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节
作者:黝紫      更新:2023-03-12 02:32      字数:1509
  董大娘一拍书案:“好,我立刻就去,免得那姓戚的老鸨子和别家绣坊定了文书,到时就来不及了。
  舒婉,你放心,若是能成,我定当重金酬谢。”
  “董大娘有没有想过加价卖?”林舒婉娥眉微微抬着。
  “加价卖?”董大娘怔住,对于林舒婉的大胆提议十分吃惊,看看手里的绣样子,再看看林舒婉风轻云淡的模样,一时竟没了主意,“舒婉,我是不懂诗词的,这几句诗看着是不错,但是加价……那姓戚的老鸨是个人精,她未必愿意。”
  “加价两成,加的这两成,一成归董大娘,一成归我。那戚大娘要真是个人精,她一定会愿意的。”
  古代青楼又被称为风月之地。林舒婉以为风月二字极秒,用风月代指男欢女爱之事,既隐晦,又浪漫,而且让人浮想联翩。
  既然是风月之地,那就要讲个风流,风情,和才情。文人墨客喜欢去风月之地,除了找女人以外,还要附庸风雅,吟诗作对的。
  风月女子中,也有不少才情出众。
  怡红楼既然是京城最大的青楼,里头的姑娘们,也定有不少懂诗词。
  而她写的这几首诗词,正是最适合风月场所的。
  林舒婉见董大娘将信将疑,便道:“董大娘,你去试试,试试又何妨?”
  董大娘咬了下牙,手掌又拍了下书案:“好,这诗词也是你给我的,既如此,这次我就听你的,我这就去。”
  ——
  董大娘离开之后,林舒婉便搬了账册到新设的账房做账。
  午饭前,董大娘出现在账房门口,一脸兴奋。
  “舒婉,成了。”
  ——
  这日天气正好。
  薛佑龄在国子监缓步而行。
  他一身天青色的直缀,称得人身长玉立,窄瘦的腰身坠了一块上好的凝脂白玉,随着他的步子轻轻摇摆。他朗眉凤目,相貌俊逸。
  世人都称他玉树兰枝,他也当得起这个称号,他在廊下行走,便是国子监一道风景。
  突然,薛佑龄脚步一顿,接着他转了个弯,步子也由缓变急。
  他快步走到回廊边的几个学生旁边。
  “你们刚才在吟什么诗词?”
  “薛夫子,”几个学生见到薛佑龄纷纷作揖行礼。
  薛佑龄因为才华出众,二十岁就在国子监担任博士一职,现在国子监任职,他见几个学生向他行礼,淡淡颔首:“不必多礼,我刚才走到回廊上,听到你们吟了两句诗词,你们可否再吟一遍给我听?”
  “这……”几个学生面面相觑。
  “怎么了?”
  “夫子,我们也只有两句而已。”
  “你们也只有两句?无妨,把这两句说给我,”薛佑龄道。
  几个学生互相看了看,其中一个学生终于站出来。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注)”
  薛佑龄站在原地,将这两句诗在心里反复念了几遍,越念越觉得妙:“剩下的呢?”
  “啊?”
  “这首词剩下的部分呢?”
  “薛夫子,”那吟诗的学生说道,“刚才已经禀过夫子了,这首诗我们也只有这两句。”
  “你们这两句从何而来?”薛佑龄问道。
  “这……”
  几个学生互相对视,没有一个人回答薛佑龄,其中一个十七八岁的黄衫学生竟憋红了脸。
  这两句诗,是他告诉他的同窗们,但是他这两句诗的来源,能告诉同窗,但是不能告诉夫子啊。
  他总不能说,他年纪轻轻,不好好念书,和狐朋狗友去青楼狂浪胡闹,狎妓快活吗?
  更何况眼前这个薛夫子还是出了名的谦谦君子,听说从来不去妓院。
  如果让他知道自己去青楼玩乐,薛夫子一定对他有看法。
  “不方便说吗?”薛佑龄问道。
  几个学生都看向那个黄衫学生,黄衫学生的脸越憋越红,成了猪肝色。
  薛佑龄见状,心中明了,他走到黄衫学生面前,竟对他行了一礼:“还请告知这两句诗,从何处得来。”
  黄衫学生一愣,没想到夫子竟放下身段,向他作揖,这便是不问个究竟绝不善罢甘休的架势。
  黄衫学生终于动了动嘴唇:
  “怡,怡春院。”
  第9章 勾搭这个,勾搭那个,什么如玉公子,分明道貌岸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