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节
作者:春溪笛晓      更新:2024-09-10 16:20      字数:3318
  楚墨众人:“……”
  看看别人的师兄,再看看自己的师兄,几个师弟师妹都觉得吧,人和人真是不能比。
  不过他们都是何必教养长大的,不会因为觉得别人家师兄好就想换个师兄。
  他们只是齐齐看向自家师兄。
  何必:“……”
  你们那是什么眼神?
  你们都忘了墨家子弟要放弃过度享乐、甘于平淡生活的吗?饭菜,能吃饱就好;衣裳,能蔽体能保暖就好!
  可看着吃得特别欢的小徒弟,何必也沉默了。
  小徒弟以前也没喊苦没喊累,每天都快快乐乐的。
  这么聪明懂事一孩子,他怎么忍心让她一年到头连顿好吃的都吃不上?
  ……何况,他刚加入的课题才刚起了个头!
  第156章
  当天晚上, 诸葛亮就要回去了。霍善答应过诸葛亮,要给他送点红薯和占城稻,便和诸葛亮约好等结算结束以后就回去。
  对于这次结算,霍善还是很期待的, 因为李时珍说诸葛亮肯定能掉落很多厉害技能, 比如什么【神机妙算】、【锦囊妙计】、【鞠躬尽瘁】,一听就特别有用对吧!
  旁听他们讨论的当事人诸葛亮:“……”
  算了算了, 他都要回去了, 还是别费劲纠正这两个家伙了。
  诸葛亮飞快走人。
  诸葛亮一走, 奖池就更新了,新多出来一个奖品叫……
  【不知所云(一次性技能道具)】。
  霍善:?????
  这是什么技能?
  霍善点开技能介绍一看, 赫然发现那是一篇《出师表》。
  李时珍凑在一边跟着看, 看见《出师表》后感慨道:“出师一表真名世, 千载谁堪伯仲间!”
  霍善已经习惯了李时珍动不动就吟诗的坏毛病, 好奇地在里头找起【不知所云】的出处来。
  一直看到最后,霍善才看到那句“临表涕零, 不知所言”。
  这个一次性技能道具的作用是让使用者涕泪横流,完全不知道自己在讲什么。
  霍善:?????
  下次需要哭的时候一定找你。
  可恶, 为什么给的不是【神机妙算】!
  霍善打开商城, 准备瞧瞧有没有多什么蜀地特产。
  结果只见货架上多了一颗……大头菜!
  别以为你改名叫诸葛菜,我就不认得你!
  据说这大头菜,也就是古书中常提到的蔓菁与诸葛亮很有渊源,诸葛亮领兵走到哪, 就让士兵种到哪, 把它当军粮来用。
  唐代的刘禹锡曾经和他门生韦绚讨论过诸葛亮行军为什么独独种蔓菁。
  韦绚认真分析说这不起眼的大头菜可能有六大好处——
  比如刚出芽就能生吃。
  比如长出叶子来能煮着吃。
  比如等到了冬天, 这玩意还能挖出底下那萝卜似的块茎来吃。
  可见这玩意整个生长周期都是能当军粮用的,去的路上沿途种上大一片扔在那里, 打完仗往回走还可以挖来吃,多好的宝贝啊!
  霍善都看得一愣一愣的,这个大家都认得的大头菜,居然有这么多妙处吗?
  虽然不是什么稀罕东西,但霍善还是采购了十个扔进仓库里,准备看看诸葛亮精心选择的大头菜做的酱菜有没有什么特殊风味。
  霍善和苏轼约好下次带着诸葛菜去找他做酱蔓菁。
  苏轼这个四川人就是个酱菜爱好者,他被贬时就曾特意写了篇《菜羹赋》感慨:那蔓菁、芦菔、苦荠,我现在都吃水煮的,用不起酱醋咯。
  可见这大头菜、白萝卜和荠菜,他平时都是做成酱菜吃的。
  再看他有次痔疮痛得受不了,当场开始对天发誓:我,苏东坡,从今天起断酒、断肉、断盐酢酱菜。
  由此可见,这酱菜在苏轼心目中的地位和酒肉平齐!
  苏轼听闻霍善获得了诸葛菜,当场和霍善约好到了开封马上邀他过来。
  苏轼可是蜀人,从小听着诸葛传说长大的那种,怎么可能不想吃诸葛亮精选出来的大头菜!
  回去以后仍能看到他们在交流群里约好何时一起做酱菜(用的还是诸葛菜)的诸葛亮本人:?????
  虽然他确实喜欢让士兵种蔓菁,但也只是因为它确实很适合在行军途经之地生长而已,没必要直接给它起个别名叫诸葛菜吧。
  不是很懂后世人都在想什么!
