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节
作者:
莫晨欢 更新:2023-03-11 10:13 字数:4079
苏温允自然明白皇帝的意思,按理说他此时应该对唐慎落井下石,但他先是勾了勾嘴角,然后说道:“虽说唐大人曾经师从姑苏府尹梁诵梁大人,然而陛下,在梁大人自缢后,短短一个月,他便北上转投名师,与梁大人撇清关系。行事果断,臣自愧不如。”
这话表面上说自己不如唐慎,其实是在说唐慎是个墙头草,老师一死就改投师门,梁诵在地下有灵,恐怕都能气得诈尸。
赵辅抬头看着苏温允。
苏温允撇了撇嘴角,毫不掩饰对唐慎的鄙夷。
赵辅道:“识时务者为俊杰,此事上景则确有不对,不过他年轻尚小。”
苏温允收敛神情,没有回答。
赵辅挥挥手:“下去吧。”
“是。”
苏温允离开登仙台后,一出殿门,他看着唐慎,露出一个明艳傲气的笑容:“唐大人,你可是欠了我好大一个人情。今日以后,我在刺州拿你当靶子的事就此抵消了。”
唐慎皱起眉头。
苏温允没有多说,扬长而去。
登仙台中,赵辅抚弄两只透色夜明珠,圈在掌心把玩。他若有所思地望着地面,道:“朕记得,唐慎今年十七吧。”
登仙台中只有赵辅和季福在,他突然这么一说,季福等了片刻,明白赵辅还在等自己回话,于是他回答道:“回陛下的话,唐大人十六岁高中探花,那是去年初的事。奴才记得,还是您亲自点的探花郎呢。”
赵辅:“哦对,是这样的,朕差点给忘了。朕非常喜欢他写的文章,还记得他去岁为朕写的那篇生辰贺文,可真是花团锦簇。”
季福笑道:“唐大人才华横溢,年少有为,奴才可真羡慕得眼睛都红了。”
“哈哈,你个老东西。”
殿中寂静了一会儿,赵辅语气悠长地说道:“论谄媚迎上,他做得可比子丰还好。”
季福一愣,不敢说话。
赵辅长叹道:“朕便喜欢他这样。”
一个见利忘义、阿谀奉承的臣子,对明君而言,是小人是奸臣,可赵辅喜欢,赵辅喜欢极了。
“苏斐然讨厌他,王子丰喜欢他。”赵辅感慨道,“怎么天下就生出了一个这么好的唐景则,正好夹在这两人中间。如此,朕可就更喜欢他了。”
季福再怎么聪慧,也只是个宦官,他听不懂赵辅的意思,只能在一旁赔笑。
自然,一个太监怎么可能懂得帝王权术。
朝堂上,德高望重的权臣纷纷年岁已高,自立一派。哪怕是赵辅,想要动他们,都十分头疼,伤筋动骨。而年轻一派,则以王溱、苏温允为领头人物,这几年在赵辅的有意扶持下,渐渐有了和老臣分庭抗礼的势头。
这其中,王溱又和苏温允合不来。
若是此刻有一张棋盘,摆在紫宸殿上,众人便可见到,百官为棋,天子执子,分隔两岸,楚河汉界,泾渭分明又有相互交融。朝堂上的一切风雨,都瞒不过赵辅这双早已浑浊的双眼。哪怕一百年后,他依旧会是大宋最贤明的一位皇帝,他要让后人称赞一辈子。
他将是永生的,他也将是最圣明的帝王。
赵辅露出莫测的笑容,闭上双眼,继续修仙。
当天晚上,礼部官员就把新的官袍送到探花府。唐慎换上新官袍,唐璜高兴地围着哥哥转了好几圈。慢慢的,她不再那么激动,她撇嘴道:“明明是四品大官的衣服,哥,这怎么和你以前穿的好像没什么差别。”
唐慎撇了自家妹妹一眼:“开平三年,宋辽两国交战不休,当时的户部尚书、如今的当朝右相王诠王大人上本请愿,将百官服饰全部简化,减少国库开支。瞧见这个袖口没。”
唐璜凑过去,仔仔细细看了好几眼:“袖口怎么啦。”
“这上头是银丝线!只有四品官才能用的银丝线!”
