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节
作者:执伞提灯      更新:2023-03-14 04:46      字数:3951
  蓝珂是挂名在锦城体育学校参赛的。
  她本来不在4x100大名单中,是何老师用了点关系塞进去的,都是本地人,这些操作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也不算太麻烦。但这时候,这也成了记者发难的点了。
  尽管何老师过去把人给拽了出来,也解释了一遍,但可以想象的是,记者们想要的话已经套出来了,才不会管你是怎么回事儿呢。何老师能做的,这是别让记者们在这个时候采访到蓝珂,不然事件还要升级。
  很有可能明天早上关于这件事儿的新闻就会出来了,不过这次比赛不够受重视,蹲守的记者们有限,也都不是很有名气的媒体,主流媒体一个没来,可能不会闹的太大。
  “这事儿我会给你一个交代的。”
  把蓝珂送回了省田径队之后,何老师再次对蓝珂承诺,然后大巴才开走了。
  作者有话要说:  查记录查的头大。
  尤其是田协纪录全部都是2016最新版,要不就是2015新版,我文中时间在2008年,看到2008年之后的纪录,还要一个个去搜之前的信息,好多网站看着好像有料,一打开全部过期了,不过也难怪,都过去九年了,一般也存不了那么久的时间。
  找得到的都是真实数据,如果记者在文里面瞎编,我也没办法了。
  因为很多数据都是在新闻里八出来的,具体成绩网上根本查不到了。
  哦,还有一个地方可以八出来,就是别人的论文,我自己写论文都没有那么认真,写这篇文我至少看了五十份论文了,头大。
  八一体工大队就是子弟兵,里面也有练体育的,跟运动员差不多,不过战时会承担当兵的的任务。
  最近单位领导没事儿就来闲逛,没工夫划水写文了,只能下了班来战,六千有点力不从心了,保底每天三千字吧,剩下的能写就写,不能写弃疗。
  我要把作息调过来。
  拒绝修仙,每天十一点之前必须睡觉。
  第61章
  蓝珂性子素来沉静, 不过被何老师这么说了一路, 她也淡定不起来了。
  她想着这件事儿很好澄清,但问题在于,那记者能为了新闻问出这种问题来,怎么可能随便就让她澄清了?这运动员要是有了黑点……绝不是什么好事儿。
  不知道系统升级之后,够不够智能, 话说黑红也算足够的名气吧?
  破罐子破摔是要不得的, 只稍稍脑内想了一下,蓝珂决定去找陈圆商量下。
  梁教练第一天带她来的时候, 就打过招呼, 跟她说:“有问题, 找教练。”
  这会大家已经下训了。
  陈圆肯定不在办公室, 蓝珂直接打了个电话。
  “食堂见。”
  正好还没吃饭,蓝珂直接去了食堂。
  陈圆在二楼, 和她一起吃饭的,还有另两位教练,蓝珂以前也见过,只是不大熟。三个人说着话。见蓝珂来了, 招呼她坐下吃。
  蓝珂平时都是和赵琳一起吃。
  她虽然升队了,不住在一处,但吃饭还是一个食堂的。
  不过今天情况特殊,赵琳应该已经吃完回去了。蓝珂扫了一下,发现了她的室友苏乐,就说:“我过去找苏乐吃, 陈姐,吃完再说。”
  苏乐是个乐天派,性子大大咧咧的,几乎没有不笑的时候,见蓝珂过来,很豪爽的往旁边挪了点,说:“坐。”
  她问起了这次比赛的详情。
  不像蓝珂,苏乐200米成绩只能算是中上,堪堪够去省级比赛混混,去年的全国中学生田径锦标赛,她就有幸参加,不过最后没带回奖牌,只落了个重在参与。
  全国级别的成人比赛,即使在系统评价中,这次的全国田径积分赛层次比较低,她也是去不了的。
  这个年纪,越是不让去,更是让人好奇。
  蓝珂知道苏乐不知情况,倒也没生气,因为之前和这个新室友处的不错,也简单聊了几句。
  吃完了饭,陈圆过来,蓝珂就跟着她走了。
  如今快入夏了,天黑的晚,此时天外一片残红,渐渐变得昏黄,望着倒是极美的。
  两人去了办公室,蓝珂这才把事情详说了
  陈圆听罢,第一时间安慰她说:“这事儿真不能怪你。”
  有些记者存心找事儿,想搞个大新闻,运动员能怎么办?没有办法,人不可能不犯错,蓝珂年纪这么轻,有些地方考虑、应对欠妥,也是情理之事,以后改就行了。她给赵琳收拾烂摊子,也不是一回两回了。
  赵琳那是真对队友说过,没本事儿就别霸占名额不撒手的。她现在除了人缘不好,其他也没怎么样。运动员成绩第一,只要别沾兴奋剂,其他都好说。又不像是娱乐圈明星,人设崩了,就会引得粉丝反扑。
  接着,陈圆让蓝珂不必担心,她会处理的。
  最后,让蓝珂自己选,省点事儿明天二百米比赛可以直接弃赛,不必去了。这找个借口就行了,过了风口浪尖,谁还记得她是哪根葱?蓝珂如今只是一个小有名气的运动员而已,普罗大众对她的了解,特别在锦城市,可能还不如记得她是去年中考状元的来得多。
  体育生摇身一变,成了中考状元,这件事儿锦城市诸多媒体,可是狠狠炒作了一番的。
  要是她觉得自己能够应付媒体明天的刁难,继续去比赛也行。这种新闻,有些不良媒体肯定会去凑个热闹的。到时候问话可能会比较难听,蓝珂就得注意情绪,以及应对了,不能给那些记者新的发难点。
  “陈姐,你希望我明天去吗?”蓝珂直接问。陈圆的话说的滴水不漏,两方面都考虑到了,蓝珂还真听不出来她的倾向。
  经过陈圆这么一番话,蓝珂也冷静下来了。
  确实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她算什么啊?大众连她的名字都未必记得,还管她和队友之间有没有什么?
