一句话来形容,就是红色肉体被无情碾碎,混合着脏器散落一地。而散落在此的,并非动物肉片,而是不久前还和自己一样呼吸着的人类。每每想到这一点,牧野总感到一阵阵恶寒。
  电车速度越快,被碾碎的尸体肉片散落范围就越大。如果是快速电车,那么就得做好行动范围长达数百米的思想准备。
  牧野用夹子夹起附着在枕木和路基上的肉片以及人体组织,还有死者衣服的残片,分别放进相应的桶里。这已经不是能给遗属看的东西了,所以收集的目的并不在此。
  习惯了恐惧和厌恶后,取而代之的是翻涌起来的愤怒。
  怎么就非要挑我上班的时候跳呢?!
  要自杀也找个不会给其他车站工作人员以及乘客添麻烦的地方吧。如果只是单纯的事故,就好好在那个世界反省吧!不小心摔下站台的,八成是醉鬼和只知道看手机的人。明明连幼儿园学生都知道,那种情况下靠近站台很危险。了解内情的人都清楚,走路玩手机已经成为造成跌落事故的重要原因,车站方面也想把这个信息公之于众,呼吁大家多加注意,但考虑到通信运营商们给的大笔广告费,相关人员还是选择了保持缄默。哪怕在铁轨上,金钱也比人命来得重要,而牧野作为工资来自巨额广告费的一员,也不方便评价。
  强忍着呕吐弯着腰不停捡拾东西是一件苦差事。走上几米就得休息一会儿,然后再继续作业。等牧野收拾完尸体,已经是下午两点多了。
  他回到办公室时,警方的调查似乎已经告一段落,两位目击者已不见踪影。
  “死者是一名年轻女性。”
  泷川丝毫没有抚慰他收尸辛劳的意思,开口说道。
  “好像是遗留物里有身份证件。死者叫志保美纯,是一个二十五岁的上班族。”
  “那现场调查算结束了吗?”
  “嗯。虽然有目击者,但两个人都只看到了她跳下去的瞬间,没说是被人推下去的。虽然也查看了车站监控视频,但那么多乘客上上下下,加上死者身高很矮,警方也没看到关键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