唐璜:“……”
这谁看的出来啊!
唐慎升官,全家高兴坏了,最重要的是,从此唐慎可以晚起两刻钟。
起居官是百官中起的最早的官员,他们必须赶在其他官员进宫前进宫。自从当了起居官,唐慎已经一年没睡过好觉。哪怕不是他当差,他也必须起床赶到皇宫,听候差遣。
除此以外,唐慎还是刚刚上任,虽然他是四品中书舍人,要去上早朝。但是上任第一日他可以不去上早朝,只要在早朝后,到勤政殿赴任就行。
当官后,唐慎头一回睡了一个好觉。
清晨,他穿上官袍,入宫来到勤政殿。
以前唐慎来过勤政殿好几次。勤政殿是唯一设立在宫中的衙门,大宋专门分辟了一片地方,给中书省官员办公。所以勤政殿,也被称为中书衙门。但不是每个隶属中书省的官员都会在勤政殿办差。
以前唐慎是起居郎,按理说也是中书省官员,可起居郎所在的中书衙门在宫外,并不在勤政殿。
简单的说,勤政殿共有三片区域。其一是四位相公的堂屋,四位相公指的自然是当朝左相纪翁集、右相王诠,左丞陈凌海和右丞徐毖。其二,就是六部尚书办公的堂屋。一共有三间屋子,每两部尚书共用一间。六部尚书并不是每日都在勤政殿办差,他们也经常去宫外的六部衙门办差。
在这几间屋子后,便是中书省其他官员办差的地方了。
三品的中书官员共用两间屋子,而唐慎这些四品官员共用一间。
所以在中书省,只有四品以上的官员才能进勤政殿办差。
唐慎早早来到勤政殿,他没让别人等,而是在散早朝前就在殿中等着了。等散了朝,官员们纷纷回勤政殿。三位与唐慎同品阶的中书舍人见到唐慎,先是一愣,接着拱手道:“恭贺唐大人,以后咱们便是同僚了。”
唐慎笑道:“多谢季大人、刘大人、林大人。”
中书舍人季缪笑道:“上次见唐大人,还是三个月前。那时我到王相公那儿办事,正巧碰上唐大人。匆匆一眼,没想到今日竟和唐大人成了同僚。”
另一个中书舍人说道:“唐大人今年才十七吧,可真是年少有为。”
四个人客套了一番后,季缪道:“咱们勤政殿中,我是为纪相公办事,刘大人为王相公办事,林大人为陈相公办事。如此,唐大人来了后,应当是为徐相公办差。现在刚下早朝,徐相公公务繁忙。想来再过一会儿,就该有人来找唐大人了。”
不出季缪所料,半个时辰后,有官差来堂屋中喊唐慎,说是右丞徐相公召见。
唐慎整理官袍,跟着官差来到徐毖所在的堂屋。
徐毖正在看一张折子,见唐慎来了后,他朝唐慎轻轻点头。唐慎也不吭声,乖巧地站到徐毖身后。
徐毖看完折子后,他叹了口气,将这折子递给唐慎:“你瞧瞧。”
唐慎恭敬地双手接过,翻开看了起来。
刚看开头,他还十分镇定。等看到一半,唐慎一下子懵住。他想了想,又回过头从第一个字看起,仔仔细细将这封折子看了一遍。
唐慎:“……”
唐慎道:“下官看完了。”
徐毖喝了口茶:“如何。”
“……沧州府尹柳大人,文辞华美,才华出众,臣不敌之。”
简单的说,屁话太多,看得人两眼发晕。
徐毖无奈地笑了笑。“这便是你要做的差事了。地方官员的折子,都是要送到我这,由我看过后,再写上提要,送到陛下的桌案上。唐大人以前做过起居郎,应当知道陛下每日要批阅多少折子吧。”
“下官知道。”
徐毖感叹道:“陛下不易啊!”