  霍善看完这次结算结果,应约去给诸葛亮“上门出诊”。
  诸葛亮去岁退兵,至少得再缓个两三年才再次兴兵北伐,所以引种和推广的时间还是够的。
  霍善给他塞了一批种子和现成的红薯,让他先种种看,若是蜀中水土相宜的话便能多两种高产粮食作为军粮了。
  只这么一旬的功夫,诸葛亮已从李时珍他们那里知晓这场乱局的结局,甚至还和年代最近的周山那儿直面过魏晋后期的混乱与残酷,心情不可谓不复杂。
  上天给他这个机缘,不知是否愿意让蜀汉来了结这场乱局?
  说实话,诸葛亮心中也没底,许多事并不是凭一己之力能改变的。
  若是先主还在,蜀将未老,诸葛亮可能还能笃定地认为他们必定能克复中原。
  可如今蜀中人困马乏,诸葛亮知道打破困局的希望可能非常渺茫。
  但是北伐是必须的,不仅仅是为了先主的遗志,更是为了蜀中的安稳——曹魏占据关中沃土,倘若不时常出兵消耗他们的人力物力,任由他们休养生息,不出十年他们就能打进蜀中。
  何况蜀中势力纷杂,若没有北伐这个指引所有人把劲往同一处使的目标在,很快就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矛盾。
  所以不管希望多么渺茫,北伐大计都必须继续进行下去。
  诸葛亮收好霍善凭空掏出来的一堆红薯和种子,叮嘱他在外头不要这么光明正大掏东西,才带他出去看看自己所在的汉中郡。
  汉中郡,离成都很远,离长安很近。
  长安近了,洛阳当然也不会太远。
  只是这两个大汉都城都屡次被破坏,别说宫室被焚毁了,达官贵人的墓都快被掘光了。
  难怪后来的人说不要就不要。
  诸葛亮目前在汉中的黄沙县休兵屯田。
  诸葛亮道:“军中条件有限,你若是不习惯可以提前回去。”
  霍善第一次到汉中郡玩耍,自然不想那么快回去,他迈着小短腿跟在诸葛亮身边,嘴里一个劲说道:“习惯,习惯。”
  一大一小走出没多远,就见到一人迎着日光走来,来人不过二三十岁,长得剑眉星目,气质与诸葛亮相近,瞧着便是个儒将苗子。他迎上来见礼:“丞相!”
  霍善好奇地打量着来人,不知这是哪一位蜀中名将。
  李时珍这个爱凑热闹的,早就以小老头儿的形态跳到霍善肩膀上。他催促霍善:“快问问这是谁,快快。”
  霍善就问诸葛亮此人是谁。
  诸葛亮笑着回应了对方的问好后才伸手抱起霍善,给他介绍起对方的姓名来:“这是伯约,姓姜,单名一字维。”
  姜维是几年前诸葛亮从天水郡薅回来的曹魏降将,诸葛亮对他十分爱重,收编他以后一直带在身边教导,还给他封了个阳亭侯。
  李时珍一听这居然就是姜维,只觉当真是不虚此行。
  这绝对是张仲景他们没法理解的激动。
  姜维啊,那可是蜀汉之中继承诸葛亮遗志的人。
  要知道诸葛亮才刚死,底下的人就开始内斗了,还是你杀我全家我杀你全家的那种斗法。至于北伐,从此基本就搁置了。
  姜维等了十九年,等了足足十九年,才终于得以重拾北伐大业。
  十九年可以做什么?
  十九年可以让曹魏、孙吴都变得国富民强。在这十九年间,姜维被允许做的就是率兵屯田以及抵抗曹魏的入侵,哪怕打仗大获全胜,也不被允许主动出击。
  最过分的一次是不耐烦地派给他不到一万的兵马,让他想打只管自己打去。
  直至十九年后姜维终于熬成说得上话的“老臣”,才终于得以兴兵北伐。
  只可惜蜀中上下的斗志早已消磨得一干二净,哪怕姜维主持的北伐胜负持平也没法给他们半点信心。
  蜀汉还是亡了!
  霍善听着李时珍给他介绍姜维其人,也明白诸葛亮为什么要坚持北伐了。
  没有北伐这个大目标,蜀汉朝廷得散!
  而且没有诸葛亮坐镇,他手底下这些人也得散。
  难怪诸葛亮把自己给累倒了,他肩膀上的担子也太沉了。
  霍善怕自己也太沉了,会累着诸葛亮,马上朝姜维伸出手,让身强力壮的姜维抱自己。
  倒不是他现在不爱自己走路、变得爱让人抱,而是他还太小了,如果他不被人抱起来就得昂起脑袋和人说话,怪累人的!
  这就是交太多大朋友的苦恼啊!
  以前他跟福寿里的小伙伴说话,只需要爬上矮墙就能傲视群雄了。
  姜维突然收到小朋友要求抱抱的信号,有些茫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