  “这要看你自己了。”陈圆说,“只是小事儿,不影响什么。”
  蓝珂见她真的不在意,认真想了想,觉得自己能够承受,决定还是去。毕竟三张医疗卡,能多用一个季度,这笔账很好算。
  陈圆也不意外这个决定,她这晚便专门给蓝珂开了一门临时课,主要就是如何应对明天的记者刁难。
  一上就是两个半小时。
  蓝珂回寝室睡觉之后,做梦都满脑子是这些东西。
  第二天醒来,她是被苏乐叫醒的。
  蓝珂睁眼,看着谁都觉得像是记者,大概过了半分钟才回神。
  “蓝蓝,你不是还要去比赛吗?快起,要来不及了。”
  匆忙洗漱,起身赶到省田径队门口,苏乐时间还是卡的挺准的,等了四分钟,锦城体育学校的车子来了。
  带队的仍然是何老师,不过参赛的运动员换了些人,庞媛倒是来了。她应该是回去吃了苦头了,蓝珂一上车,主动又跑过来道歉。
  “没事儿的。”
  蓝珂知道她是被记者引导的,昨天都没生气,今天自然也不会翻脸找茬。
  何老师则和蓝珂说起了他的处理。
  已经在学校官方网站以及贴吧上置顶说明这件事儿了。另外还会再对记者们进行说明,以求弥补一二,至于更多也没办法了,真的是造谣一张嘴,辟谣跑断腿。
  这个时候自媒体时代还没有完全兴起,虽然已经有一些小网站开始流行微博了,但真正大范围的传播,还是要在09年冲浪介入开始。因此现在是没微博什么事儿的。至于博客之类的,那是早就被淘汰了。
  大巴刚到田径场门口,果然有记者蹲守。
  他们看到蓝珂到了,直接就过来围了她,提出的问题和昨天陈圆上课时讲的如出一辙,就是那一套。
  “据某位知情人士透露,你是通过庞媛的老师向她施压,逼迫她退出比赛?”
  “对于抢走庞媛的金牌,你是否毫无愧疚?”
  “你原本并不在4x100大名单之列,为何可以参赛?”
  另一波记者则是围着庞媛,表示会为她“做主”,请她继续爆点料,是否受到了不公平待遇,他们会为她摇旗呐喊的,绝不会让她受委屈。
  蓝珂和庞媛一一应对,澄清误会。
  主办方也派了工作人员出来,表示蓝珂是报了名的,符合程序,不存在黑幕问题。
  这显然不是记者想看到的,他们开始问出更刁钻的问题,想要激怒蓝珂或者别人,企图得到点新消息。还有个记者递过来一份“报纸”,是一份南浦的体育报,这是锦城一个附属县,蓝珂“耍大牌”这事儿,还上了二版。
  蓝珂还真想看看她第一次上这么大的版面,到底写了些什么。
  不过这个时候,二百米预赛要开始了。
  今天最先开始的就是二百米,先是男子比赛,接着才是女子,今天本来就来的有些晚,加上被记者围攻的时间,男子已经比完了。
  没有什么比这个更好的理由了。
  在何老师领先开路下,一众人摆脱记者进了田径场。
  少了些热身的时间,蓝珂看抽签分组,她在较为后面,便趁机简单伸展了一下全身。
  蓝珂也没使用新开发的跑法。
  她怕热身不够的情况下,那种看着都让人心惊胆战的跑法把自己伤着,伤过一次之后,再也不想体验第二次了,之后随随便便跑了个小组第二晋级。
  蓝珂如今还没有到时时刻刻被别人关注,随时更新她成绩的程度,这是顶级运动员的待遇。她之前也没跑过二百,这还是今年第一次,大家的印象,都还停留在她一百因为爆发力极为出色,二百表现平平上。
  跑完之后,从休息室出来,蓝珂又被围上了。
  这次记者倒是不问她接力的事儿了,他们也知道在有防备的情况下问不出什么来,开始换话题了。问她为什么不放弃二百米,专注练一百米?要知道贪多嚼不烂,她一百的成绩在同龄人之中算是出色,可是距离奥运b标都还有些距离,这么早就分心,是不是不太好?
  还是蓝珂觉得,这样的成绩她已经满足了,所以想要全面开花?
  蓝珂愣了一下,陈圆还没教她这种话怎么回答。
  她想了想,便问旁边的工作人员,说:“比赛规定一个人除了接力赛之外,最多只能报两个项目?我没有违规吧?”
  “是的。”工作人员点头。
  蓝珂确定之后,这才回答记者的问题。
  她并不觉得自己成绩很好,只是想多积累点比赛经验,现在看来,可能她不适合二百米,会考虑在之后专注一百米,放弃二百的。
  这话说的很谦虚。
  记者也不好继续说她什么。
  当然,他们也不知道蓝珂已经今非昔比了,话得反着听,不然下午就要打脸了。
  很快,出了一件事儿,让记者们都不关注蓝珂了。
  一位三十岁的“老将”,在女子铁饼比赛中,成绩为64.31,超线3.31,达成了这次比赛第一个奥运a标。
  这次比赛各项成绩一直很萎靡,昨天只有两个奥运b标,都是女子标枪项目。相比承办比赛的原意,为奥运会更多选拔人才,这次运动员的表现确实不太能令人满意。
  如今出了一个奥运a标,总算是能交代过去了。
  记者们蜂拥而去。