唐慎第一次对赵辅这个皇帝,感到了由衷的同情。
第65章
勤政殿的四位相公中, 右丞徐毖徐相公年岁最高, 今年已过古稀。据说去岁徐相公向皇帝请辞, 想告老还乡。赵辅原本都要答应了,可朝中并无合适的人选能代替徐毖,轻易动他, 极有可能影响朝堂格局。赵辅就将他留了下来。
徐相公性格和善,常到勤政殿的后屋,与四品官员洽谈。
各地官员送到盛京的折子, 都必须先经过徐毖的耳目, 才能交给皇帝。唐慎身为中书舍人,他刚从徐毖的堂屋中回来, 就见两个官差挑着一箱折子,跟着他进了屋子。
唐慎仰天长叹。
一整个上午, 就耗费在看折子上了。
等到中午,饥肠辘辘。官员们还在办公, 勤政殿中的官差们便一个个挑着饭桶,给官员们盛饭盛菜。
在中书省勤政殿办差的官,少说也是四品官员, 哪怕放在大宋都城盛京, 也是响当当的大官,是真正的天子近臣。可到了吃午饭的时间,官差们挑过来的饭菜依旧是最简单的一荤一素。米饭硬得令人压根酸疼,菜倒是没什么问题,只是不怎么好吃。
唐慎以前当起居舍人时, 如果轮到他进宫当差,他都能跟在赵辅身后吃顿好的,吃的是御厨烧的菜。要是不当差,他在衙门里吃的饭,和勤政殿的这顿没什么两样,比后世的食堂食堂菜还要难以下咽!
唐慎在姑苏府吃了两年好东西,每每回到家中,姚大娘的手艺也没话说。但如今他到了勤政殿当差,听上去是个大官,可从此以后就再也吃不到御厨做的菜,只能天天吃这些糟糠菜。
唐慎叹了口气,味同嚼蜡地吃了起来。
勤政殿中,官员们似乎习以为常,非常淡定地吃饭。
才吃到一半,唐慎抬起头,忽然看见一个熟悉的身影站在屋外。唐慎一愣,他想了想,放下筷子走了出去。
院子中央,王溱身穿一件深红官袍,手中拿着一只令牌,看着唐慎。
唐慎第一眼瞧见他手里的令牌,道:“师兄怎么在这。这是何物?”
王溱将令牌收入袖中,他上下打量了唐慎一眼,叹气道:“小师弟可是瘦了。”
唐慎一愣,心想好像没瘦啊。
“师兄何出此言?”
王溱:“如今没瘦,等过三日,也定然会瘦。勤政殿的饭菜,你能吃得下?”
唐慎苦不堪言。
王溱见他模样,便明白了他的意思。他微微一笑:“走吧。”
唐慎不明所以,他跟在王溱的身后。只见王溱在花廊里穿行,有官差碰见他,都会停下来喊一声“王相公”,接着才继续走。他带着唐慎来到户部尚书办差的堂屋。还没进门,唐慎停下脚步,面色犹豫。
王溱转首看他:“孟大人今日不在宫中当差。”
孟大人,说的是礼部尚书孟阆!
唐慎可没忘记,自己第一次来勤政殿时被这位孟大人领着,从四位相公的屋子,一路走到六部尚书的屋子。就跟看猴似的,这群一二品的当朝权臣把他看了个遍!罪魁祸首就是和王溱同在一个屋子里办公的礼部尚书孟阆!
孟阆不在,唐慎放心地跟着王溱进了屋子。
过了片刻,两个官差提着食盒进屋。他们掀开盒盖,把一盘盘菜放在桌子上。这些菜虽说比不上御厨手艺,连王溱家的厨子都做的比这些好,可唐慎刚刚才吃过食堂菜,如今见到这一桌,顿时双眼放光。
王子丰开小灶啊!
师兄弟二人动起筷子,等到酒足饭饱,唐慎好奇地问道:“师兄,这些菜是从哪儿来的。我以为勤政殿的官员只能一起吃饭。”
王溱解释道:“你说得倒也没错,只是你不知道,四位相公有一个自己的小厨房。”
“啊?”等等,这和你又有什么关系?
王溱喝着龙井,目光放远,轻声道:“承蒙右相垂爱,我时常也能分上一些。”
</div>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